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轟動
- 大明1860
- 飛天纜車
- 2404字
- 2024-04-19 18:00:00
翌日,一件轟動整個官場的事件發(fā)生了:
朱、陳、趙、薛四大糧商家主,以及十幾家小糧商,主動到都察院自首,并且各自獻上貪腐下的四百萬,合計一千六百萬塊銀圓。
之所以是都察院,乃是因為第一次穿越者把都察院保留了個名,實質(zhì)上變更為檢察院,專門負責(zé)辦理重大案件。
戶部侍郎待在都察院,他們這四大皇商,自然也在都察院。
都察院上下大驚失色。
這是自都察院改制以來最大的一筆贓款。
不過,錢還沒在都察院過夜,就被收入戶部金倉,成為了預(yù)算外的收入,幾個部門對此虎視眈眈。
在舒王的一意孤行下,都察院判處四人流放南洋,終身不得返京。
戶部自侍郎往下,共計二十八人被判全家流放北美,十四人斬監(jiān)候,官員空了三分之二。
至于那些循吏書吏,直接沒了三成,也就是百號人,查抄出來的錢財也有數(shù)百萬,
余下的人,要么罪責(zé)輕,要么就背景深厚,被撈出來了,以及能力出色而被舒王保下的。
戶部尚書曾國藩因禍得福,得到內(nèi)閣和皇帝的夸獎,升官指日可待。
閻敬銘則從主事升為正五品的員外郎,可謂是收獲滿滿。
糧倉縱火案,這才圓滿結(jié)束。
戶部官吏被清掃一空,貪腐問題完美解決;皇商歸案,糧倉縱火損失也回來了。
朝廷和內(nèi)帑都得了一大筆錢財入庫,喜笑顏開。
舒王更是因此名震京城,賢王的美名徹底坐實。
秦始皇摸電門,贏麻了。
百姓震驚于錢財之多,而官員們卻震驚舒王的手段。
這可是橫行霸道的皇商呀!
各個家產(chǎn)千萬,跺跺腳,京城的糧價就會波動,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
但卻讓人心甘情愿地自首,其手段讓后膽寒。
“這怎么可能?”
夏王府,世子朱敦壽得知此事,滿臉的不可置信。
四大糧商屈服于舒王,想想都覺得可笑,但卻是真實發(fā)生的。
“老二這是搞了什么名堂?”
朱敦壽頭一回感覺到了緊張:“難道這是得了皇商的支持?他們怎么敢參與?”
有錢有勢的皇商,其中的助益難以言表。
“去,派人將書信送給內(nèi)務(wù)府大臣手里!”
他忙書信一封,勢必要弄個清楚明白。
林府。
林則徐得知此案結(jié)果后,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皇商何以俯首聽命?”幕僚之一左宗棠滿臉震驚,然后露出喜色:“這若是得知,豈不能徹底遏制皇商?”
林則徐則捋了捋胡須,嘆道:“估計是拿捏了糧商的命門,很難一以貫之。”
“此案的難點就是皇商,只要他們低頭,案件就自然告破,若非舒王,怕是只能草草了之。”
皇帝對皇商天然會另眼相待,為了錢袋子,自然是多加維護,到時候能賠個一兩百萬就算不錯了,哪里能有今日的千萬。
或許,皇帝見舒王,特地沒關(guān)照,以致皇商屈服。
想到這,林則徐愈發(fā)確定立憲的重要性。
“存高呀,會試將在四月舉行,已然不遠了。”
忽然,林則徐調(diào)轉(zhuǎn)了話題,看著左宗棠道:“你的才華是有的,但筆下的文字太過傲氣,這才屢試不第,須知,無論是做人做官,傲氣是最要不得的。”
左宗棠嘴唇張了張,沒有言語。
自中興后,科舉迎來變革,秀才考八股,舉人和進士需要考取雜識五科加上一門策論。
雜識五科,即史學(xué),天文,地理,算數(shù),律法,滿分皆為一百,過九十才算合格,才有資格參加策論。
對于左宗棠來說,雜識簡直是小菜一碟,唯獨策論總是言語出格,肆意揮灑,很難通過。
例如,在上一屆考問蠻瑤之亂,左宗棠就直說,地方貪官剝削太重,理當(dāng)全部斬首,凡有蠻亂之縣,主官直接下獄,保證地方會太平。
他不落榜就稀奇了。
林則徐搖搖頭:“存高,你莫要把策論看得太重。”
“嗯?”左宗棠一愣,這話太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你呀!”林則徐笑著站起身,指著一本歷代策論集道:“策論只是個工具罷了,譬如吃飯,你可以用勺子,也可用筷子,還能用歐洲的叉子。”
“只要能把飯菜送到嘴里,那就是好東西。”
“而策論就是,別管其中多少阿諛奉陳,針砭時弊,它都只是朝廷篩選人才的工具罷了。”
“為了吃上飯菜,不被餓死,當(dāng)你的面前只有一把勺子的時候,你就只能用它。”
“你還真覺得朝廷多么看重舉子們的建議?當(dāng)朝高官哪一個不是從官場紅塵中滾出來的,他們比誰看的都清楚。”
左宗棠神色復(fù)雜,一時間有些接受不能。
自己的心血,被別人不屑一顧,這種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
但沒辦法,這里是現(xiàn)實。
“學(xué)生知道了!”左宗棠拱手,態(tài)度認真道。
“那便好!”林則徐露出欣慰的笑容:“四月就是會試了,你可得好生準備一番才是。”
“學(xué)生定不負您之厚望!”左宗棠鏗鏘有力道。
雖然他快五十了,但仍舊懷揣著進士夢,不惜辭去奮斗十年的知縣之位。
因為他知道,只要中進士,兩三年就會成知縣,然后還會再升更好。
而舉人的天花板,就是知縣。
“老大人,我聽說在高廟之前,進士考取年限在四十?”左宗棠忽然問道。
“準備來說是四十五,高廟之后為寬慰士子,又變成不限年齡了。”
“加上數(shù)十藩國的士子,一科舉子已有八千人,你的對手有很多呀!”
……
曾府,剛散了值,曾國藩就見到徒弟李鴻章在家喝著茶。
“老師,戶部這是怎么回事?”
李鴻章也顧及不到禮儀,忙問道。
“就是民間傳的那樣,舒王查案,然后抓捕皇商歸案!”
曾國藩喝口茶潤潤嗓子:“這幾天事情太多,偷銀案,縱火案,目不暇接,不過總歸是好的。”
“老師無恙就好!”李鴻章松了口氣。
“漸甫,你這趟回京述職,想去哪里?”
曾國藩臉上沒有表情,好似生氣一般,但李鴻章卻明白,人家這是陷入思考。
“學(xué)生看戶部官缺甚多……”李鴻章小心翼翼道。
“不行!”曾國藩搖搖頭:“正因為官缺多,盯的人也就越多,你作為我的學(xué)生這時候混進去,影響可不好。”
就在李鴻章失望之際,曾國藩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況且,我在戶部也待不了多久了。”
“恭喜老師,賀喜老師。”
李鴻章忙拱手祝賀,他并沒有直接問是哪一部。
顯而易見,八部之中,吏部尚書周祖培六十有八,身體大不濟,致仕只是轉(zhuǎn)眼的事,曾國藩很可能轉(zhuǎn)任吏部尚書。
他心中歡喜,低聲道:“老師,那我要不要去拜見舒王殿下?”
“你去拜見他作甚?”曾國藩不解道。
“坊間傳聞,您拜到了舒王門下,才得以保全……”李鴻章一愣。
“哪個哈崽亂港的?”曾國藩氣急,方言都蹦了出來。
“記住,皇家之事,咱們不得參與!”
曾國藩惱怒至極,但還是耐著性子告誡道。
壞了,我就說不能跟舒王站得太近,閻敬銘,都是你這斯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