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御街夸官
- 大明:我真不想上建文帝的賊船啊
- 江夜獨明
- 2052字
- 2023-12-11 23:16:59
他只好刪減上闋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臣只想到半闋。”
“無妨。”
朱元璋揮手,示意林逸思說下去,忽然他意識到林逸思前半段念的詩……有點意思。
他更加期待林逸思的大作了。
林逸思高聲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林逸思念完詞的下闋,殿內的尚書、侍郎等一眾二三品大臣對林逸思的贊許無以復加!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夸的是陛下文武雙全,夸的是大明遠超前朝!
不僅如此,林逸思那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說的是成吉思汗只懂得彎弓射大雕,哪像咱陛下文武雙全!
這拍馬屁的功夫,足夠在京的官員學一輩子了!
更令他們驚愕,令他們難以置信的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他林逸思還將文武百官,還將在場的所有人都夸了一遍。
包括文武百官,包括新科進士,更包括他林逸思自己!
拍馬屁的同時,又不忘抬高自己的價值。
這語言的藝術,難怪陛下如此喜愛林逸思,甚至愛屋及烏,讓他爹擔以重任!
林逸思抬頭,瞬息之間看了一眼朱元璋,只見老朱已經被夸耀的飄飄欲仙,高興的合不攏嘴。
他又余光看向文武百官,他們皆是贊許的望著自己。
林逸思不以為然的笑了笑。
偉人擔得起這首詩詞,無需質疑!
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朱元璋,亦擔得起這首詞!
沒有明太祖朱元璋由南到北,一統華夏,幾百年后,說不好長江南北就就此分裂了。
至于風流人物……
日后若是他林逸思真改變了歷史,完成開海和義務教育的壯舉,那時的他絕對擔得起“風流人物”這四個字!
朱元璋瞧著林逸思那俊俏的臉龐,尤其是他那富有神采的大眼睛,越看越喜愛。
若不是他還沒想好給林逸思賜個什么字,少不了當場賜下。
屬實遺憾了。
朱元璋贊嘆道:“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咱大明朝人才濟濟,出了林逸思這小子,當是大明之幸!”
禮部尚書鄭沂當仁不讓,走上前祝賀道:“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為陛下賀,為大明江山賀!”
鄭沂開完頭后,百官們的祝賀聲絡繹不絕。
外面的官員、新科進士們完全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只是跟著附和幾句。
若是讓他們知曉里面的一波三折,少不了敬佩起林逸思的為人和做人做事之道。
隨著祝賀聲消散,金殿傳臚也就正式結束了。
鳴鞭三下,眾官員和士子們行一拜三叩之禮,天子離朝,百官和新科進士按班退朝。
金殿傳臚之后,就是裝辶……不,激動人心的御街夸官!
眾新科進士走出奉天門,都是松了口氣,將懸著的心放下。
到了此刻,他們總算可以盡情享受自己中進士的一刻。
新科進士的隊伍里,三鼎甲有慣例,準許在御道步行,其余二甲三甲進士只能走御道兩側。
與以往不同的是,林逸思一個二甲末,卻走在御道,甚至走在三鼎甲的前面!
無他,天子特許!
新科進士們望著最前面的林逸思,聯想到殿內的祝賀聲,更加茫然。
不過御道走的人絕不會是自己,他們沒有多想,更多的想著他們成為進士之后的事。
王怒和韓克忠回想起陛下說的,他們皆不如林逸思,對林逸思的答卷止不住的好奇。
但這類答得特別好的,都是朝廷機密,他們沒資格知道這些。
鄭沂注視著林逸思,他的行為完全違背了殿試的規矩,可陛下實在太高興了,林逸思實在太討陛下喜愛了,自己這個禮部尚書又能說什么,又敢說什么呢?
何況林逸思的答卷,鄭沂是看過的。
他看完后心底只有一句話——狀元郎當是林逸思!
禮部沒有反駁林逸思的不合規矩,鴻臚寺,太常寺,督察院的官員更不敢多說。
就這樣,林逸思沿著御道一路走到宮外。
他望著十里御街,人頭攢動,這人山人海的場面,怕是半個京城的人都來了!
都是來看新科進士們的,尤其是狀元郎,傳說中的文曲星下凡。
不過狀元郎就在自己身后,林逸思心里嘿嘿一笑。
天下狀元每三年都會出一個,而他林逸思千古只有一人!
應天府府伊宋翊牽著馬走來,走到林逸思身前笑道:“生子當如林逸思!老夫這應天府府伊給天下第一神童牽馬來了。”
堂堂府伊正三品大臣說要給自己牽馬,林逸思怎么可能接受,拱手道:“豈敢勞駕宋大人。”
宋翊看著意氣風發的林逸思,忽的遺憾起來。
他老了,又能當幾年官呢?
等林逸思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自己可能就是一杯黃土了。
再過兩日才滿十歲的林逸思當然不會騎馬。
他抬頭看著比成年人還高的馬兒,尷尬的望向宋翊和其身后禮部的官員:
“有牽馬的嗎?”
宋翊瞧著個子矮小的林逸思,哈哈大笑道:“老夫替你牽馬怎么樣?”
“怎敢勞駕長者。”林逸思再次拒絕。
跟林家有關系的官員紛紛請纓,最后在嬉笑聲中由他老爹林誠義替林逸思牽馬。
感受到身下輕微的搖晃,林逸思小手緊握著馬韁繩,一種不安感彌漫在心底。
他感覺到林誠義的鼓勵的眼神,低垂的目光向上抬起,最終迎上眾人的直視。
一種成就感在心底騰然升起。
林逸思騎著馬朝前面走著,隨后三鼎甲騎著馬跟了上來。
十里御街突然間安靜下來,百姓們齊刷刷的望向林逸思,一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狀元郎竟是小孩?
不過林逸思身后三人,其身側有官兵拿著旗幟,上面寫著眾人的身份。
金榜上亦寫著新科進士們的名次。
識字的百姓更加震驚了,林逸思一介二甲憑什么騎馬?還走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