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論語:君子以仁為本
- 劉耀輝
- 560字
- 2023-10-30 11:12:22
人品好、學問高的孔夫子
我們知道,《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整理的一部語錄體著作,主體部分是孔子的言論。某種意義上,《論語》其實可以看成孔子給弟子們上課時用的講義。這部講義不光闡述了種種至關重要的大道理,還充分展現了孔子的睿智豁達、正直勇敢與風趣幽默等等。
正是因為孔子有首創私學之功,加上他人品極好、學問極高,弟子們才會心悅誠服地稱呼他為“夫子”。說起來,“夫子”和“論語”一樣,都是特定的稱謂。要知道,“論”這個字是個多音字,絕大多數情況下讀四聲,唯有在“論語”這個詞中讀二聲,人們這樣做,是為了強調《論語》的特殊地位。與此類似,“夫子”原本是指男子、丈夫,可是被孔門弟子拿來作為孔子的尊稱后,這個詞的本義慢慢地被人們遺忘了,后世再提到“夫子”,一般就是特指孔子了,所以民間才會有“孔夫子”這一說法。如今我們去查詞典,雖然可以看到夫子的釋義就是老師,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一般沒有人會用夫子這個詞稱呼自己的老師,而當老師的也都不敢接受這個稱呼。這是因為,夫子這個詞早已有了特定的含義,很多時候就是以它來指代孔子。當然,別人要用也不是不可以,但敢說自己取得的成就能跟孔子一較高下嗎?所以,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國歷史上除了孔子這位夫子之外,能被稱為夫子的人物寥寥無幾,真正將儒學發揚光大的朱熹,有時候會被人們尊稱為朱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