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應用
- 你這科技太不科學了
- 物魅鬼都
- 2145字
- 2023-10-25 12:00:00
幾兩小酒,一盤花生米,最能勾起一個人真實感情的并不是那些山珍海味,而是坐在身邊,能夠訴說真實想法的那個人。
吳院長和陳教授此時喝的七葷八素,甚至沒有在意張弗雷是不是在旁邊,兩個人勾肩搭背走在公園里,聊的極為深入。
吳院長在大洋彼岸攻讀博士期間曾參加過先進制程的研發項目,他對于那個經歷記憶極為深刻,不為其他,正是因為他真正從其中窺得了一個完整的芯片產業鏈條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即便當時研發出來的技術相對于現如今的先進水平早已落伍,但吳院長卻始終沒能在國內完整復現這一項目。
直接原因,還是缺人,缺錢,缺市場。
聽起來似乎很奇怪,按道理說,這三個東西應該都不缺才對,畢竟國家對于半導體行業非常重視,在各種產業上都予以一定的支持。
但這種支持,和大洋彼岸那種已經構成巨型托拉斯,依靠擷取整個世界高端產業利潤來驅動研發的力量相比,實在是有些微不足道了。
學習微電子電路設計、半導體材料開發、電子化學試劑研發等一系列的學生每年都如同過江之鯽一般,錄取的分數也不斷水漲船高。
只不過在這個電子技術飛速發展,半導體科技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學生們學習的卻還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技術。
八位單片機開發,可編程電路設計,這些最基本的技術基本上就是本科生所能接觸到的極限了。
即便是到了研究生,大多數也都是拿著國外的芯片改一改,真正涉及到芯片設計乃至經歷過流片的人寥寥無幾。
一次芯片流片的成本根本不是一個教研室所能支撐的,而即便有著公司參與,最終花費巨量資金研發出的芯片也可能陷入出廠即落后,被國外同類低價芯片打的落花流水的死循環。
吳院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卻始終找不到破局的方法,但如今陳教授的出現,卻給打破這個死循環帶來了一絲曙光。
吳梓不是沒有考慮過跟其他專業聯合,獨辟蹊徑打通從實驗室到產業的技術鏈條。
但當時他所選擇的都是機械自動化,嵌入式工控機這種看上去就跟芯片行業有著強關聯的領域,一個個早就有國際大鱷在其中建成了厚厚的壁壘。
所以毫無疑問,最終那些合作項目都只是草草了事,發了幾篇文章,用極高的成本做出了樣品以后便再無下文。
但航空對于吳院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這種純正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出身的人對于飛機的了解非常局限,有著航電設備受限于高可靠性而選擇低級制程的刻板印象。
萬萬沒想到如今居然又多了無人機這么一個分類,而且居然還有用有人機去指揮無人機的新型體系構想。
放眼整個世界,最為穩定的訂單也都是來源于軍方。
即便這個項目還只處于預研階段,但吳梓卻對其前景充滿了信心。
即便這一次還不能等到相關需求的出現,他也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整個項目持續的做下去。
不僅如此,陳教授也保證會發動自己的人脈,讓他們研發出的芯片上真的飛機去測試,去探索其在真實環境中所能承擔的任務邊界。
這可是之前吳院長搞的聯合項目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待遇,畢竟那些大企業、大工廠可不會冒著運轉停滯的風險讓毫無根據的國產芯片進入生產環境進行驗證。
兩邊教授都如此重視,自然對于手底下的學生也都傳導了足夠的壓力。
尤其是像張弗雷這種本身還在陳群手底下進行畢業設計,同時又提前進入吳梓課題組,實質上成為他手底下研究生的多面人才,這些天幾乎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在第一次項目論證會召開前,兩位教授都不約而同的將第一版交底材料的一部分放到了他的手上。
陳教授要求他分析一下幾種典型協同控制算法的主要計算開銷需求,像什么帶擴張狀態觀測器的滑膜變結構算法,改進人工勢場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經網絡算法……
從傳統算法到智能搜索算法再到可具備先驗經驗的人工智能,幾乎把學術圈里發文章常用的東西給一網打盡。
要不是此次研發的芯片要安裝在電子戰飛機上,是典型的集中式控制,陳教授甚至連拍賣算法這種分布式控制都不準備放過。
而吳院長那邊就更有意思了,他不知從哪里搞來了上千頁技術文檔,里面全部都是當前大洋彼岸各個典型嵌入式芯片的詳細介紹以及應用示例。
在把這些東西一股腦發給張弗雷以后,吳院長只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用盡可能簡潔明了的方式,讓陳群教授明白量產級的芯片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這種事情若是交到不同的人手上,做出來的東西肯定會不盡如人意。
畢竟在航空專業的人眼中,所謂的計算開銷不就是用什么處理器算多少步,最終消耗多長時間的問題嘛~
頂多會多拿幾個模型做一下對比,保證最終的結果具備一點普適性而已。
而在電子信息工程出身的人看來,衡量芯片性能的最核心指標就是架構的先進程度、計算核心主頻以及所支持的指令集這三個參數。
最后通常會搞出一堆外行人一眼瞅過去能看懂,但完全不知道怎么用的資料出來。
不過既然這事全部交到了張弗雷手上,自然就不會出現剛剛所說的那些問題。
他這幾天一直這么忙,可不是在制造那些沒什么用的學術垃圾。
臨近開學,雙方的碰面會如期舉辦。
兩位教授對于第一次見面會都非常重視,所以基本上把本組的學生全部都帶了出來。
所以就出現了這么一個奇特的場面,幾個跟著陳群一起做畢設的學生用十分詫異的目光看著張弗雷,這家伙怎么坐到對面去了。
吳清羽甚至還特意偷偷擺了幾下手,示意張弗雷坐錯了地方,趕緊過來,不過卻被后者微笑著回絕了。
他轉專業到電子工程學院的事情只跟自己的室友說過,出現這樣的烏龍倒也正常。
不過誤會很快就解除了,隨著兩位教授分別介紹了自己團隊的成員以后,吳青羽幾個人就恍然大悟。
好小子,當叛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