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晚年:從現在開始,為精彩活過100歲做準備
- (加)丹尼爾·J.列維廷
- 627字
- 2023-11-08 17:59:57
同情心
我們掌握的關于自我與他人的信息在數量和種類上存在固有的不對稱性。我們特別清楚自身過去的行為以及當前的心理狀態和動機,但是對他人的記憶和狀態卻無法如此了解(除非你在欣賞一部好電影或小說)。同理,他人在評判你時,也缺乏相關的了解。想象一下,你正開著一輛豪華轎車,隨后停在紅燈前,一個流浪漢走過來,向你討要1美元,而你沒有給他錢。此時流浪漢可能會得出你是個守財奴的結論。但其實你本想要提供幫助,但卻沒帶現金。一種行為,兩種解釋。
為了避免誤判他人,我們可以嘗試對他人抱有同情心,要考慮到你把某個特質歸因于某人的行為可能是錯誤的。你可能認為自己的人格固定不變,并且它在童年時期便早已定形,但科學卻證明了相反的觀點。尤其是,自貝利和巴爾特斯開始的相關研究發現,人們能自愿轉變(非疾病引起)人格,這至少能持續到80多歲,而相關實驗橫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三大洲。
為人處世富有同情心也能減輕壓力。你可以選擇或學習承受較少的壓力,這可是救命的做法。HPA(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是控制包括皮質醇在內的應激激素(糖皮質激素)分泌的內分泌系統。糖皮質激素對不斷衰老的海馬尤其有害,并且與學習和記憶能力下降有關。心理療法最擅長的治療之一便是幫助人們減壓,這對保證整體健康而言至關重要。但是,過猶不及。壓力不足(如過分樂觀)可能會導致人們忽略重要的健康問題,或失去工作、社交的動力。適度的壓力能促使我們采取行動,包括加強鍛煉,適當飲食,以及通過結交朋友、與朋友相處來改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