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砍竹
- 從大明貧困農(nóng)家子開始的簽到日常
- 炒飯多放蔥
- 2207字
- 2023-11-02 13:27:35
“娘!今天這租您不退也得退,不退的話我們兩家就不回去啦!”
“就是,那山頂?shù)牡兀呐孪霛驳囟茧y,一桶水挑上去,就只剩下三分之一,累死累活都澆不完,這租我們退定了。”
“娘!我們家也有好幾口人啊,這租不退,我們明年吃什么啊!”
……
“這租你們可以退,但是必須找族長里正來簽字畫押!”
看見老太太臉色泛青,握住拐杖的手指開始隱隱泛白,楊慶出聲了。
“大侄子!果真?”
“大侄子,我就知道你是個大氣的。”
“大侄子,我馬上去請族長里正。”
“乖孫子,現(xiàn)在不能退啊!要退也得等他們交完這一年的秋糧再退啊!”
……
一聽到這話,兩家人馬上喜笑顏開,只有奶奶皺著眉頭,摸著楊慶的手勸道:
楊慶拍拍奶奶的手,示意她安心,接著對兩家人說道:
“不過租可以退,那地里的糧食從今天開始就得歸我,沒有我只得了塊光地,卻還要幫你們繳納今年糧稅的事。”
兩家人對視一眼,大伯還想說些什么,卻被大娘一把拉住,連聲說道:
“這是自然。”
“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
“大侄子說的極是。”
……
看著手上的文書,還有大伯三叔兩家人歡天喜地遠去的身影,楊慶不由得笑了。
那塊石頭楊慶專門上山看過,別人沒有辦法,不代表自己對那塊大石頭一點辦法都沒有,到時候旱地重新變水田,急死這兩家人去。
不過眼下卻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所以地的事情得先放在一邊,那就是——家里快沒米了。
想起自己簽到空間中的魚鉤,和前些日子簽到的十米8號尼龍線,楊慶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愚蠢的古代魚兒啊,是時候讓你們見識一下工業(yè)時代的科技震撼了。
換上一身粗布衣裳,將柴刀放進木質(zhì)刀鞘,系好刀鞘上的細(xì)麻繩,楊慶就打算出門了。
“乖孫兒!干什么去啊?”
“我去砍點細(xì)竹子。”
“院子里的籬笆是要補補了,但是路上要小心啊,可千萬別進深山,豺狼虎豹多著呢!等我給你拿個護身符啊,這是廣覺寺的高僧們開光過的,靈著呢!”
看著奶奶給自己脖子上戴著的三角黃色符紙,楊慶苦笑不得,但是面對奶奶的一片好心,也只能選擇接受。
“那奶奶我出發(fā)了!”
“嗯,去吧!”
作為前世農(nóng)村長大的九零后,農(nóng)活楊慶自然是不陌生的,找了個向陽的坡地,里面密密麻麻的長滿了細(xì)長的水竹,這里是公地,村里人家誰有需要都可以來這里砍,不會有誰說什么不是。
只是沒想到我大明的柴刀質(zhì)量有些差勁,才砍了幾十根細(xì)水竹而已,那刀口上面居然就已經(jīng)有了肉眼可見的細(xì)微缺口。
“這冶鐵的水平不高啊!”想起后世的柴刀,楊慶不由得撇撇嘴,“老鐵匠還是比不上后世的鋼鐵工業(yè)化啊!”
將所有水竹剃去枝丫,統(tǒng)一砍成三米左右的高度,一側(cè)削尖,最后再用堅韌的灌木捆扎,一捆竹籬笆就已經(jīng)弄好,只等最后人扛走即可。
“手藝沒退步!”
看著眼前的一捆竹子,楊慶滿意的點點頭,接下來就是找?guī)赘鶅?yōu)質(zhì)的好竹子作為魚竿使用了。
一根好的魚竿竹必須滿足直、韌、挺的特點,最好要是三年以上老竹,楊慶轉(zhuǎn)悠半天,才堪堪選中兩根。
將底下的雜枝清理干凈,特意保留頂端的枝丫,弄魚竿可是個精細(xì)活,得帶回家慢慢修正。
手上做著事情,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等楊慶抬起頭的時候,天邊的云朵不知不覺已經(jīng)被染上了一層緋色的薄紗。
扛著竹子行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能看見家家戶戶的房頂上冒出了絲絲屢屢的白色炊煙,空氣中也多了似有似無的飯菜香味,被放牧的牛兒們吃的飽飽的,滿意的發(fā)出“哞哞~”叫聲,好一副鄉(xiāng)村田園美景!
“奶奶,我回來啦!”
將那捆細(xì)竹靠在屋后的泥墻上,楊慶拿著長竹走進了院子.
“慶哥兒,你拿這么長的竹子做什么?竹子做籬笆得砍斷呢,再說了,兩根竹子能干什么啊!”
“奶奶,這是我用來做釣竿的,圍籬笆用的竹子已經(jīng)全部砍好了,一大捆正堆在后屋呢,明天你抽空去修補一下,我去釣點魚兒換錢。”
“乖孫兒,可不敢胡說,‘釣魚摸蝦,餓死全家呢!’你要實在想吃魚蝦,明天奶去小碼頭給你淘換點,小魚小蝦不值錢,咱嘗個味就好。”
看著奶奶緊張起來,楊慶連忙說道:
“不妨事的!我之前在縣城和爹媽在一起的時候,曾經(jīng)偷學(xué)過一個老漁人的手藝呢,保準(zhǔn)能釣上大魚,換一大筆錢。”
“這可是安身立命的本事,哪里是你能輕易偷學(xué)去的,哪家哪戶不是把本事守得死死的,咋能看一下就能學(xué)會?咱還是老老實實務(wù)農(nóng)的好,哪天再去縣里問問,看看老掌柜還收學(xué)徒不?”奶奶嘟囔著嘴,緩緩走進了廚房。
楊慶搖搖頭,奶奶不相信很正常,在大明朝,有些小竅門是真的能養(yǎng)上一家人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可不是一句空話。
只是奶奶不知道后世小視頻的那些釣魚大師,有些是真的把關(guān)鍵給講出來的,畢竟后世再猛的釣魚技術(shù),也比不上新能源魚竿,左零右火,再搭配上船,魚獲是真的吃不完。
乘著天還光,楊慶在院子里生了一堆火,將魚竿一點點烤直修正,畢竟眼下家里沒余錢,燈油可是很貴的,老天爺?shù)母猓芏嗾忌弦环郑彩呛玫摹?
晚上吃的干飯配稀飯,再加上一小碗咸菜,奶奶說自己牙口不好,吃不了干飯,這話能信?
楊慶將兩人的粥飯混合,各自倒了一半,就著沒放什么油的咸菜囫圇吞了下去。
剛穿越的時候,還有些吃不下這樣的飯菜,可是當(dāng)連續(xù)幾天沒吃飽后,這樣的粗茶淡飯也成了無上珍饈。
“我孫兒真孝順,以后肯定是有福氣的,佛祖保佑,阿彌陀佛。”
奶奶端著碗,一臉的笑意。
“奶奶,以后會更好的,您啊,就把心放肚子吧!”楊慶吃完飯,乘著灶膛的火光,又用麻繩打了個網(wǎng)兜,明天可是去釣大魚,沒得抄網(wǎng)可是萬萬不行的。
而且灶膛的余火可以燒個熱水,兩天沒洗澡了,今天肯定得好好洗漱一番。
往日里柴火可得節(jié)約著用,一擔(dān)干柴能換一升半的米,天天洗熱水澡,村頭的族長家都沒這么闊綽,這日子還過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