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歸京
- 大明1860
- 飛天纜車
- 2138字
- 2024-05-04 12:31:07
一直到了月底,北京傳來的消息極為驚人:
宣仁皇帝的皇子在中旬出生。
月底,朱敦漢的庶長子也出生了。
一個月份,皇家誕生了三個男丁。
可謂是不來則已,一來驚人。
至此,朱敦漢接受了爭儲雙輸的局面,開始準備之藩了。
這半年雖然一邊扮鹽梟走私淮鹽,一邊收取好處,但也僅賺了七八十萬。
還是敲詐來得快。
他一邊上書給皇帝要回京,一邊去往松江府考察船運事宜。
之藩的兵馬、物資,可不得有船隊。
身負千萬巨款,朱敦漢一次性訂下了十艘三千料海船,兩艘五千料,總額一百八十余萬。
出奇的是,雖然大明依舊是風帆戰艦為主流,但造船廠已經在造蒸汽船了。
即,帶著風帆的蒸汽機船。
而一切的壓力,莫過于緬甸海戰失敗,海軍把鍋甩給了船只性能,要求大力采購蒸汽船。
朝廷的采購,立馬讓頑固的皇商們轉向,對船塢進行改進。
“之前就有蒸汽船?”
“民間早就走了,水師一直沒變!”
“那為何又動了?”
商人誠實道:“唯利益爾!”
無它,利益動人。
蒸汽船的價格是風帆的一倍,而成本卻只增了不到兩成。
皇商們甚至開始游說五軍都督府,讓渤海、南海、東海,甚至是內河水師也采購蒸汽船。
也是如此,南洋水師重建,僅僅是船,就高達六百萬,火炮少說上千門,總成本跨越千萬很容易。
“蒸汽船現造定是來不及了,得先照顧水師。”
“那我要武裝商船吧,他們不是蒸汽船嗎?改造一些,多加火炮。”
朱敦漢橫了他一眼,商人沉默了,只能應下。
“大炮呢?”
“殿下,沒朝廷的命令,我著實不敢賣給您!”
商人低聲道。
“嗯!”朱敦漢點點頭:“畢竟是朝廷重器,怎能輕易買賣?”
“這樣,新炮就算了,給我一些‘廢棄’的舊炮吧,價格就按新炮的五成來算!”
“殿下,八成!”
“六成。”
“七成,最低了,咱還要點錢打通關系呢!”
“行吧!”朱敦漢露出笑容:“大船七十八門,小船三十六門。”
“殿下,您這是要滅了哪國?”
近五百門大炮,著實把他嚇得夠嗆。
“放心,我這是經商用的。”舒王輕笑道:“這世道,沒火炮的商船就是海盜的糧倉。”
“再者說,你們造船廠一年私賣上千門,加上我這些也不算多。”
“把印戳去了,誰也不知道是你家的。”
老板聽得這頓威脅,只能吞下苦水。
皇商得朝廷照顧可以造火炮,但卻被禁止賣給私人千斤以上(十八磅)的滑膛炮,但禁令的存在反而讓造炮廠有矜持,賣得更貴。
其數倍的利潤,已然是造炮廠的主要利益所在。
所以基本上是一查一個準。
“利益,催人心呀!”
朱敦漢離開前又預定了些步兵用的舊炮,然后搖搖頭嘆息。
左宗棠似有所悟:“殿下,這就是朝廷軍費年年攀升,財政不足的原因吧!”
“一部分。”朱敦漢隨口道:“白銀貶值,朝廷看似錢收多了,但實際上還不如百年前寬裕。”
大明邊軍三十萬,京營二十五萬,內陸巡防營七十余萬,加上數萬水師,合計一百三十萬。
對于一個人口超過三億的大帝國,這點兵馬數目只能說勉強夠了,但年支出卻超過八千萬。
世祖朝把吏收編為官,使得一縣吃皇糧的多達三五百,官吏總數超過八十萬,年支過億。
但冗官問題看似嚴重,實際上卻是生產力發展,不得不對社會進行精細管理。
所以但凡動次兵,或者發大災,朝廷就得發一次國債,故而年年利息攀升,盈余只能抵息。
那么解決的途徑呢?
在朱敦漢看來,只有兩種,對內和對外。
對內就是內卷,立憲派主張的限制皇商,對數百家皇商增稅,一年少說能多收千萬。
除此以外,朱敦漢還認為對金融業、海商增加個人所得稅,也能撈個一兩千萬,初步解決財政困境。
英國財政多次危機,就是靠征收個稅緩過來的。
對外就更簡單了,加強對諸多藩國的控制,尤其是資源項目,六十一個藩國,僅僅是刮一層油就不是小數目。
別的不提,分封在菲律賓棉蘭老島的齊國,金礦、銀礦開采了近兩百年,不知多富裕。
即將到來的二次工業革命,石油將會成為硬通貨,東南亞可有不少。
這些資源一旦收歸朝廷,財政不知攀升到什么數目。
只是可惜,藩國雖然也開拓成熟了,但大明卻處于王朝后期,腐敗盛行,有心無力,一個不小心容易玩崩。
至二月初,朱敦漢終于等來了回京的消息。
正待他收拾一番準備返京時,林如海則請求他幫忙。
“小事爾!”朱敦漢輕笑著:“貴府且放心,這大明沒幾個不長眼敢冒犯本王的。”
這般,在二月初十,兩支船隊就從揚州北上。
之所以不坐火車,實因為火車太憋屈,不及船只半分舒服,在不急著趕路的情況下,水路是最方便的。
朱敦漢雖然對林黛玉心生親近,但卻恪守規矩,不敢有絲毫的逾矩。
在這個封建王朝時期,雖然理學被秦學壓過,但不代表三綱五常沒落了,這是貫穿儒家社會的基石,思想上依舊保守。
春暖花開之際,實乃運河初化,兩岸邊依稀能看到鑿冰的痕跡。
到了滄州,更是停歇數天,待三月一日開漕節過后,才可北上。
每年的漕運封凍期長達兩個月,北方更是達三四個月。
“到通州了!”
一聲吶喊,悶在船中大半月的林黛玉也不由得走出倉,看著熱鬧非凡的通州碼頭,一時間頗為感慨。
拿著荷花手絹遮著額頭,入目即是半袒胸膛的工人們扛貨物的場景,端是叫揮汗如雨。
“怎么衣裳也沒穿呢!”雪雁忙扭過頭,撐開了紙扇擋在身前。
林黛玉小臉微紅:“雪雁,這就是窮人吧?”
“連衣裳都沒得穿。”
這時,舒王府過來一個老媽子:
“林小姐,通州到京城只有幾十里,一兩個小時就能到了,得提前收拾東西了!”
“知道了!多謝媽媽!”林黛玉輕聲應下。
她瞥了下旁邊的那艘船,甲板上一俊俏男子迎風而立,衣擺飄飄,好似書中的風流人物。
也沒揚州那般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