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歐也妮·葛朗臺》:我們都是金錢的奴隸
- 歷史的櫥窗
- 梟騎
- 1290字
- 2024-11-06 19:14:39
翻遍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已經想不起來最初的貨幣誕生在哪個時代了,可能在那個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便已經開始了吧!不知不覺中,貨幣成了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日三餐中有它,九年義務教育有它,祖國大好河山中有它。我們在金錢的世界里倘佯,在道德與良心的道路上撈取著合法的金銀。看似是我們在支配金錢,實際上,我們都是金錢的奴隸。
在歐也妮看來,金錢可有可無,在她的心中其實只有崇高的愛情與道德。而她的吝嗇則是源于她的父親葛朗臺的精心培養,以至于在葛朗臺去世之后,索漠城中的人絲毫不覺得葛朗臺已經不在了。
作為《歐也妮·葛朗臺》一書中的道德模范,歐也妮宛如天使一般,是巴爾扎克筆下“美好感情”的理想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是虛構的。畢竟沒有人能夠在幽暗的小屋中過著如修女一般的幽禁生活;也沒有人能夠在基督教的引導下毫無怨言的過著自律以至于吝嗇般的生活。
而作為《歐也妮·葛朗臺》中的撈金高手葛朗臺,作為守財奴與資本家無疑是出色的。葛朗臺作為一區的前區長,住在陰暗潮濕的小屋,嚴格控制家里的開銷(上到一日三餐吃穿用度下到樓梯踏板),可以說他把省錢做到了極致,一度成為我頂禮膜拜的偶像,能不花錢的盡量不花錢,能自己動手的就自己動手,不貪圖享受不被花花世界迷了眼,是很難得的。不像我們當今大部分人,被花花世界迷了眼,肆意的揮霍著自己的工資,每天在燈紅柳綠中流連忘返而不考慮自己錢包的厚度。為此,我愿奉葛朗臺為神,為他能夠吝嗇到自律而膜拜。
再說葛朗臺的撈金手段,不得不說,葛朗臺是一個高手。葛朗臺的所得均是合法合規的,他裝作口吃耳聾讓臺格拉桑甘心赴巴黎為其效力而不掏一分錢,欺瞞中小葡萄園主而高價售出自己的酒,對于市場以及股市的眼光非常人可比。唯一不讓人稱道的,估計是欺瞞的不道德和賄賂拍賣官低價買進了索漠城中最好的葡萄園以及修道院吧!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葛朗臺的精明,他懂得操控別人的心理,探尋股市公債的彎彎繞繞,雖不道德但并無違法,像極了我們在人生路上在合法合規的限制下盡可能的撈金。
與之相反查理的手段卻顯得骯臟,在巴黎花花世界中接受了利己主義的教育,歐也妮六千法郎的愛情資助變成了其眼中的債主,販賣人口,低價買進海盜贓物高價賣出,放高利貸,簡而言之什么賺錢做什么,喪失了道德失去了法律的約束。像極了現在的詐騙分子,明知這種盈利方式是不合法的不人道的,但是只要錢進了我的荷包管你什么公平正義。
不得不說,《歐也妮·葛朗臺》一書簡直就是資本主義的真實寫照,只要涉及金錢,在書中都能隱隱約約地看出世人的影子,這無關社會也無關政治,只關乎金錢與人性。
在金錢面前,我們都成了奴隸,人性的善惡兩面在金錢面前顯露無疑。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花錢揮之有度。我們若是不堅守道德與法律的底線肆意斂財與畜生何異?賺得再多終歸也不能帶進棺材;我們若是不估量自己的賺錢能力與荷包大小肆意借貸揮霍與小人又有何異?
我們每個人終須學會長大,終須踏進社會為柴米油鹽煩憂。只有踏進社會,我們方知金銀的可貴與不易,在享受的同時也須節制。在合適的年紀掏父母的腰包,在適當的年齡為自己和家庭積蓄一筆款項,不要錢到用時方恨少,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