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盼君歸(二)
- 盛唐稱帝從被陷害謀反開始
- 加七分糖的可樂
- 2519字
- 2024-01-22 07:30:00
哪怕是深知上官婉兒帶進宮的是假徐源,徐有功都一時間想不通上官婉兒為何如此發言。
或者說是武則天為何如此授意。
況且徐有功明白,武則天肯定知道自己昨日晚上知曉上官婉兒帶進宮的人不是徐源。
哪怕宦海沉浮數十年的徐有功,此時都不知如何作答。
不過他明白,這其中一定有陷阱。
這時,他想到了昨夜高力士與他說薛思行帶兵出城追擊,并且可以絞殺李重潤等人的命令。
浮想聯翩的他的眼神浮起了些許悲痛。
旋即又想到如果李重潤已經伏誅,對方沒必要那么麻煩,直接將李重潤的尸體拉出來告知世人便可,他心稍安。
應天門前聚眾了過萬人,空氣一點點變得沉寂。
時間也在一點點流逝。
徐有功腦海中各種念頭雜成:不能高喊皇宮里面的不是徐源。
陛下必然等著老夫這般做。
可是不說。
徐有功轉動腦袋,看了看四周,耳畔除了九月呼嘯的季風風聲,竟是沒有其它的聲音。
他的目光對上上官婉兒如死水般的目光,竟無法解讀出一點有用的信息。
仿佛從對方水波不驚的眼神中聽到自己要是不說皇城里的徐源是假,便只能忍下自己庇護李重潤,并且勾結突厥細作,最后因為出現分歧才導致交易破敗,才有昨日望云院那一樁事。
反駁,告訴世人皇城的是假徐源,便正中下懷。
徐有功感到心中沉甸甸的:如果老夫說要與徐源當初對峙,上官婉兒應該會告訴世人里邊的徐源已經死了。
但是,可以要求認識的徐源的人去驗明徐源正身。
可是…可是這一點陛下不可能沒有想到。
陛下到底為什么要讓上官婉兒這般行徑。
徐有功始終想不明白,腦中無數的脈絡搭建著各種可能。
上官婉兒就這樣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著徐有功的回答。
原本因為上官婉兒所言有些驚慌的武三思,看著從容的上官婉兒,不由的心安。
即便楊再思什么都不知道,腦海中卻已經看見了美麗的侍俾將紫衣紅袍往自己身上披。
什么都不了解的審訊三人組在跟著上官婉兒的思緒走,越想覺得越有可能。
知曉那是假徐源的徐雅宣想要吶喊出聲。
可是看見自家阿翁都不做回答,陷入迷茫之中,眼神飄忽。
李多祚怎么都想不通,況且他不知曉那是假的徐源。
無聲了近一刻鐘。
上官婉兒終是開口打破了死寂。
“徐有功,這么久不做辯駁,是要承認自己與李重潤所犯之事嗎?”
說完之后,她又等了進三十息的時間。
轉身對袁恕幾、恒彥范、裴談三人行叉手禮后說道:“看來徐有功已經默認罪行,不做反駁,如果三司也覺得沒問題,是否可以結案?!?
找不出漏洞的恒彥范開始親自提筆撰寫上官婉兒描述的罪狀。
知道繼續這般下去,所有人都會相信上官婉兒所言之事。
徐有功決定不認已經知曉后果的包庇罪。
選擇揭發皇宮里的是假徐源,試圖從未知的結果尋找答案。
他雙手撐住凳面,使自己的上半身微微抬起,忍著后背的刺痛大聲反駁道:“恒御史不必寫了?!?
聞言的恒彥范停下筆,抬起頭看向徐有功。
在場的其余人的視線也落在徐有功身上。
徐有功微微扭動腦袋,看向站在一側的上官婉兒:“皇宮里的徐源是假的?!?
終于,他的這句話徹底打破了原本已經寧靜下來的應天門廣場。
那些跟來的百姓在竊竊私語,相互詢問此事的真實性。
武三思期待著上官婉兒,或者說自家姑姑是怎么安排的。
恒彥范等人則是懷疑起徐有功這句話的真實性,不太相信,畢竟那是皇宮,上官婉兒又是武則天身邊的近臣。
楊再思覺得自己聽到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李多祚這才隱約猜到了徐有功為什么會幫助已經被武則天下令自裁的李重潤。
他的心中暗嘆了一句:原來,問題出在司刑寺身上,難怪剛正不阿,潔白無暇的徐有功會賭上自己一生清名也要將自己最初的定案推翻。
徐雅宣聽到自家阿翁最終的決定,心中默默給徐有功打氣:阿翁,雅萱知道,您必然能如同前三次那般,破除奸佞小人的圖謀。
上官婉兒轉身看向徐有功,眼眸微垂。
“哦?徐有功,你很清楚,這些天徐源一直在司刑寺牢里,昨夜本官才令陛下旨意,將徐源提入皇宮,而本官則是在葉靜能等一眾學子眼底下將徐源帶走?!?
側過身對三司行禮:“葉靜能與徐源相熟,想必三位審官都知道,如果徐源是假的,當時就應該發現了,可他什么都沒說?!?
收起禮儀看向徐有功:“還是說,你懷疑有人在皇宮中將人換走。”
徐有功知道自己提醒過葉靜能,不要說出牢中徐源的假的這一點給武三思攻訐自己找借口,
不過此時上官婉兒已經點破,他只能選擇以此事強攻皇宮里的假徐源:“七天前,也就是邵王李重潤出逃的那一天開始,司刑寺牢里的就已經不再是徐源。”
上官婉兒的聲音很輕,以平和的口吻問道:“那這些日子是你將此事隱瞞下的?”
徐有功知道上官婉兒這是在牽著自己走,但已經選擇強攻的他不得不跟上官婉兒的話走。
“是。”
他的話令袁恕幾等三位主審呆若木雞。
恒彥范手中的毛筆掉落在公案之上,再滾落到桌緣,掉到地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響都無法將吃驚的三人思緒拉回來。
武三思已經覺得勝券在握。
楊再思則是心中暗罵:匹夫徐有功,還自詡剛正,我呸。
李多祚兩邊的眉頭往中間靠攏:果然,邵王殿下是從司刑寺那里發現端倪的。
知道自家阿翁被牽著走的徐雅宣拽緊了柔小的拳頭,指甲鑲進肉里。
人群中嘈雜聲不斷,漸漸的便分成兩種聲音。
一種是只聽說過徐有功清名,沒真切受到過徐有功實質恩惠的人,他們開始質疑徐有功的過往以及現在。
一種則是受到過徐有功恩惠,認定徐有功不是欺君罔上,故意隱瞞,是因其他緣由才選擇不上報此事。
不過,質疑聲還是要遠超過忠誠信仰的聲音。
畢竟,只有被他人謀算,又恰巧遇到是徐有功作為審官,為其證明清白的人只占據一小部分。
上官婉兒聽著那些質疑聲,內心越發沉靜。
她沒有阻攔事態的發展。
那些真誠相信徐有功的人開始抓起身邊對徐有功惡語相向的人衣領。
有沖動者更是已經動手。
徐雅宣已經不知道怎么去勸身后的人。
因為站在他身邊的學子都沉默。
姚仲豫因上官婉兒說的話,開始懷疑起徐有功與葉靜能,以及李重潤。
李多祚開始指揮手下去制止那些打架的人,以免沖突變大,最后導致百姓暴走,形成踩踏事件。
即便他不是后世之人,久經沙場的他也知曉人是可以踩死人的。
上官婉兒見時機已經差不多,淡然道:“徐有功,你這是一派胡言,不過是想掩蓋住包庇李重潤之事罷了。”
“栽贓之言?!毙煊泄χ獣宰约簾o論如何也不能承認的。
“皇宮里的徐源因為扛不住刑法而供訴你與李重潤的勾結之事,
雖然因為用刑過重,他已經死了,不過他說的話太子妃娘娘能作為佐證,而徐源的尸首呢,太子、太子妃、張相、韋相等一眾認識徐源的人已經確認過了?!?
PS: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