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秦淮茹
- 四合院:說誰老六呢,你有證據么
- 敬人者人恒敬之
- 2087字
- 2023-10-27 08:00:00
和三大爺商量好后,劉長江回到了家中。
打了盆涼水,用毛巾胡亂的朝身上擦了幾把,六月的天氣,動一動身上就出不少汗。
洗完后,剛要上床,看到床頭旁邊有一個大木箱子,才記起自己的家底還在箱子中放著。
想到箱子里哪有空間保險,便掀開箱子蓋,從最底下掏出一個布包。
打開布包,里邊有自家的房產證明,以及一百多塊錢的紙幣,他父母臨走前,給他留了一百塊錢,再加上這幾個月上班的工資,每個月都有點結余。
也幸好他父母才走了大半年,院里的鄰居可能有顧慮,還沒開始找他借錢。
要是再過一段時間,他父母還沒回來,就憑原主的性格,這些錢可能就保不住了。
接著趴在地上,從床底的地下,一個小暗格中,掏出八個小黃魚,以及十幾塊袁大頭。
其實他家本來有很多小黃魚的,都是他父親這些年,給地主和貴人治好了疑難雜癥,那些人給的報酬。
其中大部分,被交給組織用了,剩下的這幾根,還是他母親偷偷藏起來的,準備留給他結婚生孩子用。
把房產證明和錢以及小黃魚放在了空間的一個角落里,這才放下了心。
躺在床上,開始想著自己的結婚對象。
去年,他父母接到調令前,他的母親,就已經在給他尋摸對象了。
一開始,是想給他找個城里的姑娘,家庭條件能門當戶對的,當時媒婆都要領人來院里看門戶了。
誰知道突然要長期出差,劉長江的母親果斷的取消了那次相親。
她知道劉長江的性格,唯唯諾諾的毫無主見,俗稱窩囊廢一個,怕娶了個城里媳婦,父母不在身邊受欺負。
于是就想著給他找一個農村的姑娘,這樣身份差距比較大,就不敢明目張膽的欺負兒子了。
說起農村就想到了通縣昌平北沙河那邊的秦各莊,那個叫秦淮茹的姑娘。
秦老大家有個閨女,比自己兒子小一歲,長得水靈漂亮,一看就是好生養的。
而且秦家和自己家有來往,知根知底,就更讓人放心了。
于是匆匆交代了劉長江一番,讓他找時間盡快去秦各莊,商量結婚的事情,又給秦家捎了信,才不舍的去了川西。
而原主,天天跟在易中海身后,接受道德水平的洗禮,完全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后。
前段時間秦家還托人捎來了口信,意思是7月初,夏收結束,農村有了余糧,也有了空閑時間,可以那時候結婚。
要是到今年秋天,這邊再不過去提親,秦淮茹就要重新找婆家了,原主也置之不理。
畢竟易中海可是給他畫了個帶肉的大餅,許諾以后會幫他找一個城里人、有好工作、還漂亮的姑娘。
原主信以為真,越發覺得易中海是院里的大好人,對他言聽計從。
幸好劉長江穿越過來,接收了原主的記憶,不然恐怕一輩子都會被哄得一愣一愣的。
原劇中,易中海給傻柱介紹一個對象,關于那女的長相,傻柱可是直接懟了一句‘豬八戒他二姨’。
對待他的養老對象傻柱都這樣,更別說對待劉長江這種小卒子了。
…………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劉長江洗漱完,簡單吃了點早飯,就小米粥、二和面饅頭配小咸菜。
吃完飯,直接往附近的軋鋼廠走去。
看到劉長江一個人往外走,院里的鄰居都很詫異,平時他可都是早早地站在一大爺家門口,等著和一大爺一起去廠里的,今天居然一個人走了。
劉長江也不在意鄰居們的議論,自己已經不是當初的自己了。
走在街上,滿大街都是手里拎著包子、油條、窩窩頭等匆匆去上班的工人,以及成群結隊挎著書包上學的學生。
這些人雖然穿著樸素,每個人的衣服都帶有補丁,且面有菜色身形瘦弱,但是精神面貌上,都表現的朝氣蓬勃。
人們大部分都是步行,偶爾過去一輛自行車,都會引得大伙一陣羨慕的眼神。
兩旁低矮的小樓、胡同、大雜院,一股年代的氣息,像一幅畫一樣,呈現在劉長江的眼里。
沿途的早點鋪里小販們的吆喝聲、胡同傳來大人訓斥孩子的聲音、路人之間的打招呼聲音交雜在一起,都彌漫著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
路邊的大喇叭,也播放著激昂的時代歌曲,激勵著一代人大踏步向前進。
軋鋼廠離南鑼鼓巷不遠,步行也就二十多分鐘。
來到軋鋼廠大門口,熙熙攘攘的工人,身穿統一的工裝,像水流一樣,往廠里走去。
劉長江混在人群中,慢慢的走著,門口的牌子,前段時間已經被換成‘紅星軋鋼廠’幾個字了。
解放前,軋鋼廠屬于婁家的產業。
解放后,婁家主動把軋鋼廠捐給了國家。
正值半島戰爭,加上軋鋼廠也算是國防重工業,國家就迅速接收了軋鋼廠。
同時也為了安定人心,名義上婁家還是軋鋼廠的董事。
劉長江就在廠里,見到過以后的楊廠長和李副廠長,現在他們一個是生產部車間主任,一個是后勤部采購科的科長。
來到車間,劉長江開始了一天‘打螺絲’的日常。
此后幾天,他按部就班的開始了當工人的生活,院里狗屁倒灶的事情,能不參與就不參與。
院里的人包括三個大爺在內,可能還沒適用他的轉變,都處在觀望狀態。
倒是賈張氏,偶爾探頭探腦的找他搭茬,一直在問他對象家里的情況,被他給隨意糊弄過去了。
劉長江猜測,原劇中賈東旭娶了秦淮茹,是不是截胡他的。
找了一天,中午溜到德勝門客運站,花錢托人給秦家捎了口信,這周末會過去提親。
他還去郵電局給父母拍了封電報,結婚這種大事,還是需要告訴他們一下,三十多個字,一個字五分錢,花了他快兩塊錢。
周六,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可惜依然要苦逼的上班。
這時候還不像后世,廠里也沒有東西發放,晚上回到家,齊嬸子送了兩個咸肉糯米粽子,用的肉還是上次劉長江拿過去的。
當時齊嬸子沒舍得全吃完,剩下一半用鹽腌上,就留著今天包粽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