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0章 第一〇九回:祭古鐘巧破命案,慶重陽趣認兒子

  • 北宋包公演義
  • 冷雪散人
  • 4556字
  • 2025-02-16 19:36:29

話說至嘉祐三年季夏,包拯在職開封知府僅一載零三月,而經朝廷遷轉為御史中丞。于是遣差包興去擇定僦寓,攜家眷與艾虎夫妻等,相別陳希亮、呂公孺、吳充諸官吏,辭出開封府衙,至臺院當職。

然不多日,趕上好友文彥博再度罷相后,攜妻陳氏諸眷屬,將動身赴任西京河南府。包拯與新任宰相韓琦,吏部侍郎王堯臣,又翰林承旨趙概,宰相富弼等送至汴河碼頭餞行而別。

——此事說來,先是仲夏初,有鹽鐵副使,大名府大名人郭申錫,字延之,受詔命視河北決河災情。只緣與河北都轉運使,鄆州須城人李參,字清臣,論議不相中,從而訟疏李參遣轉運司小吏高守忠,赍《河圖》屬宰相文彥博。在朝侍御史,建州建安人張伯玉,字公達,亦奏彈李參朋邪,結托有狀。由于事干連宰相,乃詔命天章閣待制,濰州昌樂人盧士宗,字公彥;并歲初晉職右司諫、同知諫院之吳中復相與推劾。待將事體求證,而郭申錫、張伯玉坐訟李參失實,張伯玉以風聞免劾,郭申錫黜知濠州。

雖是郭、張二人攻無實據,文彥博卻不自安,經一再求退,圣上許之。于且月中,以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文彥博,罷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

遂以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富弼,進禮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以樞密使、工部尚書韓琦,擢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拜為宰相。

再以先前竊位素餐,殊無建明而罷相出京,數年來幾經遷徙,復又入朝之觀文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宋庠;另禮部侍郎、樞密副使田況,字元均,并為樞密使?!獩r乃冀州信都縣人,如今已越半百之齡,自景佑元年登進士第,官場輾轉二十余載,寬厚明敏,才略卓躒。

以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張昪,字杲卿,為樞密副使?!獣c乃許州陽翟縣人,現年已六旬六七歲,自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舉進士,宦海浮沉四十余年,深謀遠慮,正直恪禮。今與宋庠、田況同為宰執,負責軍政要務。

隨后遷包拯權御史中丞,以翰林學士歐陽修,加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可謂朝堂又是一番官職輪換也。

且一晃溽暑已過,時值蘭秋初旬。忽一日,有包永年攜一年齡不及弱冠,名字喚著吉力的隨從,打南城北上抵京,問詢至開封府,經都頭張龍、趙虎熱心,引路來包拯寓所相見。當見得包永年,使包拯、董氏恍然憶起嫂娘去世已整整三載矣。今包永年進京,將呈文吏部,冀望朝廷復委以任用,不在話下。

卻說至蘭秋中旬,朝廷又以翰林承旨趙概,除尚書禮部侍郎,調知陳州。中旬末,則命權御史中丞包拯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故自文彥博辭別汴京去后,才過一月,今趙概攜妻朱氏諸眷屬,將南下赴任陳州,免不得包拯、韓琦等再次設酒餞行?!硗猓旰糜淹鯃虺?,最近因抱病在身,未便前來相送。

當日,有包拯、韓琦與趙概夫婦之子趙暹,又包永年、艾虎等,見秋高氣爽,情致盎然,騎馬送出京城,不覺臨郊野二三十里,已是陳留縣治境。直到“黃柏村驛”,在趙概再一次婉謝下,包拯、韓琦諸人才停住馬足,視趙概車馬遠去后調轉馬頭返歸。然行不多時,但見接近官道好一座“白鶴寺”,寺院里有兩株又高又大,枝干茂盛,時下已樹葉凋零之黃檗樹。而一位年輕縣官,帶領公吏十余人,并牽有一只毛色黃纁的狡犬,將僧眾押解出寺廟來。看這般勞師動眾,想必事非尋常。不一會兒,迎面遇得包拯、韓琦一行走近,那縣官忙上前見禮。原來是陳留知縣沈遘,包拯知開封府時曾有照面,自是彼此相識。

——言及沈遘,字文通,籍貫杭州錢塘縣。遘年少爽逸,才識洞達。于皇佑元年,其二十四五歲登進士第二及第,初授任江寧府通判。任滿,入京除集賢校理;不二載,調為兩浙路提舉。至去歲春,遷任陳留知縣。

今包拯、韓琦見此情景,不免問及沈知縣押解眾僧侶離寺,所為何事?沈知縣見問,忖了忖一時難以作答,轉身命都頭柏辛率公人押僧眾折回寺廟,并恭請包拯、韓琦等入寺談敘。包拯、韓琦一行便皆下了馬,步入寺院,徑直至方丈室坐定,沈遘即言道:

“下官今日出城訪問鄉戶,催理賦稅,行至此間見白鶴寺建造氣派,決定進寺廟行香,觀覽一番。然下官養有一只黃犬,名喚‘茹黃’,頗為靈性聰慧。今日正巧跟隨來此,入寺廟不久,其竟探尋至寺院內兩株高大檗木下刨地、狺吠。下官見之生疑,親至樹下查看,泥土有近來翻動痕跡,尋思此中必有緣故。乃令左右鋤開驗看,見一條破席卷著個尸體在內,大約十八九歲的婦人??打炇聿o傷痕,只唇皮進裂,眼目微露,撬開口視之,乃被尖銳之物直透咽喉而死。下官當即命都頭柏辛封鎖寺廟山門,召集眾僧問之。

“然眾僧各自推脫,皆說不知其故,暫時根究不出。下官自忖:‘寺門里緣何有婦人死尸?就是外人有不明之事,亦當埋向別處,自然是僧人中有不良者謀殺此婦,無處掩藏,才草草埋于樹下?!蚀?,下官欲將眾僧押回縣衙仔細鞫訊,務必拷問出兇徒?!?

聞及案情,有韓琦轉向包拯問道:“早聞希仁兄善斷疑案,就眼前情形可有何良策否?”

包拯頓了頓,命艾虎去請寺中住持來,有話問之。不多時,得柏辛與同艾虎領來一位龐眉蒼顏之住持,待見禮畢,包拯問道:

“不知長老年歲幾何,如何稱呼?另全寺有多少僧人?”

那住持又做一個“阿彌陀佛”,答道:“貧僧法名出塵,今已年近古稀。——此處乃鄉間寺院,僧眾不多,共二十余人。還望老知府能識別寺中敗類,使無辜僧眾免受牽累之苦!”

包拯無所可否,接著似乎未必不知,卻故意問道:“敢問梵鐘置于何處?”

出塵答道:“本寺梵鐘吊掛大殿左廊亭下,雖為一口半鐘,記得乃前朝古物,于宋初重建寺院時已有此鐘矣?!?

包拯聽罷,略微點一點頭,既而吩咐艾虎去多預備以布帷,放置大殿廊亭處。且言今欲辨詰此案,當有賴于那古鐘矣。聞此,不僅趙暹、包永年等感到奇異,沈遘亦未解玄機,但不敢諮疑,只是命柏辛隨同艾虎去籌備而已。

過得半晌,住持出塵親手泡茶諸官員用畢,見艾虎與柏辛回稟,已將寺中帷幔搜羅至大殿廊亭下了。包拯、韓琦方才起身,率同沈遘、趙暹、包永年、出塵等步出方丈室,來到大雄寶殿左廊鐘亭下,命將眾僧押解一旁站定。包拯又差艾虎至佛殿上取來一小小香爐,倒去香灰,問沈知縣埋女尸之地于何處,使艾虎取三炷香點燃插于埋尸處,抔土香爐中帶回。

當艾虎隨同柏辛去后,包拯自行點燃三炷香,拿在手煞有介事的向古鐘默禱一回。在場韓琦、沈遘率趙暹、包永年等慎重其事,自覺相從著向古鐘虔誠禮拜祭訖。適值艾虎與柏辛取土持香爐到,包拯把三炷香插于香爐內,放至古鐘口底下去。而后口中念念有詞,撫鐘杵輕輕擊鐘三下,只聽得嗡嗡作響。遂以鬼魂畏白晝之光為由,忙命卸下鐘杵,取布帷將廊亭、古鐘內外圍之。艾虎相隨包拯多年,此間見大人眼色示意,自是知曉此中門道,暗里支使踴躍的吉力援手,弄來不少墨汁涂抹在鐘上。

同時,包拯滿面肅穆,向眾僧言道:“寺院內發見遇害女尸,一定僧侶中有為惡者,作下此不法兇事。既然為惡者妄圖庇賴,不肯出首招承,幸而寺內此一古鐘,勢必有靈氣。今本官作法,已請女尸冤魂附于鐘體,眾僧若不為此惡者摸之無聲,為此惡者摸之有聲?!?

過良久,引眾僧逐一入亭幔探手摸鐘,出乃驗其手。驗完,包拯瞋視那唯獨無墨跡之青年僧人,直斥道:

“乃汝殺人埋尸寺院黃檗樹下,還不從實招來!”

那僧人聞言,心驚膽落,即跪地服罪?!獙崉t,其恐冤魂糾纏,未敢摸者耳。

據僧人招承,他法名可勝,與被害女子并不相識,聽聞是縣西五里村人氏,伊名喚云娘,父親姓名索隆,曾做縣衙獄卒。三日前黃昏,伊獨行過西橋來,遇著他與借住寺院讀書之香客郭賞,亦同是五里村人,因見色起意,二人上前掩口將伊強行拖入寺中。郭賞欲行污辱,手臂被伊掙扎著一口咬得鮮血淋漓,因此郭賞暴怒,就手拔下倒筲竹簽,插入伊喉中而死。

二人驚慌無計,將伊隨身首飾盡搜撿后,趁著夜闌人靜,郭賞驅策他把尸體就近埋藏樹下。昨日,遇索父路過寺廟,尋訪其女云娘下落,被郭賞敷衍過去,郭賞亦著急歸家療傷去了。

可勝將案情敘說后,還緊忙懇求道:“今既被老爺審視出,小僧甘愿伏罪。但小僧絕非命案主謀,還望各位老爺從寬發落。”

對此,包拯不予理會,沈知縣聞聽殺人情由,一面命人將可勝綁縛了,押回縣衙;又即命柏辛率公人前往五里村,緝捕兇犯郭賞,并傳喚索隆前去認尸不提。

況因見天時已不早,不僅包拯、韓琦一行告辭將返道京城,沈遘領數公吏亦將回轉縣衙,住持出塵率僧侶殷勤的送行至山門來。當一同上得官道,互相將分別之際,沈遘禁不住向包拯贊嘆道:

“老大人智慧超凡,此計極妙,今使下官大開眼界也!”

見言,包拯只是道:“此乃攻為惡者心虛之術耳!——聞閬州閬中陳述古,嘗知浦城縣時,遇一盜竊案捉捕多人,因莫辨真賊則有為之。”

使得在場韓琦與沈遘、趙暹、包永年等皆點了點頭,別無言詞。于是,沈遘再一拱手,目送包拯、韓琦一行策馬離去。

然而,時至正秋下旬初,吏部侍郎王堯臣竟一病而歿,享年五十六歲。——當初,文彥博罷相,圣上欲用戶部侍郎、參知政事王堯臣為樞密使。卻遭到當制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修起居注,常州晉陵人胡宿,字武平,退回諭旨,堅決地予以抑制。由此,圣上改拜王堯臣為吏部侍郎,詎料生老病死無以預測,王堯臣在任上僅二月因病而歿。圣上聞訃訊,為其輟朝一日,追贈尚書左仆射,謚曰“文安”。

聞悉不幸,在京御史中丞包拯、宰相韓琦、富弼,又樞密使田況,樞密副使張昪,天章閣待制盧士宗等相善官員,無不前往吊唁。另外,監在京茶庫趙暹,量及父輩之風誼,亦特地探喪吊祭。再者,開封知府歐陽修,早于景佑年間便與王堯臣共事崇文院,校理編修《崇文總目》,相交甚篤,不只親赴吊問,還自請為故友撰寫墓志。王堯臣妻丁氏暨子嗣、親族大抵都推重其文采,即稱謝允許。

于后,諸官員與之親族落坐客屋閑話,言及王堯臣病重當晚,萬里碧空如洗,弦月皎潔,三更時聞有仙鶴于僦屋上空盤旋鳴叫十幾聲,其聲響亮凄清。不久,王堯臣便逝世了,聞宅內傳出哭聲,鶴聲隨之漸漸遠去,甚令人覺得詭異。至于王堯臣后事,當京城盡喪禮畢,家人遂扶柩回原籍應天府虞城安葬,自不必贅述。

且時光荏苒,眼見又是一年一度重陽節。晌午,包拯得以閑暇,因于艾虎、包永年邀請下,懷抱小兒包綖,以及包興、吉力等一起佩茱萸,出游登高遠眺;另董氏、歐陽春、崔鶯鶯、包蕙諸女眷則漫步都中亭院,觀賞菊花。臨近傍晚,陸續復返了寓所,遂籌辦以豐盛酒席,就自家人歡聚一室,食蓬餌,飲菊花酒,慶祝佳節。

宴飲氛圍是心曠神怡,當酒過三巡,包永年興致高昂,把酒起身,勉強湊合著吟得一首“重陽”詩曰:

“秋光冉冉望鄉臺,心逐南云北雁來。

“難得今朝親酒席,陶然再舉菊花杯。”

在坐諸親靜靜品味,須時無所置評??墒?,卻被鶯鶯打趣道:

“永年言詞舉止,倒頗有他繶叔風范,莫非是我兒子?”

董氏即笑嗔道:“好不害臊,算年齒永年可相長四五歲矣?!?

雖說永年今已年歲不少,倒是不乏豁達機敏。聞得嬸娘之言,他忙躬身施禮,陪笑道:

“俗語有曰:‘山巒再高,還是仰賴日月光輝;年齡再長,總歸越不過輩分尊卑?!秲弘m然年紀大些個兒,若嬸娘不嫌侄兒蠢笨,認作兒子,自是侄兒造化矣。”

見永年說話,便立刻下跪行禮。使得歐陽春摟抱著身旁艾雯雯,笑言道:

“可好,可好!認兒子豈是那么容易開交焉。”

于包拯、董氏的坦然視之,艾虎、歐陽春的泯笑不住,包蕙掩笑著悄悄指使知畫準備賀禮。加之采繪推波助瀾,亦忙著去拿來賞賜,以及無憂、包興、鄭香等紛紛恭喜下,鶯鶯命永年起了身,一時再無甚計較,遂回坐繼續飲酒閑話罷了。

然時至菊月中旬,包永年才獲朝廷受任為巢縣主簿。不多日,便拜別包拯、董氏、崔鶯鶯諸長輩親屬,攜隨從吉力南下赴任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文化| 凤凰县| 汤阴县| 若尔盖县| 迁西县| 齐河县| 万全县| 五河县| 搜索| 西吉县| 三原县| 佳木斯市| 大理市| 左权县| 普宁市| 昭苏县| 赤峰市| 越西县| 鄂尔多斯市| 扎赉特旗| 确山县| 达日县| 平阴县| 伊宁县| 连山| 尖扎县| 玉树县| 高碑店市| 阜城县| 德钦县| 海南省| 大连市| 富锦市| 扎赉特旗| 庄浪县| 沅江市| 逊克县| 太康县| 昌图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