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世界不對
- 神話大唐從金榜題名開始
- 青燈路
- 2055字
- 2023-11-01 13:40:00
唐玄奘。
這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具備大毅力。
拋去他身上的神話色彩,就本身他的存在,就是代表大唐時代的一抹標識,和后面玄宗時期的李白一樣。
如果說李白代表了大唐的文壇盛世巔峰,那么唐玄奘就代表了大唐宗教文化的巔峰。
可以說,這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
相比起程咬金,房玄齡,李世民這樣的紅塵英豪,帝王,又有不同。
周元坤心中來了興趣,跟著人流,漫步走向白馬寺。
途中人越來越多,聽到玄奘到來消息的百姓匯聚在一起,口中開始念著佛號,神色變的虔誠。
道路兩旁很快的就出現(xiàn)了販賣香燭的小販。
越靠近白馬寺,小販就越多,甚至還有販賣佛像的。
香,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點起,檀香裊裊;
佛號聲,從低吟到融合,逐漸擴大,似乎響徹在心中。
周元坤神色微凝:“雜念…消失了。”
四周似乎出現(xiàn)了一股力量,將眾人心中的其他念頭都消除,只剩下虔誠。
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氛,環(huán)繞在四周,存在于所有人的心中。
他轉目四看。
此地雖然還是凡俗,卻儼然一副佛國之相。
“這就是精神的力量嗎?”
周元坤好像明白了,有些震撼。
寺廟大開,中央一方廣場,搭建了一方巨大的法壇。
高九丈,寬一丈。
法壇之上,空無一人,法壇前,跪了一地。
走過法壇,后面就是各方佛殿。
供奉佛祖,菩薩,羅漢。
一路轉完,周元坤回身離開,有些失望。
并未見到那位傳說中的高僧,玄奘。
“可惜了,或許是緣分沒到?”
……
離開白馬寺,周元坤回到自己在長安的住所。
看了三日書之后,翰林院來人,讓他述職。
一匹白馬,二十兩銀錢,一疊空白的本子。
這就算是他上任的所有家當了。
“行走三月一述,可不要忘了。”
翰林院學士楊修看著周元坤,沉聲叮囑,眼神中有些羨慕:“這些關系到你以后多久能入中樞。”
“多謝學士。”
周元坤行禮,感受到了楊修言語中的善意。
楊修笑了笑,問道:“打算先去哪兒?”
“揚州。”
……
大唐以州縣劃分疆域,有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縣。
這里的州可不是大洲,只是一方疆域之名,沒有那么大,類似前世的市,省。
在州縣之上又有府,統(tǒng)領一眾州縣。
分別為鳳翔府,包含長安在內(nèi)的二十五州;
東都洛陽府,包含洛陽在內(nèi)的二十八州;
河中府,其下十八府……
揚州是為揚州府下十一州之一,多山,內(nèi)有一條浩瀚長河,貫通南北,穿梭于十一州之內(nèi)。
河名揚州河,面積廣闊,河道寬廣。
河面上行走著諸多舟船,大大小小,十分的繁華。
這些多是商船,依賴揚州河之廣,商貿(mào)發(fā)達,也讓揚州成為了大唐有數(shù)的繁華之地。
“龍君老爺保佑,此行順利,待到賣掉這趟貨物,必然感念老爺恩典,高香還愿。”
一艘百丈大船之上,一群商人們跪拜在船頭之上的神像前,口中念念有詞。
周元坤站在船邊,入眼看到的是漫天的香火,氤氳成團。
“雖然說是有仙神在心中寄托,可這也太過了吧?”
他微微皺眉。
雖然是精神社會,信仰仙神,無可厚非,可現(xiàn)在這般情況,著實是比較大了。
“信仰不該在生活中占據(jù)這么大的比例。”
“小哥也來拜一拜吧,走水路,拜龍君,總沒壞處的。”
一個穿著華麗衣衫的富商,看著周元坤,招呼他一起。
周元坤搖搖頭,富商看他態(tài)度堅定,搖搖頭也就沒有再勸。
一路上,風平浪靜,似乎是他們的參拜有了作用,直達揚州。
下了船,入眼第一眼看見的還是佇立在碼頭前的巨大龍君神像,依舊是香火裊裊,信徒一地。
周元坤看的眉頭皺的更緊。
“這個大唐,有問題。”
路上所見到的一切,讓他很是疑惑。
仙神的痕跡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已經(jīng)侵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之中,方方面面。
無論是做事,還是生活,都少不了燒香拜神,家中,身上都常備了香燭。
這不對勁,很不對勁。
他雖然沒見過真正的精神社會,但如今所見,絕對不該是一方真正的精神社會所該有的模樣。
“問題出在哪兒?”
周元坤走在街道上,凝神思索。
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來到了這個世界,并且為皇帝所看重,加上他的儒道修行,將來也必然是要改變這世界的。
他現(xiàn)在所見到的一切,都是施行他儒道的基礎。
發(fā)現(xiàn)問題,這是他現(xiàn)在該做的事情。
……
一路走,一路思索,沒有想到答案。
去了牙行,租了一個月的房子,他打算先住下來,慢慢的看,慢慢的尋找答案。
這才剛開始,還沒有那么急。
他租住的房子是一間平房,價格不貴,三百文一個月。
這在富裕的揚州來說,真不算高。
不過,地方不是很好,位于揚州西角,可以說是平民窟。
在這里居住的都不是大富大貴之人,也只有他們才會將自己的房間租出去,以補貼家用。
“你就是新來的租客是吧,那就是你的房間了,去看看吧,有什么需要的,與我說就是了。”
房子的主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大漢,為人熱情,有禮。
見到周元坤立刻上前招呼,帶著他到了房中。
周元坤住下。
到了夜晚的時候,不出意外,又聽到了熟悉的拜神之聲。
約莫一刻鐘之后,房門被敲響。
“周叔叔,這是我爹讓我給您的。”
打開門,門外是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穿著麻衣,很干凈,目光純凈,帶著好奇。
手中端著一碗面條。
“那我就收下了,替我謝謝你爹。”
看到小孩,周元坤臉上不由綻放了笑容,想了想,從身上取出一張紙,疊在一起,遞給小男孩。
“那,禮尚往來,作為回禮,這個就送給你了。”
小男孩猛的搖頭,道:“我爹說了,大寶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還挺有禮貌。
“這不是拿是送,你送了我一碗面,我送你一副字,這不應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