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科舉的公平性
- 大明:我真不想上建文帝的賊船啊
- 江夜獨明
- 2056字
- 2023-12-06 23:56:41
“寫好了?”
“寫好了,學(xué)生還反復(fù)檢查了幾遍呢。”
林逸思完成任務(wù),想著回家可以補一覺,心情很不錯。
“嗯。”李希顏淡淡點頭,“回家等消息吧,記得明天不要遲到。”
林逸思輕快的走過諸多考生,他好奇的張望了幾眼,見著他們或是埋頭苦思,或是揮筆疾書。
林逸思的腳步不知不覺間沉重了些許,他走的很快,像是逃一般的跑出太和殿。
公平嗎?
他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沒資格大呼公平。
包括里面的考生亦是。
北榜的出現(xiàn)是給北方學(xué)子開一條捷徑,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甚至科舉考試從來沒公平過。
林逸思研究過這些,自然清楚這點。
科舉是選拔官員,不是選拔學(xué)者,英國的公務(wù)員考試便是脫胎于科舉。
而朱元璋想給自己的是天子門生的身份,是一個恰當(dāng)?shù)纳倮碛伞?
至于公平?
朱元璋可沒興趣想這些無聊的東西。
林逸思搖了搖頭,甩開這些思緒,輕快的朝家的方向走去。
這些天,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穿越之后他是不是應(yīng)該改變什么。
比如將大明改造成資本主義的獠牙,但想想故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的朱元璋,還是算了。
朱元璋非常聰明,且疑心病很重。
他還年輕,不想作死。
林逸思也思考過如何改變?nèi)A夏近代的屈辱。
可是封建社會本質(zhì)都一樣,不管是朱明,還是滿清,都是家天下,普通老百姓對于哪個王朝統(tǒng)治并不關(guān)注。
林逸思也沒有為皇帝們賣命的想法。
他開始回憶起穿越后的那些日子,他在忙著茍命,忙著賺錢,忙著改善生活時見到的時代風(fēng)貌。
雞鳴寺的乞丐,陳家的賣身契,國子監(jiān)的那幫工匠……
林逸思最終明白了他真正想要做的事。
義務(wù)教育提高百姓識字率,讓百姓們有獨立思考的意識。
開海殖民全球,將國內(nèi)沉重的包裹甩給其他國家。
而這些都是上位者才能改變的現(xiàn)狀,林逸思需要一步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
至于用的什么手段,過程又是如何,他不在乎。
…………
林逸思離開后,并沒有給太和殿里的考生帶來什么影響。
他們專心書寫著,甚至沒有注意到前排有一道身影已然離去。
或許只有在交卷之時,抬頭的時刻,才能注意到這些。
李希顏將試卷封好,除了之前瞧一眼林逸思的字寫的如何,沒有多看一眼。
他將收好的卷子遞上,朱元璋瞧了一眼,是林逸思的,便小聲道了一聲,繼續(xù)翻看奏疏。
“將卷子收好,晚上收齊了再看。”
“是。”
…………
夏日天黑之后,明月和繁星將地面照的通亮,不用打燈籠便能清晰的看見腳下的路。
皇城外,韓克忠見著王怒出來了,走上前笑問:“年兄,感覺如何?”
王怒微笑道:“盡力而為。狀元不敢想,能討個前頭也算不枉此行。”
韓克忠身邊的好友聽見這話,憤憤不平道:“在下看這次狀元大伙都難了。”
王怒自然清楚對方是什么意思,裝著糊涂道:“年兄什么意思,歷來狀元不都出在五經(jīng)魁首里?”
那人冷笑道:“年兄莫不是沒注意到坐在最前頭的林逸思?”
“他一介蒙童,既不是監(jiān)生,又非舉人,卻能跨過會試,直達殿試,豈不荒料?”
王怒和韓克忠沉默了一會兒,最終搖了搖頭轉(zhuǎn)身離去。
公平?
北榜的存在又對南方人公平嗎?
他們自認為沒資格指責(zé)為北方學(xué)子說話的林逸思。
此時,李希顏在諸多大臣的監(jiān)督下,將試卷開箱,放置在寬大的案桌上。
改卷的工作繁雜,又沒有判定標(biāo)準(zhǔn),朱元璋草莽出身不懂這些,便將改卷的工作交給李希顏等人。
最后他只看前十的卷子,圈定狀元、榜眼和探花。
若是都不怎么滿意,他才會翻看十名開外的試卷。
李希顏、黃子澄、齊泰、郁新四人各坐在案后,原本禮部的官員應(yīng)當(dāng)來的,被朱元璋換成了黃子澄。
四人各有所長,但都是通曉古今、學(xué)識淵博之人。
尤其是齊泰乃兵部侍郎,善軍事,郁新戶部尚書,善財政。
至于李希顏和黃子澄查漏補缺。
黃子澄和齊泰都是朱允炆身邊的人,朱元璋這樣的安排也有為太孫鋪路的意思。
此刻,林逸思的卷子被壓在最底下,并留有記號。
王景弘過來打了一聲招呼就將林逸思的卷子收走了,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陛下在三天前便打了招呼,哪怕是李希顏也沒說什么,拿著朱筆專心改卷,不時露出驚喜的神色,似乎看到了佳作。
郁新改卷時近乎毫無表情,偶爾眼神閃過一絲欣賞,大多時候淡然自若,似乎對考生的試卷都放不在心上。
倒不是他對殿試不上心,只是郁新作為戶部尚書對國家財政非常了解,對于書生之見看多了心底總有幾分厭煩。
若不是為了殿試取士的公正,他哪里想看這些形同廢紙的歌頌之言。
尤其是貶值的原因半數(shù)人以上寫的都是商人作怪,將陛下以前的心思摸得很準(zhǔn)。
但郁新五月份的時候被駁回過,心里十分清楚陛下的想法已經(jīng)變了。
第二問,對付韃靼的策略,老生長談,大多考生針對朱元璋平日里對韃靼的態(tài)度,寫的多是以討伐為主,來迎合上意。
有水平的甚至在“不經(jīng)意間”拍起朱元璋的馬屁,歌頌功德。
齊泰對這些試卷絲毫不放在心上。
作為兵部侍郎,目前兵部的老大,在軍政的領(lǐng)域他不是針對考生們,實在是這些紙上談兵時不時的侮辱他的眼睛。
尤其是以藩王防備北元的政策,齊泰連連搖頭。
太孫殿下早有削藩之心,要是他對這些卷子畫個圈來,被黃子澄見到了肯定會傳到太孫殿下耳里。
可考生們太了解陛下的想法了,不是歌頌功德就是以藩王防備北元。
齊泰也只好在矮個子里拔出個高的來,對一些歌頌功德的花圈。
至于以藩王防備北元,呵呵……他立場明確,無比堅定!
直到齊泰見到一篇分而化之的文章這才提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