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二次東京保衛戰(三)
- 靖康沉思錄
- 作家rTT0sc
- 2310字
- 2025-06-19 05:21:28
1126年,靖康元年,11月。
15日、16日,金軍全面攻城。
此時的金軍,已經將太原戰場上最新的攻城器具全部運了過來,而且他們有了大型攻城戰的豐富經驗(《三朝北盟會編》:“十五十六日兩日,金人攻諸門愈爭”)。
金軍擁有了大量鵝車洞子,洞子形狀類似于合起來的手掌,有房屋那么大,上面鋪了牛皮生鐵,還有濕氈,弓箭火石均不能入。下面是車軸,可以推行,里面放置土木等物,用來填平護城河(《三朝北盟會編》:“洞子可以治道,可以攻城,其狀如合掌,上銳下闊,人往來其中,即次續之,有長數丈者,上用牛皮生鐵裹定,內用濕氈,中用太糜,矢石火皆不能入”)。
建造了大量云梯對樓,居高臨下對宋軍形成火力壓制(《三朝北盟會編》:“皆與城齊高,亦有高于城者,皆可以燒樓;云梯、偏橋可以倚城而上,下皆用車軸推行”)。
更厲害的武器在于拋石機,這種龐大的機器,可以將幾十公斤的巨大石頭砸向東京,形成強大的石頭雨,將宋軍的城墻、樓櫓砸毀,大量殺傷宋軍戰斗人員(夏少曾《靖康朝野僉言》:“金人廣列壘石、砲座,尋碑石、磨蓋、石羊虎為砲。欲攻之所,列砲座百余,飛石如雨。擊守城之卒,死傷日不下一二十人”)。
東京各個城門的戰斗此時都非常激烈。
宣化門尤甚。
宣化門此時守將是王瓊、姚友仲。
20日,30多名金軍偷偷渡過護城河,準備突襲宋軍(《三朝北盟會編》:“金人攻宣化門急欲涉河而過先有黑旗子三十馀人已登岸”)。
王瓊、姚友仲見狀,立馬帶領100多名西軍精銳下城廝殺,取得小勝(《三朝北盟會編》:“王瓊姚友仲率勇銳使臣數十人及西兵百馀彼城下戰殺金人數人乃稍退”)。
此時,宰相何栗也來到了宣化門督戰(《三朝北盟會編》:“宰相何亦至,城上發矢石如雨”)。
23日,東京大寒,河道冰封。京城四壁都巡檢使范瓊帶領千名宋軍精銳大戰金軍,并試圖渡過護城河追擊,結果剛到半道冰裂,墜河者無數,死傷甚眾,宋軍士氣大受打擊,再也不敢主動出擊了(《三朝北盟會編》:“是日,范瓊發兵千人自宣化門出,與金人戰,士氣甚銳,金人小卻,士卒貪功,乃乘冰渡河,未及岸冰拆,士卒驚亂,金人遽隔岸迎敵,官軍陷河而沒者五百馀人,自是士氣益挫折”)。
24日,金軍再次急攻宣化門、通津門等處,火梯編橋城下堆滿,大炮如雨,箭不計其數(《靖康紀聞》:“二十四日,彼勢益銳,火梯編橋到城下如鱗次,燒宣化門敵樓三,間發大炮如雨,箭尤不計其數,其攻甚力,獲龍河悉填滿鵝車,領眾直抵通津門、宣化門、三門下無數步許。力攻二城,其勢甚銳”)。
25日,東京再次大雪。城門上出現罕見一幕:城下,金人已經將昨日陣亡的3000余名金軍士兵尸體收回掩埋;城上,宋軍陣亡的300余名士兵卻無人收尸,破腦貫骨,死狀凄慘,這讓活著的宋軍士氣更加低沉(《三朝北盟會編》:“金人三千馀人方經宿,金人皆藏其尸??;而城上矢石殺傷者三百馀人,猶伏尸城上,破腦貫骨橫臥血中,士卒見之心懼而有退怯意”)。
守城的十步將百步將大多是有背景有關系的,并不是真正有本領有才能的人。(《三朝北盟會編》:“十步將百步將多東南應奉出身之人,其管事務者皆權貴親戚故(刪此字),僥幸守御恩賞而已”)。
這些將領只顧自己利益,對士兵也慣用欺瞞壓榨等伎倆,士兵怨氣日增(《三朝北盟會編》:“賞金盌五只,有官人轉三官士卒效命爭先,故乙卯之戰殺金人三千馀人,戰罷下城休息所許告身金盌并無之至是,宗濋令城下催策應軍兵令,上城士卒皆發怨言”)。
金軍趁著大雪再次急攻,宣化門、通津門多次告急,危在旦夕。趙桓下旨讓禁軍也全部上城樓參與防守,大家都知道生死存亡就在此一戰(《靖康紀聞》:“二十五日,大雪。未明,南壁有氣若橫青山,城上有赤氣橫亙十里,其氣如血,黎明不消。金人乘寒急攻,通津、宣化二門益急,詔六班俱登城,城上及虛棚人物戈戟如織”)。
緊要關頭,郭京終于登場了。
他下令打開宣化門城門,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六甲士兵正式出城迎戰。
郭京本人在城樓上施法。
金軍一開始也嚇了一跳,這是什么戰法?
派出200余騎浮屠重甲進行沖擊。
金軍騎兵如切瓜切菜一般,將這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殺得尸橫遍野,尸體堆滿了護城河,活著的慘叫聲不斷,宣化門成了人間地獄(《三朝北盟會編》:“虜(改作敵)二百馀騎突之,沖斷前軍一埽而盡,居後者盡墮護龍河,吊橋已為積尸所壓不可持矣。蹂踐殆盡哀號之聲所不忍聞”)。
郭京一看不對,推脫說要下樓施法才能奏效,帶著少數嫡系溜之大吉(《三朝北盟會編》:“京見事去即下城引馀兵南遁”)。
金軍趁機入城。
禁軍與守城士兵雖然人數眾多,但已無一人愿意死戰,均逃遁(《三朝北盟會編》:“班直與官軍雖排布如織,無一人死敵,於是皆下城遁走”)
城內大亂,老百姓奔走莫之所向,亂兵殺太尉姚友仲及其屬官(《三朝北盟會編》:“民人奔走莫知所向,亂兵殺太尉姚友仲及統制官數人,其馀官屬被殺不可勝計”)。
四壁守御使劉延慶趁亂逃出東京,但被金軍追騎所殺。統制何應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等均被殺。
宣化門一丟,其余城門就沒有防守的意義,金軍大批涌入東京外城。
東京外城被攻破(畢沅《續資治通鑒》:“四壁守御使劉延慶奪門出奔,為追騎所殺。宦者黃經自赴火死。統制何應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力戰,與其家人皆被害。京城遂破”)。
此時的東京外城,到處是殺人放火,尸橫遍道,慘不忍睹(《靖康紀聞》:“迨晚,諸金人縱火燒諸門,及新城里居民居宅、王公大宅,劫掠殺擄,火光亙天,達旦不滅,百姓哭聲震動天地”)。
東京,只有趙桓的內城還在宋軍的掌控之中。
但已成甕中之鱉。
淪陷是早晚的事情。
27日,金軍派來使臣,勸趙桓前往金軍大營和談(《靖康紀聞》:“二十七日,金人遣李若水入城,告諭少帝,勿須播遷,五百里內周圍皆吾兵矣??汕苍紫鄟碜h事,及邀圣駕出郊議大事”)。
30日,趙桓前往金軍大營所在地——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