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戰勝疫情的公司,在疫情下消失的公司

破產的公司數量減少,通過數據看疫情的影響

疫情之下,為何破產的公司數量減少了?

與疫情之前相比,破產的公司數量其實減少了。

據帝國數據庫[1]調查,2020年度(2020年4月—2021年3月)破產的公司數量為7314家,與上一年相比,減少了13.8%,這是近20年來第一次年度破產公司少于8000家(圖1-1)。

圖1-1 破產公司數量的變化[2]

這幅圖顯示了自2011年以來每年破產公司數量的變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疫情之下,破產公司數量出現了大幅度的減少。

(出處)帝國數據庫

從不同的行業來看破產的公司數量,我們就會發現建筑、制造、批發、零售、運輸/通信、服務、房地產這七個行業都比上一年度有所減少,尤其是建筑、制造和批發這三個行業的破產公司數量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大的原因是金融機構在資金周轉方面提供的各種援助奏效了,例如實際免息、無抵押貸款等。

就連規模較小的個體工商戶與小微企業也獲得了資金,由于金融援助的條件優厚,原本可能會破產的企業也得到了拯救。

走在街頭,我們經常看到店鋪門口掛著歇業或停業的牌子,每當在新聞中看到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難以維系的大大小小的企業,很多人就會覺得“疫情導致公司不斷倒閉”。

但是,實際上只是一部分與生活服務相關的企業破產了,因為有疫情補貼,其他很多企業幸存下來了。

看一下帝國數據庫按照不同行業所做的調查,我們就會發現2021年7月餐飲店的破產數量最多,達295家。雖然建筑/工程行業的破產數量居第二位,但很明顯第三位以下的企業大多與生活服務相關,其中賓館/旅館有97家,服裝零售企業有91家(圖1-2)。

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企業如果破產的話,人們就容易陷入一種錯覺:“疫情導致公司不斷破產”。其實從整體上看,破產的公司數量在減少。

圖1-2 “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破產企業”行業現狀分布(2021年7月)

排在前幾位的都是跟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非常醒目。而有可能給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的制造業企業破產的數量較少。

(此處統計了破產數量超過20家的不同行業破產數量)

(出處)帝國數據庫

破產的小酒館九成以上資本金不到1000萬日元

如果你仔細看一下破產數量較多的餐飲業及住宿業的數據,就會發現在逆境中生存下來的公司與消失的公司的區別一目了然。

根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的數據,2020年度,包括酒吧和啤酒屋在內的小酒館有175家破產,比上一年增加了17.4%(圖1-3)。

從2001年以來的20年間,2020年度是破產數量最多的一年,大幅度超過了2019年度的149家。從這個數字來看,疫情給餐飲業帶來的影響很大。

圖1-3 小酒館破產數量的年度變化

顯而易見,由于疫情,破產的小酒館數量增加了。但是,負債總額減少了,說明破產的大多是規模較小的小酒館。

(出處)東京商工調查公司

但是,在破產的企業當中,資本金不到1000萬日元的占大多數,為164家,占整體的93.7%。

負債不到1億日元的破產企業也占到九成,為158家,估計是那些企業或店鋪資本過小,資金力量薄弱,沒能在逆境中支撐住。

被疫情壓垮的那些企業如果在平時可能不會破產,反過來,如果他們提前加強財務管理,就能戰勝困境。

當然,如果今后政府反復出臺關于店鋪縮短營業時間和人們減少外出的規定,即使現在財務狀況健康的餐飲店,遲早也有可能撐不下去。

有分析師估計,很多店鋪在2020年憑借可持續發展補助金以及銀行的援助勉強存活了下來,真正的破產高峰將會出現在2022年以后。

但是,餐飲業數年前開始就存在嚴重的人手不足問題,人工費高漲,餐飲店破產數量已經處于增加趨勢。2019年第4季度破產39家(同比增長2.6%),2020年第1季度破產39家(同比增長44.4%)。

對于財務狀況嚴峻的餐飲店來說,疫情無疑是將其壓垮的最后一根稻草。不過,在疫情開始之前,它們應該有過很多次改善財務狀況的機會。

實際情況是,有些店鋪經營意識薄弱,“漫無目的地開店”,沒能把握住改善財務狀況的時機,因此在疫情中消失了。

住宿業陷入困境的原因不只是疫情

另一個受到沉重打擊的行業是住宿業。

根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所做的“住宿業破產企業現狀調查 2020年(1—12月)”,2020年住宿業破產的企業為118家,同比增長57.3%。自2013年以來,時隔7年,再次超過100家(圖1-4)。

如果你看一下破產的原因,就會發現住宿業的情況與餐飲業有所不同。

因疫情造成的“銷售業績不佳”而破產的企業有79家,同比增長61.2%,占第一位。

圖1-4 住宿業破產企業數量的逐年變化

通過這幅圖,我們可以發現2020年的破產企業數量明顯增多了。與餐飲業相同,2020年住宿企業的負債總額相比上一年出現了大幅度下降,這是因為2019年發生了400億日元規模的大企業破產。

(出處)東京商工調查公司

不過,由于“往年的積壓(赤字累積)”而破產的住宿企業為22家,同比增長22.2%,另外,由于“往年的積壓、銷售業績不佳、賬款回收困難”等綜合原因造成的破產企業多達101家,所謂的“不景氣型破產”占整體的九成。

也就是說,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很多住宿企業陷入了經營困難狀態。

回顧2018年,日本西部暴雨、北海道膽振東部地震等災害相繼發生,導致游客人數呈減少趨勢。

根據日本觀光廳2018年所做的“旅行/觀光消費傾向調查”,當年日本人在國內旅游的人數總計5.6178億人次,同比減少了13.2%,旅行消費金額共計204834億日元,形勢比較低迷。

2019年10月1日的消費稅上調可謂雪上加霜,使得2020年的住宿業處于更加嚴峻的狀況。

旅游方式的改變也是住宿業受到打擊的原因之一。

游客由團體轉為個人,住宿企業從團體游客這棵搖錢樹上獲得的收入大幅度減少了。住宿方式也變得豐富多樣,人們可以選擇民宿或商務賓館等,跟以前相比,在傳統住宿企業上面花錢的人變少了。

看一下上面的數據就會發現,從2004年開始的10年時間里,住宿業的破產企業每年都在100家以上。2014年以后破產企業低于100家,與其說是減少了,不如說是“停止增加”更為準確。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外國游客訪日的消費需求橫空出世。

根據國土交通省公布的數據,2019年的訪日游客人數達到了歷史新高,為3188萬人,同比增長2.2%。連續兩年突破3000萬人,連續7年刷新了歷史紀錄。很多住宿企業失去了團體游客,轉而迎來外國游客,住宿業從他們身上重新獲得收益。

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這部分收益也蒸發了。正想通過外國游客訪日的消費需求來彌補團體游客及國內游客減少造成的損失,結果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化為烏有,很多人因此放棄了繼續營業的念頭,選擇了破產??梢哉f這就是住宿企業在疫情中消失的真相。

“漫無目的的經營”成為致命傷

很難將住宿業破產企業數量增加的原因全部歸于疫情。

當然,外國游客之所以不來日本了,主要是因為疫情,不過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市場規模的縮小、消費者喜好的變化、住宿企業的商業模式本身、過于依賴外國游客的經營方針等,各種原因交織在一起,導致了企業破產。

由于疫情,很多店鋪和公司不復存在了。

但是,經過數據分析,我們會發現,那些在疫情中消失的公司和店鋪,在疫情造成的不景氣之前就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財務狀況堪憂、“漫無目的的經營”、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商業模式等。

反過來,那些生存下來的店鋪和公司,不僅能夠迅速應對眼前出現的困難,還會基于原有的危機意識不斷改善其經營方式。

在逆境中生存的公司:在陷入逆境之前就有危機意識,反復改善經營模式,不斷進化發展。

在逆境中消亡的公司:總是“漫無目的”地經營公司,缺乏危機意識,覺得“車到山前必有路”,抗風險能力逐漸變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福清市| 普陀区| 德格县| 平乡县| 丹巴县| 博爱县| 大邑县| 潞城市| 佛冈县| 台东市| 河南省| 天台县| 丹江口市| 精河县| 浠水县| 永修县| 乌鲁木齐市| 德清县| 舟山市| 红河县| 南澳县| 广宁县| 抚顺县| 卓尼县| 农安县| 高青县| 闵行区| 皮山县| 增城市| 城固县| 临海市| 苍南县| 临桂县| 砀山县| 巫溪县| 璧山县| 拜泉县| 金华市| 平湖市|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