- 銀河墜入身體: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04)
- 楊照
- 617字
- 2023-11-15 14:50:33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馬爾庫塞的《愛欲與文明》被閱讀與推崇的現象,既反映了這個潮流,同時又助長了這個潮流。這本書不能算是馬爾庫塞最杰出的作品,他寫的另外一本《單向度的人》有更堅實的哲學論證和獨特思想地位。
《愛欲與文明》書中主要的觀念來自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主張:人必須將強大的“原欲”,也就是動物性的生殖欲望予以限縮、壓抑,才能創造出文明來,因而文明相應的一項特性、功能,就是進一步創造各種集體儀式與借口來取消原欲、壓抑原欲。人類的精力不再耗費在滿足原欲上,才能夠轉而用在文明的不斷精進改造上。
從弗洛伊德那里取來這個概念,馬爾庫塞將之進一步結合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統治階級創造、控制“上層結構”,包括意識形態、思想文化、社會組織和政治制度等等,用來支撐、加強、保護自身的階級利益,于是現代社會壓抑原欲的道德觀,必然是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馬爾庫塞從而提出了一套社會分析,并且又將社會分析聯系上革命行動的號召。
六十年代的青年在馬爾庫塞的書中讀到了簡化卻具有高度誘惑性的訊息:這個社會充滿了虛偽與扭曲,而要反抗這個社會,包括反抗其階級不公,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法,是解放自己的原欲,一方面得到個人的自由,另一方面摧毀資產階級用來壓迫、剝削勞動者與其他人的上層結構。
于是欲望的解放和革命、社會改造結合在一起,才會有“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歷史性現象。在那里的男男女女,他們自認為不只是要做社會不允許的“放蕩行為”,更要去實踐他們認定的一種社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