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R目標管理:組織績效增長法
- 劉思潔 王曙光
- 3961字
- 2023-12-14 16:26:32
OKR體系的起源與發展
OKR的前身是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目標管理法,后經英特爾、谷歌等公司的改良和發展,逐漸成形。如今,OKR已經被眾多企業廣泛應用于管理工作中。
目標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提到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并主張“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彼得·德魯克認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因此,企業的戰略規劃必須轉化為目標,才能被落地執行。
目標管理指的是根據企業上級和下級一起協商,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確定一定時期內的總目標,并確定企業各層級的責任以及分目標,并將這些目標作為企業經營、評估和獎勵每個員工貢獻的標準。彼得·德魯克主張,管理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避免“活動陷阱”,不能只顧低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最終忘了自己的總目標。因此,企業戰略規劃的制定不能只依靠幾個高管,而是需要企業的所有管理者參與進來,這將更利于戰略執行。另外,企業還要有完整的績效體系,幫助企業高效運作。
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的內容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目標不是命運,而是方向
企業在確定戰略后,必須用目標把戰略詮釋出來。目標可以引導企業向既定的方向前進,幫助企業實現戰略落地。如果沒有目標,企業的戰略不過是“烏托邦”,執行落地也無從談起。
(2)目標不是命令,而是承諾
管理者制定目標,員工執行目標,這并不是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是企業管理層與執行層共同對目標做出的承諾,即每個人都知道企業目標是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來實現目標。只有這樣,目標的實現過程才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即使遇到困難,大家也能一起克服。
(3)目標不決定未來,而是走向未來的手段
目標是企業對未來的想象,但并不是有了目標企業就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為了避免無法實現目標,企業應竭盡全力優化資源配置來保證目標的實現。很多企業經常犯的錯誤就是用大量精力解決問題而導致機會溜走,管理者常常用最多的資源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規劃“明天”。因此,企業在進行目標管理時,要避免本末倒置。
(4)目標是衡量績效的標準
每家企業都要盡可能地把所有員工凝聚成一股力量。企業中的員工做的事情各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為實現企業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企業必須要有一個衡量個人績效的標準,這個標準只能是經過上下協商、達成共識的。
(5)目標是分配任務的基礎
目標的實現需要不同部門、不同員工的配合,這些要求決定了目標是組織分配任務的基礎。
(6)目標是所有管理活動的共同綱領
目標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每個員工的工作任務,因此企業的組織架構、資源和人員配置也要符合實現目標的要求,這樣才能將企業上下凝聚成一股力量。
目標管理法提出后,在美國企業界大受歡迎。當時,西方經濟正由恢復期轉向快速發展期,企業急需一套新的管理方法來提高運轉能力。目標管理法應運而生,被廣泛使用,并很快風靡全球,在世界范圍內推廣開來。
從自上而下到上下結合
目標管理法的提出對改善企業管理效果有很大幫助,但目標管理法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很多企業只注重制定目標,而忽視了員工的自主能動性,這樣反而使目標管理變成了自上而下的“官僚運動”。
英特爾公司的三大創始人之一——安迪·格魯夫對目標管理法進行了改革。他保留了原目標管理法中的“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原則,并且對此原則進行了優化,添加了聚焦、高挑戰、公開透明等元素,形成了最初的OKR體系。
安迪·格魯夫將定性的目標和定量的指標相結合,形成了一個新體系。在這個新體系中,O代表方向和期望,KR代表需要被評估和衡量的結果。對此,他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
安迪·格魯夫表示,一個人要在一小時之內搭上飛機,這是目標。目標是定性的,是一種方向和期望。在去機場的路上,這個人會經過A鎮、B鎮、C鎮,分別需要10分鐘、20分鐘、30分鐘。在規定時間內到達A鎮、B鎮、C鎮就是關鍵結果,結果是定量的,可以用數值表達。如果這個人用了20分鐘,還沒有到達A鎮,就說明他可能迷路了,需要馬上更換方案或找人問路,否則可能趕不上這班飛機。
同時,安迪·格魯夫還強調了聚焦的重要性。他認為,企業必須意識到,如果自己什么都想做,就可能什么也做不好。制定的目標要經過斟酌篩選,從而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這樣才能讓目標管理系統運轉起來。
除了聚焦,安迪·格魯夫還明確了挑戰的重要性。他認為,管理者需要創造一個環境去激勵員工的挑戰積極性。因此,目標管理中的目標應當極具挑戰性,這樣員工才會竭盡全力地去實現目標,即使最后沒有實現,結果也會比設定的保守目標的結果要好得多。如果管理者想要員工突破巔峰績效,那么讓目標具有挑戰性尤其重要。
另外,安迪·格魯夫還提出了要以更頻繁的節奏去設定目標。這是為了讓企業快速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并且讓員工養成快速反饋、快速修正的工作習慣。目標管理需要向正在進行的項目提供反饋,以此來及時修正或改進行動,保證不偏離既定目標。
安迪·格魯夫始終堅持目標管理中的自我控制原則。他認為,員工主動參與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提升動機水平。因此,企業要重視與員工的溝通談話,并對員工進行輔導,將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轉變為上下結合的方式,與員工共同制定目標,增強員工對目標的認可和理解。
安迪·格魯夫的這套管理體系大大推動了英特爾公司的發展,讓公司快速實現了產品的升級換代。
OKR在谷歌逐漸成形
安迪·格魯夫對目標管理法的改革使OKR具有了初級形態,那么,之后OKR是如何逐漸成形的?這就要提到谷歌的投資人約翰·杜爾。
約翰·杜爾在英特爾工作時,受到安迪·格魯夫的管理理論的啟發。在加入谷歌后,他將這套管理理念推薦給了谷歌的兩大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并得到了兩位創始人的支持。就這樣,這套管理理念得以在谷歌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如今的OKR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谷歌將OKR劃分為四個層次,如圖1-1所示。

圖1-1 谷歌的OKR模型
其中,公司層的OKR表現的是企業的核心與發展預期;部門層的OKR闡述的是每個項目的預期;團隊層的OKR表現的是團隊的工作目標和預期;個人層的OKR描述的是員工個人的工作目標和預期達到的關鍵結果。
這四個層次的OKR層層細化,并且都為企業總戰略目標服務,使所有的公司結構及員工都聚焦于相同的目標和方向。
谷歌對員工工作時間的管理也很寬松,員工20%的工作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谷歌這樣的管理方式看似很“吃虧”,但事實上,谷歌推出的很多產品都是員工利用他們20%的自由時間設計完成的。這些產品都體現出了員工獨特的創意,顯然這樣的管理方式是非常成功的。
谷歌充分支持員工的想法,員工不但有相對自由的時間,而且還可以決定自己的工作項目。谷歌員工在完成一個項目后,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將其作為接下來的工作內容。
約翰·杜爾把OKR引入谷歌是因為一直以來谷歌都秉承著重視創新和人才的管理理念。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到谷歌工作,就需要給他們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環境,使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給各種創意一個試驗的機會。OKR在促進人才創新的同時,還能落實到產品設計營銷中,最后延伸到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上。因此,不得不說,OKR有效地促進了谷歌的創新與發展。
OKR進入大眾視野
在谷歌,既有免費的食物,也有氣氛輕松的辦公環境。在眾人的眼里,谷歌是一家具有創新能力、氣氛輕松甚至有些“散漫”的公司。
然而,這樣的公司剛上市就獲得了“井噴式”發展,市值曾問鼎世界之最。那么,在谷歌的企業規模迅速擴張又面臨種種挑戰的情況下,支撐這個巨頭的力量是什么?答案正是谷歌所運用的OKR管理體系。
OKR管理體系是如何進入更多企業管理者的視線中的?谷歌風投的合作伙伴瑞克·克勞曾公開了一段時長近一個半小時的關于OKR的培訓視頻,這引起了眾多企業的關注。
瑞克·克勞在視頻中討論了目標和關鍵結果。他指出,目標和關鍵結果是谷歌管理其早期執行力的關鍵要素,也是這兩個關鍵要素真正促進了公司發展,到現在也仍是谷歌“DNA”的重要組成部分。
瑞克·克勞表示,OKR在幫助企業建立紀律方面的效果是令人驚奇的。OKR除了能幫助員工了解做什么以及為什么做,還能幫助員工有意識地做決定(例如我不該做什么)。而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這一點也很重要。
瑞克·克勞認為企業通過制定目標和關鍵結果,特別是那些可以量化的關鍵結果,可以建立一套衡量員工正在做什么的體系。在起草OKR的過程中,從個人到主管、主管到部門,再從部門到企業,企業各層級員工都會討論如何制定他們的OKR。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總體目標直接相關,因此,每個員工都明白自己的任務是什么,自己離完成任務還有多遠的距離。OKR可以幫助企業衡量當前的目標距離企業的最終目標還有多遠。
瑞克·克勞在視頻中介紹,谷歌在公司層面以及團隊、員工層面均應用了OKR目標考核法。而且所有的目標都是由幾個重要的、可量化的指標體現的,目標并不是空洞的。例如在網站建設上,員工的目標不能是“讓網站更美觀”這樣模糊的目標,而應是“讓網站的加載速度提高30%”,或是“讓用戶交互程度提升15%”等這樣具體的目標。
此外,谷歌所有員工及管理者的OKR全部公開,創始人拉里·佩奇也不例外。在員工資料庫中,谷歌的任何員工都可以查看同事的OKR評分、每個季度的OKR目標等信息。
瑞克·克勞曾經負責管理油管網(YouTube)的主頁。如果其他部門希望通過油管推廣產品,比如插入一段廣告或者插入一個視頻,那么這些部門的人員首先會查看克勞的季度OKR,了解克勞這個季度要完成的目標,之后再根據具體情況聯系克勞。這樣能夠更好地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
瑞克·克勞發布的OKR的視頻和其對OKR的講解使得更多企業開始了解OKR,并在此基礎上引用OKR的績效管理模式。瑞克·克勞對OKR的推廣使得OKR為全球更多的企業知曉,促進了OKR的普及和廣泛應用。
彼得·德魯克、安迪·格魯夫、約翰·杜爾和瑞克·克勞對OKR的推廣和成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OKR才得以推廣開來并成為當今企業實現高效管理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