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賺錢,交個朋友
- 我家狗子有妖帝之資
- 緣樂
- 3329字
- 2023-10-30 09:00:00
買賣談不成是因為價錢給的不夠?
張牧顯然不認可這個說法。
“買賣是否談成問題不在價錢,而在是否雙贏。”張牧說道,“即便我賣,若是漫天要價,你也愿給?”
“嗯?”
那胖子一聽,卻是驚疑了一聲,然后笑了。
“兄弟既然是讀書人,那我以百本典籍換你家的狗如何?”
張牧也就那么一說,可那胖子似乎認為只要能滿足其所需,那么對方不賣也會賣了。
“不換!”
張牧搖頭,說道。
“若是再加一本大儒心得呢?”胖子一狠,開口說道。
百本典籍,價值不菲,但有錢就能買到。
可大儒心得,那可就不是有錢能買到的,可謂價值無量。
哪怕不是原本,那也絕對價值驚人。
“不換!”
張牧摸了摸俊一的狗頭。
“你!”
胖子難免氣惱,一時間卻又不知道怎么說了。
“你是商家人?”張牧問道,“收刀么?”
商家,乃文道雜家一脈。
以商入道。
那胖子楞了一下。
而此時,俊一上前把剛才那人掉落的刀給叼到了張牧面前。
那人未死,卻也不敢回去撿掉落的那刀。
落荒而逃。
那刀自然成了俊一的戰利品。
張牧賣了,誰又能說什么。
“嗆!”
“這刀能賣幾兩銀子?”張牧抽出來看了一眼,隨即又插了回去,然后拿出之前打理野味的那刀,接著道,“嗯,我這兒還有一把。”
“雜家呂閑,有禮!”
那人看了張牧一眼,隨即拱手說道。
看來打他家狗子主意,卻又栽了的人,不止一波啊。
“儒家張牧,有禮!”
張牧也起身拱手道。
文道一脈,諸子百家,如今以儒道最為尊。
兵家一脈偏向武道。
許多人將之化為武道一脈。
即便大夏皇朝眾將多出至兵家,但也難以儒家相提并論。
其他的如法、墨、雜、名、小說等,那更不如儒家。
儒家可謂一家獨大。
不過,張牧的《文經》卻并沒有區分,也算不得儒家修行之法。
他若兼修其他家,根本毫無違和感,完全能兼容。
至于張牧為何以儒家之人自稱,完全是因為他身居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否儒家獨有?
這點張牧不清楚。
不過,以往養出浩然之氣的人皆出至儒家。
張牧身居浩然之氣,自然會被人認為是儒家修者。
對此,張牧到沒什么反感。
儒家一脈修者又如何?
又不是不能兼修其他。
何況,入了儒家會有更多便利。
大夏朝堂之上,文官八成出至儒家。
武官呢?
也并非都是兵家修者,以及武道高手。
儒將之名,那也是享譽天下。
而天下各大書院,所教的也是以儒家之道為主。
儒家,絕對是一個大粗腿。
而如今的讀書人也多以儒家之人自居。
“普通長刀,賣相一般,一把頂天了十兩。”呂閑看了看那兩把刀一眼,隨即說道,“張兄,兩把長刀,我給你二十兩,不賺錢,全當交個朋友。”
“好!”
張牧看來那胖子一眼,點了點頭。
不賺錢?
交個朋友?
這話聽著怎么有些耳熟啊!
不過二十兩銀子張牧還是滿意的。
從此來看,果然窮文富武啊!
除開之前摸尸的幾兩銀子,張牧棄家南下之時,也就幾十個銅板隨身。
大夏貨幣,一個銅板一文錢。
千文為一貫,等價一兩銀子。
小攤上吃個早餐,估計也就幾文錢。
如此可見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有多強了。
而一把普通的刀就十兩銀子,可想而知習武得花多少錢。
習武所需藥材,恐怕比武器更費錢。
張牧也沒多感嘆,交易達成,他的腰包鼓了不少。
待明日城開,進了城之后,不至于捉襟見肘,連個房子都租不起。
他準備進郡城書院求學。
張牧腦海有無數經典著作,可他對這個世界了解太少,知識面太窄了。
他需要彌補這個不足。
何況,將那些經典搬過來,也是需要知識積累的。
比如《三字經》等著作的典故,就需要改成這個世界的。
不然,能否增長文氣不好說,恐怕還得鬧笑話。
“張兄,天色尚早,要不要到我那邊看看,或許有你需要的東西也不一定。”
呂閑拿過張牧遞過來的刀,笑著說道。
“好!”
張牧點頭,隨即起身隨呂閑而去。
俊一跟隨。
呂閑車隊所在之營地,離之不遠,片刻即到。
“呂兄還真是生意興隆啊!”
呂閑車隊營地之中,談不上人山人海,但人數確實不少。
人聲嘈雜,對于做生意的人來說,自然不是壞事兒。
“掙點小錢而已。”呂閑笑著說道,“小打小鬧,不值一提。”
“呂兄從城里而來?”張牧問道。
呂閑顯然不是從長源縣而來。
估計也不是從其他地方而來
他這里還賣糧。
另外,還有許多東西。
只有你想不到。
“張兄看上什么,我給你八折優惠。”呂閑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呂兄還真會做生意。”
張牧輕笑一聲,隨即被不遠處吸引。
那邊人數最多。
“那些是?”
張牧忍不住問道。
流民現在最缺什么?
吃的。
可那里顯然不是賣糧食,而是一個個或大火小的泥偶木偶。
那兒比賣糧之處的人還多。
“榆林郡城隍神像!”呂閑說道,“張兄需不需要請一尊,小的泥偶只需三文,木偶五文,大的......”
“這么便宜?”
張牧有些驚訝,不過隨后啞然一笑,搖了搖頭。
城隍神像,若是開過光,對妖邪也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若是經常祭拜,效果更好。
城隍乃神道一脈。
大夏皇朝,有縣城隍、郡城隍,以及州城隍。
各鎮各村,還有土地。
另外還有不少神袛,皆為大夏皇朝冊封。
這些人多為朝廷功勛,死后得以封神。
除此之外,走香火之道的妖族,若是投靠大夏,也會被封神。
而未被朝廷封神的,皆為野袛,乃朝廷打擊的對象。
五仙教的五仙其實就是走的香火之道。
幾十年前的燕、并兩州之亂,未嘗沒有香火之爭在里面。
榆林郡城隍乃百年前的一個邊關大將,死后封神。
朝廷所封神袛與朝廷氣運相連,朝廷若滅,他們必遭重創。
尤其是城隍一脈,他們沒有肉身,受的影響更大。
直接身死道消都有可能。
所以,真正忠于朝廷的未必是廟堂之上的那些人。
而是朝廷所封的神袛。
“總得給城隍大人一個面子啊!”呂閑笑著說道。
張牧點了點頭。
若是賣貴了,能買的人有多少?
城隍需要香火。
自然祭拜的人越多越好。
請神像的人少了,城隍又何必費心費力去個那些神像開光?
如此,也算是雙贏。
何況,在張牧看來,這呂閑賣的那兒是神像,更多恐怕是香燭。
這人還真會做生意。
“真不請一尊回去?”
呂閑隨口問道,估計也是習慣性,并沒有真指望張牧請一尊城隍神像回去。
讀書人少有拜神的。
哪怕一境二境難以自保之時。
而且但凡有點心氣的修者,不會走神道的。
“回哪兒去?”張牧說道,“呂兄,你這兒有書么?”
“書?”
呂閑先是尷尬一笑,張牧背井離鄉,哪兒還會有家,又談什么回去?
不過,這并不影響請神啊!
那么多流民不都在請么?
不過,他聽張牧所需,隨即露出驚訝之色。
這是流民么?
身為流民,哪兒還有心思讀書?
“佩服!”呂閑隨即開口說道,“張兄若要買書的話,估計要等明日了。”
“明日?”
張牧看向呂閑,嘴角撇了撇嘴。
明日我為何不去城里買書?
“你明日就知道了。”
呂閑似乎看出了張牧所想,沒有多解釋。
張牧皺了皺眉頭,也沒再問。
城外聚集這么多流民,難道就是因為今天城門已關進不去?
恐怕不是。
“張兄要不來點衣物、酒水什么的?”呂閑接著推銷他的商品。
張牧搖頭。
他的衣物鞋子什么的,雖然有些破,也有些臟,但還能穿。
明日進城,還怕買不到?
至于食鹽調料什么的,自然更不急了。
這家伙把生意做到這里,你指望他能多便宜。
張牧沒詢問,可剛才卻也聽到了這兒糧食的價格。
翻倍了!
不止一倍。
當然,榆林郡本就糧食欠收,糧價上漲到沒什么。
如今流民聚集而來,糧價估計還得漲。
可漲得也忒離譜了一些。
張牧可以肯定,城內的糧價絕對沒這么高。
不過,張牧對呂閑到沒生出什么惡感。
他未必就能做主。
即便能做主,那又如何?
天下商人有幾個會善心大發?
立場不同。
不過,商人地位不高,與他們唯利是圖不無關系。
不是所有商人都唯利是圖,但絕對是多數。
張牧什么都沒買,不過呂閑依舊熱情不減,還親自將張牧送出他車隊的營地。
“有意思!”
看著張牧離去的背影,呂閑低估了一句。
張牧回到之前那兒,拿出包里的書看了起來。
俊一趴在其身邊。
一夜無話。
第二天,張牧向城門而去。
隨后,他算是明白呂閑昨晚那話的意思了。
入城費:一兩銀子。
這比之以往,恐怕翻了百倍不止。
郡城這般人想要干嘛?
他們不怕引起民亂么?
好吧!
修者的世界,這些流民掀不起什么浪花的。
掀得其浪花的,也不差那點銀子。
城門口聚集了許多流民,卻沒人敢亂來。
那十幾具尸體震懾力十足。
進么?
進!
張牧交了一兩銀子,隨即就往城里而去。
“等等!”
張牧回頭看向那城門守衛,露出疑惑之色。
“這是你的狗?”
那城門守衛冷聲問道。
張牧點了點頭。
“它若進城,那也得交錢!”那城門守衛說道。
張牧面色一愣,心底生出一股怒火。
“怎么?你想硬闖?”那城門守衛見張牧冷眼看來,心中一突,不過還是厲聲喝道,“真以為我們的刀不利么?”
他這話一出,周圍的城門上守衛圍了過來,看著張牧,目光冰冷。
似乎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