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實戰
- 冉湖 魯威元等
- 518字
- 2023-12-27 17:31:32
1.1 第一階段:內部牽制
20世紀40年代以前屬于內部牽制時期。內部牽制,是指兩個人或者兩個部門之間相互彌補、相互牽制。也就是說,不能由一人完全支配賬戶,或者只由一人控制制度,以防止錯誤或舞弊行為。
《柯氏會計詞典》對內部牽制的定義是:“為提供有效的組織和經營,并防止錯誤和其他非法業務發生而制定的業務流程,其主要特點是以任何個人或者部分不能單獨控制任何一次或一部分業務權利的方式進行組織上的責任分工,每項業務通過正常發揮其他個人或部分的功能進行交叉檢查或交叉控制。”
雖然內部牽制的定義時間上與我們相隔遙遠,但是人們對它相對比較信服,因此它在現代的內部控制理論中仍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也成為現代內部控制理論中有關組織控制、職務分離控制的雛形。
這一時期,內部牽制有兩個特點。
一是以“物”為目的,主要表現為以錢、賬、物等會計事項為主要控制對象。
二是主要內容是賬目間的相互核對,并設立不兼容崗位。規定一項經濟業務需由兩人或兩人以上負責完成。如出納業務由出納人員收支款項但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實行賬、錢物分管。在內部牽制階段,企業的主要行為還是內部員工和崗位上的控制,最大的目的就是降低員工或部門的徇私舞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