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提親
- 四合院:說誰老六呢,你有證據(jù)么
- 敬人者人恒敬之
- 2174字
- 2023-10-27 08:01:00
6月10號,周日。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劉長江就和齊叔倆人,手里拎著齊嬸子幫忙買好的六件禮,往德勝門趕去。
六件禮也就是兩盒糕點、兩盒喜餅、兩瓶紅星二鍋頭酒、兩包糖果、兩條煙、兩斤肉,挎包里還揣了兩包大前門香煙和一把銼刀。
至于為啥要帶銼刀,那是因為這時候剛解放,社會治安不好,出了城就不算太平。
劉長江也不知道這禮是重還是輕了,反正無所謂,娶媳婦一輩子也就這一次。
到了德勝門,正好趕上最早的一班往昌平去的公交車,倆人找了個座位,東西只能放在腳邊了。
幸好這趟車不是‘受氣包’,車速比較快,一路顛顛簸簸的順利來到了沙河。
這時候天早就大亮了,周圍一片片金黃色的麥田,再過兩天,就能收麥子了。
倆人從挎包里拿出幾個二和面饅頭,還有倆煮雞蛋,這是齊嬸子給提前準(zhǔn)備的早飯。
其實按著劉長江的想法,是要下館子的,昌平沙河這邊,人口眾多,還有個大集,在集市旁,就算是不逢集,也有出攤的小販。
現(xiàn)在也不要票,只要有錢,就能吃飯。
但是齊叔和齊嬸子節(jié)省慣了,極力反對下館子,他也只能跟著齊叔啃著饅頭。
站在路邊吃完后,倆人一路打聽,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秦各莊。
秦各莊挨著河流,大概有百十戶人家,分成前后兩排。
到了村頭,一群人正聚在一起聊著天,甚至還有端著碗的,估計是聽到風(fēng)聲,知道秦家閨女今天來相親對象。
有的人為了看熱鬧,直接端著稀飯碗來到村頭等著,農(nóng)村只要不是農(nóng)忙的時候,這種事最招大家的八卦了。
看到劉長江兩人,從人群中走出來七八個人,后邊還跟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小姑娘,正邁著小短腿跑過來。
打頭的劉長江以前見過,正是秦淮茹的父母秦老大和胡氏,后邊跟著秦家的本家親戚。
秦老大兄弟四個,雖然干農(nóng)活給臉上帶來了歲月的痕跡,但還是難掩個個都周正帥氣的模樣。
秦母長得富態(tài),據(jù)說娘家父親是拐香油的,雖然不富裕,倒也比一般家庭能吃的飽一些。
見了面,接過禮物,雙方互相介紹了一下,又寒暄了幾句,秦家人才簇擁著劉長江倆人往村里走去。
等人走遠了,村頭的鄰居開始八卦起來。
“秦老大家的閨女,真是找了個好女婿啊,長得又高又俊,聽說還是城里人。”
“淮茹她媽昨天就在村里炫耀了,說是一家三口都有工作,男孩還是軋鋼廠的工人呢。”
“家庭條件這么好,能找老秦家農(nóng)村的丫頭,不會是有什么問題吧。”
“那可說不好,說不定真的有什么隱疾。”
“別瞎說,那是去年老秦家的祖墳,冒煙了。”
。。。。。。
村里的鄰居或羨慕、或嫉妒的扯著閑話。
不一會兒,交換了情報后,便都回家去了,過兩天就要收麥子了,熱鬧看完得回去準(zhǔn)備家伙什。
當(dāng)然,秦老大家的準(zhǔn)女婿或真或假的情況,也伴隨著村里的‘小喇叭’,傳的滿村都知道了,甚至都傳到別的村里了。
秦家正屋是標(biāo)準(zhǔn)的三間茅草房,加上一個土坯壘起來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一小間是廚房,屋后有個低矮的茅房。
房前屋后,都栽著樹,還有兩個柴火堆,幾只雞,在門口刨著食,院子里還種著幾席蔬菜。
進了院子,就見正房門口,站著幾個人,打頭的是一位頭發(fā)花白,但腰背依舊挺直的五六十歲老頭,身后站著一位十八九歲的姑娘,以及兩個半大小子。
劉長江見了老頭,知道是秦淮茹的爺爺,連忙從挎包里掏出大前門,遞了上去,順便還用火柴給點了火,接著又給秦家人都派了一支。
趁著派煙的時候,劉長江偷偷的打量了一下那姑娘。
這就是原劇中的女主秦淮茹啊。
身上穿著有少許補丁的衣服,正落落大方的看著劉長江,半新不舊的衣服,難掩靚麗姿色。
頭上梳著兩根大辮子,烏黑亮麗,順著肩膀往身前耷拉著,兩只大眼睛,透亮而溫柔,微微向下撇的花瓣唇,展現(xiàn)著一絲活潑可愛。
上身前展示著那里是18,明明是36,以后孩子們衣食無憂了。
纖細的腰身,盈盈一握,兩條筆直修長的腿,就算是寬松不太合身的衣服,也難掩她纖細的身段,看起來青春靚麗。
輕側(cè)身,滿月狀的弧形,看起來減震效果就是杠杠的。
一顰一笑,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的三分狐媚神色,勾魂奪魄。
劉長江淪陷了,這就是妲己轉(zhuǎn)世啊,他心里涌起莫名的思緒,自己也算是布施肉身,為世間降妖除魔了。
進了屋,客廳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幾個長條板凳,桌上已經(jīng)放好了茶杯,倒好了茶水。
秦家一得到口信,就提前做了各種準(zhǔn)備,包括去鎮(zhèn)上買了一兩高碎茶葉。
幾人分坐好,喝著茶水聊著天,秦淮茹兩個弟弟,老大叫秦淮明,今年15歲,老二叫秦淮亮,今年11歲。
倆半大小子辛勤的添茶倒水,昨天秦母可是囑咐了好幾遍,讓他倆好好表現(xiàn),說不定以后準(zhǔn)姐夫就能把他們弄進城里當(dāng)工人呢。
秦母領(lǐng)著秦淮茹和幾個嬸子,在廚房里收拾飯菜,中午為了招待準(zhǔn)女婿,秦母可是準(zhǔn)備殺一只老公雞當(dāng)主菜。
聊了一會兒,秦淮茹的爺爺耐不住了,把煙袋鍋往板凳腿上一磕,別在腰上的布條上,赤著腳背上竹篾魚簍,戴上草帽。
拎著放在院子里的漁網(wǎng),就要去河邊撒點魚,給中午添一道葷菜。
秦老頭對劉長江可是太滿意了,城里人,長得好,還有禮貌,以后老秦家,說不定就得靠著這個準(zhǔn)孫女婿發(fā)家了。
劉長江看得有趣,邊要跟著一起去見識一下,反正在屋里他也插不上話。
臨出門前,還沖著里屋的方向使了個眼色,剛才就看到秦淮茹和幾個本家小姐妹,湊在門縫往外看呢,時不時的還傳出一陣笑鬧聲。
院子里,秦母左手抓著公雞翅膀,大拇指和食指緊捏著雞冠子,讓公雞的脖子漏了出來。
另一只手拎著菜刀,嘴里念叨:“小雞小雞你別怪,你是娘家一道菜。”
正好看到劉長江出來,還特意瞟了一眼后,手里的菜刀又往上揚了揚,對準(zhǔn)雞脖子就是使勁一劃。
頓時,猩紅的雞血,就順著雞脖子流淌到早就準(zhǔn)備好的瓷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