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2020—2021年重要政策解讀

1.國際重要政策解讀

(1)美國:《智能交通系統戰略規劃2020—2025》

美國智能網聯汽車起步較早,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結構相對更加成熟。在法律層面,美國各州都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法規出臺,目前處于開放式發展模式中。

《智能交通系統戰略規劃2020—2025》(下稱《戰略》)重點提出了6項重點計劃,從新興技術評估研發到具體技術應用部署,從數據權限共享到網絡安全保障,從自動駕駛持續推廣到完整出行的全人群全鏈條出行服務,力求實現ITS技術的全生命周期發展。

計劃一:新興科技。美國交通部協同各部門建立長效機制,識別和評估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在交通系統中的應用潛力,將具備潛力甚至顛覆性的創新技術引入交通系統。

計劃二:數據共享。研發創立數據處理系統機制,推進ITS數據的共享,建立具有普遍性、一致性、安全可信賴的訪問權限,以支持自動化、人工智能應用程序、交通服務數據與其他基本公共服務的融合。

計劃三:網絡安全。在交通系統各個環節進行持續性、系統性的評估ITS技術應用帶來的風險漏洞,以便將攻擊和故障相關的風險降到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完善事故發生后的網絡韌性恢復能力。

計劃四:自動駕駛。以安全第一、技術中立為原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倡市場自由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推動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部署和集成,全面促進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可操作且有效地集成到交通系統中。

計劃五:完整出行(ITS4US)。重視弱勢地區和弱勢群體,針對交通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殘障人士、交通設施尚不完善的偏遠地區居民以及交通出行方式受限的低收入出行者,通過ITS技術提供全鏈條的智能出行服務體驗。

計劃六:加快ITS部署。通過ITS技術評估、ITS專業能力構建、ITS架構和標準制定以及ITS宣傳交流等途徑,促進ITS知識和技術向實踐應用拓展,降低市場投資者的不確定性和投資風險,加速ITS技術從研究到落地的整體部署。

《戰略》明晰了未來五年美國ITS戰略的發展要點,在對《戰略》的研究方向、自動駕駛政策、數據共享以及完整出行等趨勢形勢研判的基礎上,聚焦智能交通新基建、自動駕駛技術、數據共享開放、MaaS出行服務和產業協同,為新時期智能交通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

(2)歐盟:《歐盟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豁免流程指南》

歐盟高度重視和推進高級自動化和網聯化的技術研發,并且在法律法規方面相對健全。歐盟成員國對于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推動力度非常大。歐盟正在以政策引領各車企進行汽車智能網聯化,并且部分政策已經到了實施階段。

歐盟在2019年發布的《歐盟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豁免流程指南》(下稱《豁免指南》)適用于已經做過測試并且有望在2020年量產的L3級、L4級自動駕駛汽車。《豁免指南》中規定了具體的豁免流程,申請豁免的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滿足的安全要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性能、人機交互、駕駛任務交接、黑匣子安裝、網絡安全等),以及型式批準機構應該遵守的安全評估和測試要求。

1)由企業向歐盟成員國的型式批準機構提出自動駕駛汽車產品準入豁免申請。申請時需要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符合《豁免指南》中安全要求的說明材料。

2)型式批準機構對企業提出的豁免申請進行審查,并應在審查通過后立刻將與豁免車型有關的材料告知歐盟委員會和其他成員國。完成告知后,型式批準機構對該車型發放的臨時準入許可正式生效,但該許可僅在批準機構所在國家的領土范圍內有效。

3)歐盟委員會收到成員國對豁免車輛型式批準機構的告知材料后,應該在汽車技術委員會中進行投票,決定是否允許對該豁免車型授予歐盟型式批準,允許其在全歐盟生效。對于授予歐盟型式批準的車型,歐盟委員會有權設置豁免時間(最少36個月)和數量限制。此外,在歐盟委員會正式作出是否授予豁免車輛歐盟型式批準之前,其他成員國可依據型式批準機構提交的告知材料,授予該豁免車型臨時準入許可(僅在該成員國范圍內有效)。

《豁免指南》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要求,并給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打下基礎,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能進行規范。

(3)日本:《道路運輸車輛法》修正案

日本在2013年就頒發了首個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許可,但當時日本并沒有相關立法,在一段時間內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法律規定并不明確。直到2016年日本警察廳發布了《關于自動駕駛系統公共道路驗證測試的指南》,進一步補充了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法律法規。在2020年修訂并實施了《道路運輸車輛法》。

日本修訂的《道路運輸車輛法》對于法律的修訂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在安保標準對象裝置中追加“自動運行裝置”。自動運行裝置,是指通過軟件程序使車輛自動行駛時必須安裝的一些裝置,例如攝像頭、雷達等。而這些裝置必須有能力代替駕駛員進行認知、預測、判斷及操作等。各個自動運行裝置的使用條件由國土交通大臣來設定,其中也包括記錄車輛運行狀態的裝置。

2)引入汽車電子檢查的同時,與該檢查相關的必要的技術信息管理工作由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汽車技術綜合機構(NALTEC)負責。

3)在車輛檢修方面,除了原本的制動、發動機等外,攝像頭、雷達等自動運行裝置的相關檢修也納入其中。此外,汽車制造商有義務提供檢查、整修所需的技術信息。

4)創立許可制度,使用通信電路等方式,允許通過改變汽車自動運行裝置的軟件程序來改造車輛。與許可制度相關的事務中,技術類的審查同樣交由汽車技術綜合機構(NALTEC)進行。

5)為了確保整車檢查符合汽車認證制度,增加糾錯指令,以處理整車檢查中的不足之處;隨著汽車檢查的電子化,創立委托制度,由專門機構負責汽車檢查證的記錄等事務。

2.國內重要政策解讀

(1)《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以關鍵技術研發為支撐,以典型場景應用示范為先導,以政策和標準為保障,按照“鼓勵創新、多元發展、試點先行、確保安全”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提出了四個方面、12項具體任務。

第一方面是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包括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完善測試評價方法和測試技術體系、研究混行交通監測和管控方法、持續推進行業科研能力建設等,引導創新主體圍繞融合感知、車路交互、高精度時空服務、智能路側系統、智能計算平臺、網絡安全、測試方法和工具、混行交通管理等,不斷健全技術體系。

第二方面是提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包括加強基礎設施智能化發展規劃研究、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等,推動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促進道路基礎設施、載運工具、運輸管理和服務、交通管控系統等互聯互通。

第三方面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試點和示范應用,包括支持開展自動駕駛載貨運輸服務、穩步推動自動駕駛客運出行服務、鼓勵自動駕駛新業態發展等,鼓勵按照從封閉場景到開放環境、從物流運輸到客運出行的路徑,深化技術試點示范。

第四方面是健全適應自動駕駛的支撐體系,包括強化安全風險防控、加快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持續推進標準規范體系建設等,主動應對由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衍生的安全問題,優化政策和標準供給,支持產業發展。

(2)《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

《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下稱《行動計劃》)分別從標準體系構建、產業基礎強化、信息消費升級、行業應用深化、社會民生服務、網絡能力強基、應用生態融通、安全保障提升等方面提出了8大專項行動。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行動計劃》的落地實施,在專項行動中設置了4大重點工程,包括實施5G應用標準體系構建及推廣工程、面向行業需求的5G產品攻堅工程、5G應用創新生態培育示范工程和5G應用安全能力鍛造工程。《行動計劃》結合當前5G應用現狀和未來趨勢,確立了未來三年我國5G發展目標。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打造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OT(運營技術)深度融合新生態,為求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產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網絡、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5G應用“揚帆遠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行動計劃》量化指標的設置充分考慮中國5G的發展水平,統籌TOB和TOC兩個應用領域,兼顧深度和廣度兩個衡量維度,從用戶發展、行業賦能、網絡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7大量化指標,以引導5G發展方向。一是在衡量5G用戶發展方面,提出了5G個人用戶普及率、5G網絡接入流量占比兩項量化指標,推動5G應用逐步在消費市場普及,進一步滲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在衡量5G行業賦能方面,提出了5G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年增長率、重點行業5G示范應用標桿數、5G在大型工業企業滲透率3項量化指標,著力推動5G應用在垂直行業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三是在衡量5G網絡能力方面,提出了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5G行業虛擬專網數兩項量化指標,著力提升面向公眾覆蓋和行業企業覆蓋的5G基礎設施供給能力。

5G的應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重要助力,5G的應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技術之一。5G的應用程度和應用效率直接影響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能力,因此5G的建設和應用與智能網聯汽車息息相關。

(3)《智能聯網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下稱《規范》)主要包括總則,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主體、駕駛人及車輛,道路測試申請,示范應用申請,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交通違法與事故處理及附則七個章節。

為適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規范》主要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一是在道路測試基礎上增加示范應用,允許經過一定時間或里程道路測試、安全可靠的車輛開展載人載物示范應用,并將測試示范道路擴展到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區域。

二是測試車輛范圍增加了專用作業車,以滿足無人清掃車等使用需求,對測試示范主體則增加了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的保障能力要求。

三是完善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通用檢測項目,推動實現測試項目和標準規范的統一,明確在一個地方通過檢測后進行異地測試時對于通用項目不需重復檢測,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四是取消“道路測試/示范應用通知書”的發放要求,將相關安全性要求調整為企業安全性自我聲明,簡化辦理程序。

(4)《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

《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下稱《意見》)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進行了規定,目的在于保障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相關產品能夠符合標準,保障設備、信息和使用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保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意見》分為“總體要求、加強數據和網絡安全管理、規范軟件在線升級、加強產品管理、保障措施”共5個部分、11項內容。

一是明確管理范圍、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見》明確管理范圍為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其產品。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車與X(車、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意見》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汽車數據安全、網絡安全、軟件升級、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管理。

二是加強數據和網絡安全管理能力。在強化數據安全管理能力方面,《意見》明確企業需要建立健全汽車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個人信息與重要數據保護;建設數據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解決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安全事件報告等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境內存儲,需要向境外提供數據的,應當通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在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方面,企業應當建立汽車網絡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車輛安全運行;完成網絡安全事件報告和處置要求。

三是規范軟件在線升級。《意見》明確企業生產具有在線升級功能的汽車產品的,應當建立與汽車產品及升級活動相適應的管理能力。企業實施在線升級活動前,應當確保汽車產品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升級涉及技術參數變更的,要求企業應提前按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辦理變更手續。未經審批不得通過OTA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車自動駕駛功能。

四是加強產品管理以責任判定。《意見》提出,企業生產具有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產品的,應當明確告知車輛功能及性能限制、駕駛員職責、人機交互設備指示信息、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和條件等信息。企業生產具有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產品的,還應采取脫手檢測等技術措施,保障駕駛員始終在執行相應的動態駕駛任務。企業生產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產品的,應當確保汽車產品至少滿足系統失效識別與安全響應、人機交互、數據記錄、過程保障和模擬仿真等測試驗證的要求。應當確保汽車產品具有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服務。

五是完善保障措施。《意見》指出企業應當建立自查機制,發現產品存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在線升級安全、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安全等嚴重問題的,應當依法依規立即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并及時報告。不斷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技術和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水平。

《意見》對于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提出重點工作,智能網聯汽車企業需要進行自查,對于自身汽車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在線升級等問題建立監管機制并嚴格管理;另一方面,政府方面需要加強監督管理體系。

(5)《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行動計劃》)為打造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網接入能力,加速推進全面感知、泛在連接、安全可信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提出了四大行動12項重點任務。開展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技術融合創新,構建協同創新機制。開展產業生態培育行動,聚焦培育多元化主體,加強產業聚集發展。開展融合應用創新行動,聚焦社會治理、行業應用和民生消費三大應用領域。開展支撐體系優化行動,聚焦完善網絡部署、標準體系、公共服務、安全保障。

《行動計劃》提出了四大行動12項重點任務:

一是開展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技術融合創新,構建協同創新機制。

二是開展產業生態培育行動,聚焦培育多元化主體,加強產業聚集發展。

三是開展融合應用創新行動,聚焦社會治理、行業應用和民生消費三大應用領域,持續豐富多場景應用。

四是開展支撐體系優化行動,聚焦完善網絡部署、標準體系、公共服務、安全保障,完善發展環境。

同時,《行動計劃》以專欄形式列出了各項任務落實的具體指引。為保障四大行動順利展開,《行動計劃》提出優化協同治理機制、健全統計和評估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行動計劃》意在打造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協同服務綜合監測平臺,加快智慧停車管理、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建設,推動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載運工具、環境網聯化和協同化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洪湖市| 蒲城县| 通辽市| 刚察县| 抚松县| 逊克县| 冕宁县| 安丘市| 林西县| 宜春市| 三河市| 古交市| 兴山县| 贺兰县| 南安市| 南通市| 皮山县| 宁波市| 汉源县| 禄劝| 喀喇沁旗| 建瓯市| 镇平县| 阜南县| 东丽区| 南开区| 禄丰县| 普安县| 双鸭山市| 平定县| 桂阳县| 甘南县| 安新县| 八宿县| 云和县| 通州区| 上思县| 耒阳市| 青铜峡市|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