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至祭山川
書名: 開元狀元郎,謀劃盛唐作者名: 浮華落地本章字數(shù): 2365字更新時間: 2023-11-10 19:00:00
“老丞相,您看這至祭山川的祭文,由誰代筆?”
廳堂正位之上,李琩放下手中的信箋,眉宇微皺有些擔憂。
“大王何須憂慮,這等撰文之事,對于這兩個年輕人,有何難?”
微微一笑,蕭嵩本不知李琩為何事?lián)鷳n,竟是這點小事,揮手一指。
“哎,是本王糊涂了,這眼前殿試兩大才子,怎么把這事忘了。”
“大王近日撫恤賑災,太過操勞,臣自當為大王解憂。”
接過李琩的話語,李詢信誓旦旦,想主動接下撰寫祭文的差事。
“老臣建議,由張翰林和李翰林草制祭文,而后擇選其優(yōu)。”
怎知李琩正欲答應,蕭嵩卻開口提議,讓二人同寫。
“張翰林,你認為呢?”
側目望了眼一旁的張塵,李琩卻有期待,畢竟是父皇欽點的狀元郎,不可小覷。
“臣自當盡力,不負大王和丞相的期望。”
幸虧自己魂穿之后,此前的記憶學識仍舊清晰,張塵倒也算底氣十足。
“好,那便由張、李二位翰林,草制此祭文了。”
畢竟此次不是泰山封禪那等大事,陛下早已將至祭山川的全責交由自己,李琩豁然開朗,方知為何陛下讓張塵和李詢隨行。
“臣等領命。”
事情已定,張塵和李詢自然領命而去。
雖然心中不甘,李詢不知為何自己主動請命,卻還是被張塵捷足先登,走出廳堂前瞥了眼蕭嵩。
感到身后一陣冷風,蕭嵩不用猜都知道是何處而來,心中暗笑。
“老丞相,那祭祀所需貢品、禮儀,就勞煩您操持了。
祭文之事已定,李琩便將祭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梳理一遍,將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交由蕭嵩負責。
“大王囑托,老臣自當辦妥。”
“老丞相,你看祭祀時間,定在十五日后,如何?”
“此日便好!”
翻看手中皇歷,蕭嵩覺得時間正好,頻頻點頭。
“大王,臣還需去附近撫恤災民,先行告退了。”
“好,老丞相辛苦,一切小心。”
起身施禮,蕭嵩見祭祀之事已定,便也托詞離去。
……
“唔,這至祭山川的祭文,還真是不好寫啊!”
盤膝坐在床榻,張塵翻了翻手中的《周頌》,想要從中汲取些典故。
“既然是代替皇帝祭祀,那便是以朕為主語。”
“朕祭告天地神祗……”
“不對不對,至祭山川……”
“懷柔百神,及河喬岳……”
“恩,這個可以,祭拜山川神祗!”
……
足足一個時辰的推敲,張塵絞盡腦汁,古今結合,方才勉強撰寫了一篇五六十字的祭文,卻已滿頭大汗。
“真難!就這樣吧!”
心中也不是太有把握,張塵雖然滿腹詩書,但畢竟不是“自己”的,還需檢索調用。
可是浩如煙海,找到自己所需談何容易,張塵真想在心里給自己的大腦編個程序,以后就不用這般麻煩了。
放下手中的筆墨,張塵準備先去賑災百姓,畢竟此事不急,后續(xù)再慢慢潤色。
……
十五日一晃而過。
焚香,沐浴。
“好了,公子。”
在小玥幫助下,張塵穿戴齊整,望了望銅鏡中的自己。
頭戴籠冠,內著白紗襯袍,外襯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腰掛玉佩,腳踩黑色軟皮靴。
這便是唐朝官員禮服么,還真是挺帥,張塵昂首挺胸,沾沾自喜。
“哎,翰林學士此時還沒有品階,也沒有官印,可惜了。”
稍有不滿,張塵總感覺缺了些什么。
“公子,時間到了,該出發(fā)了。”
看到樓下眾人離去,凌玥催促張塵,莫要誤了正事。
“恩,走吧。”
起身離去,張塵心有期待,能夠親眼看到古人祭祀山川,還是第一次。
……
“焚香,獻三牲。”
偌大的祭臺,蕭嵩高聲宣告,至祭山川的儀式開啟。
早已準備好的官員,依次呈上諸多祭禮。
“奏樂。”
“拜”
禮樂奏響,眾人向著山川四拜。
“呈祭文!”
身著親王禮服的李琩手捧祭文,徐徐而來。
“秦州地震,謫見后土,朕每克念,何以臻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百姓罹難,乃朕失德。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通讀祭文,而后李琩將祭文焚燒,呈予上天。
“禮成!”
蕭嵩話音剛落,李琩帶領眾臣叩拜天地山川。
足足一個時辰,方才結束祭禮,張塵暗暗舒了口氣,總算是見識了古人的祭祀禮儀。
“張翰林,祭禮已成,各縣災情也已撫恤妥當,或許過幾日便回朝了。”
散禮而去,李詢追上了前方的張塵,若有所思的說道。
“恩,李翰林此番勞苦功高,回去后必然高升。”
隨口恭維了幾句,張塵心知肚明,猜測李詢此刻找自己是何用意?
此前祭文之事,張塵小勝,李琩以李詢的祭文過于繁雜冗長為由,選擇了張塵的祭文,李詢心中自有不滿,但卻無處宣泄。
“承張翰林吉言,對了,大王剛剛讓我尋你,說有事相商。”
“哦?大王可有說是什么事么?”
稍作思慮,張塵也不知道李琩找自己何事。
“大王并未直說,只是讓我請張兄過去。”
抬手擺出請的姿勢,李詢笑而不語。
“好,李兄請。”
“請!”
二人登上李琩的車駕,準備啟程回敬親川縣府。
“此行,諸位戮力同心,賑災撫恤,勞苦功高,辛苦了。”
舉起手中的茶杯,李琩以茶代酒,敬場中數(shù)人。
“公心為國,臣等本分,大王過譽了。”
飲盡杯中茶水,張塵委婉的說辭,讓李詢也頗為贊同。
“張翰林,聽聞你此前和老令公起了爭執(zhí),被逐出府,還沒有住處?”
話音一轉,李琩突然提起張塵現(xiàn)在的處境,神情擔憂。
“哎,小爭吵,不礙事,我住客棧暫避一陣無妨。”
輕描淡寫的帶過,張塵不知李琩突然提起此事,有何用意?
“客棧么?太不方便了,剛好本王在城南有套宅院,空置無人。”
“多謝大王抬愛,臣不敢受。”
猜到了李琩的用意,張塵趕忙開口拒絕,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哈哈哈,張翰林如此拘謹,大可不必。”
“其實本王也有些事,想讓張翰林幫襯。”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琩話鋒一轉,看向張塵的眼神略顯深邃。
“哦?臣有何能,可幫襯大王?”
來勢洶洶,張塵心中忐忑,感覺今日不該上這個車。
但此時,上了賊船,想下去,可就難了。
“張翰林莫要擔憂,此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無論成敗,本王那座宅邸,先借于張翰林暫住,聊表心意。”
“大王不必如此,若是小事,臣自當效力。”
一股不祥的預感,張塵不敢隨便應承。
“就是本王聽說,這些年陛下被稅賦和私鑄銅錢的問題搞得頭痛不已。”
“前些日子,朝堂上陛下下旨,讓張老令公整頓稅賦,處理私鑄銅錢的問題。”
“本王就是說,若是有了什么風吹草動,張翰林可要……”
話到此處,張塵瞬感渾身皆涼,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這孫子,果然沒憋好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