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商榷望云院
- 盛唐稱帝從被陷害謀反開始
- 加七分糖的可樂
- 2122字
- 2024-02-04 07:30:00
此時的張九齡有些呆呆的,不知道如何應答。
要說沒有擔心其余屬官對自己的能力抱有懷疑是不可能。
但司馬作為邵王府的文屬官的二把手,地位僅在四品上的長吏之下,屬于從四品下的官職。
在很多時候,自家殿下、王妃、長吏都不在王府或者說不方便出面的時候,必然是由他前去處理的。
最主要的是他今年才二十三,這一步跨過多少人數十年的奮斗。
要說張九齡不動心是不可能的。
再者就是這名官職屬于李重潤的屬官,言行舉止都代表邵王府。
他現在的神情像極了后世初次踏入社會,第一次面試之人都有的局促與緊張。
張九齡壓低了聲音:“九齡只是擔心日后處理起邵王府之事時,恐有疏漏,給殿下與王妃添麻煩。”
李重潤虛扶了他一把,含笑道:“諸葛長吏是名很好交流的人,況且你我年歲相當。”
他轉頭看向葉靜能:“聽葉先生說,你的學識在國子監眾監生中乃是佼佼者,又言你是正大廈者柱石之力。”
葉靜能知曉李重潤這是打算讓自己幫腔,好讓自己的弟子欣然接受邀約。
不過聽到李重潤對自己教了半載的弟子做出如此高的評價,如果不是外人在場,他很想對徐有功說一句:老夫還是慧眼識人的,如若不信,可問你孫女婿。
想到此處,他撫須放聲呵呵笑道:“自然!還望殿下好好磨礪這頑石!”
老師向殿下舉薦過我?殿下還同意了?何時的事情?昨日開始我一直沒離開過老師身邊,沒聽說過這件事啊!張九齡思緒紛成,一時間忘了回話。
發現身旁的弟子一直沒有反應,葉靜能曲指輕輕敲了一下張九齡的額角:“榆木腦袋,你這是過于高興了,還不謝過邵王殿下!”
張九齡連忙深深一禮:“謝殿下。”
“你我有過過命的交情,何須言謝。”
張九齡通過兩天的觀察,深知李重潤不是拘禮的人,隨之站直身。
細細看去,他此時臉上帶著喜意,但眼眸也有凝重的目光流動。
李重潤見狀,從懷中將自己標釋的那本經義典籍取出來,遞給葉靜能。
徐雅萱則是坐回床沿,也取出自己標釋的那本經義典籍,親自為自家阿翁翻看并講述其優點。
當然,李重潤則是帶著葉靜能、張九齡坐到一旁的圓凳上。
由李重潤作為引導,為他們講解以及運用。
雖然給這三人講解沒花多長時間,但接近尾聲的時候,外邊的陽光已經不能透過紙糊的窗戶投入臥房內。
在徹底講完的時候,臥房內已經點燃了蠟燭。
“殿下,如若將這些符號推行出去,我朝讀書之人便無需在斷句上浪費時間,讀書識句的難度也將大大降低,臣替天下學子謝過殿下。”
已然反應過來的葉靜能帶著張九齡重重向李重潤行了一禮。
如果不是徐雅萱將徐有功攔著,徐有功也有下床行禮的沖動。
取用后世知識的李重潤連忙將二人扶起:“坐、坐,這份功勞說起來還有一些市井小民的功勞。”
還不知曉李重潤與小五等人有過接觸的葉靜能噢了一聲。
與張九齡一同露出疑惑神情。
李重潤將自己在望云院的所見所聞告知他們二人。
“這些賊子早就該死,禍害百姓,欺壓良善。”張九齡憤恨道。
“好了,邵王殿下這不是已經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懲戒了嘛!”深知自家弟子性情的葉靜能勸了一句。
徐有功深思后說道:“張氏兄弟已死,望云院必然納入地官,盤查清楚之后,想必不會讓望云院就此消散,最大的可能便是宗正寺(宗人府)派人接管,
可這樣一來,望云院恐怕又會落入武三思手里,那些不公的契約本就是他與張昌儀等人合謀的,想必不會更改,繼續欺壓里邊的人。”
這是因為現在的皇帝是武則天,宗正寺目前是由武氏掌控,而不是由李氏。
武三思又是武家的族長。
望云院又日進斗金,原本武三思在暗中就有份子,爭取是必然的。
所以徐有功才會這般說。
“所以,從昨日開始我便一直在想如何解決這件事,才強迫自己想出了這些標點符號。”李重潤說后半句時有些心虛,但想到自己算是在給小五他們爭取好處,心胸又變得坦蕩。
徐有功看向一臉欣然的徐雅萱心中暗自贊道:雅萱她尋了個好郎君。
旋即想到自己昨日讓徐雅萱去接李重潤,不由輕笑了一聲。
張九齡目光里透出堅定:邵王殿下這樣為百姓謀福的明主才是我要追隨效忠之人。
葉靜能已然下定決心:老夫若是輔佐此等明主復立李唐,上能對得起高宗知遇之恩,下能對得起百姓黎庶,雖死無憾也。
“徐公,葉先生,九齡,傳揚標點符號這件事我打算讓國子監的監生傳頌出去。”李重潤雙手十指交攏,擺于雙膝前方,說出自己的想法。
“殿下,這可是...”
李重潤打斷葉靜能的話:“我知道,如果這件事由我傳揚出去,益處有那些,可這些益處于我而言,并無裨益,再者,讓國子監監生傳頌,
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洛陽城與望云院。”
沒做多想,徐有功便回答道:“有理,幾場詩會便能傳遍洛陽城,況且有不少學子會去望云院。”
葉靜能對于自己那些學生最近會舉辦詩會并不意外,畢竟在那些學子眼中,只知曉李重潤將阿史那咄悉匍抓捕歸案。
并且由武則天下旨恢復其爵位。
至于詩會上是歌頌李重潤多一些還歌頌武則天多一些,這點哪怕是身為他們老師的葉靜能也只能等最后詩會浪潮過去之后才能知曉。
張九齡也是差不多這個想法。
“阿郎說過,望云院里大多數契約都是不公的,地官的人在盤查的時候必然會知曉此事,
何不讓在轉交宗正寺前,想法子讓望云院的人為自己爭取一下。”
先前開始便一直在思考的徐雅萱說出自己的想法。
李重潤見徐雅萱有想到這點,出言提醒道:“雅萱,這點需要商榷,由誰出面是個很關鍵的問題,至少我們這些人不能去引導此事,否則會弄巧成拙。”
很快,李重潤想到一個人,一個時常去望云院消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