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撒克遜治理下的英格蘭

羅馬人從不列顛走了,布立吞人卻開始懊悔了。布立吞人經過長期血腥對抗,人口總數銳減,隨著羅馬人的離開,塞維魯的防御城墻沒人看守,變成了殘破廢棄的建筑,根本擋不住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的腳步。他們蜂擁而至,沖進最富庶的城市殺燒搶掠,一次比一次肆無忌憚,可憐的布立吞人生活在驚恐之中。好像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的入侵還不夠讓布立吞人倒霉似的,撒克遜人也漂洋過海加入入侵者的行列。同時,布立吞人似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水深火熱了,他們不再團結,如何禱告和用什么方式禱告這樣的小事都成為他們爭吵的理由。在傳教士中這樣的問題更為突出。他們的做法和當初的德魯伊教徒驚人地相似,不管其他,只對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進行肆意的咒罵。你應該能想到,當時的布立吞人的生活有那么烏煙瘴氣,倒霉透頂。

在這樣悲慘凄涼的情形下,布立吞人只得向羅馬人求救,并寫下一封名叫《布立吞人的呻吟》的求救信送到羅馬。在信里他們這樣寫道:“兇惡的敵人將我們趕到海里,大海的潮水又將我們推回兇惡的敵人手里。或者被劍砍死,或者被水淹死,我們只剩下這兩難的抉擇,除此之外我們已經一貧如洗了。”羅馬人想幫助布立吞人,卻毫無辦法,他們面臨的對手同樣兇猛殘暴,他們幾乎用了大半的兵力才勉強保住自己的國家。走投無路的布立吞人只能向撒克遜人妥協,請他們進駐不列顛,并借助他們的力量對抗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提出議和的是不列顛的國君沃蒂根。和他締結和平條約的是兩位撒克遜人領袖,分別叫作亨吉斯特和霍薩,這兩個名字在古撒克遜語里的意思都是馬。就像其他未進化的古人類一樣,撒克遜人也習慣在給人取名時采用動物的名稱。例如意思是馬的“霍薩”,意思是狼的“沃爾夫”,意思是熊的“貝爾”,意思是獵犬的“洪多”。直到今天,生活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還沿襲著這個習慣。

因為亨吉斯特和霍薩把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趕出了不列顛,沃蒂根感恩圖報,允許他們以及他們的親人在英格蘭的薩尼特小島長期居住。亨吉斯特的女兒羅伊娜長得很美麗,在參加一場酒宴時,她拿起裝滿美酒的金酒杯,對國王說:“干杯,我親愛的國王,為了您的健康!”從此國王愛上了她。按照我的推測,參加宴會的美麗女孩羅伊娜、金色的酒杯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亨吉斯特早就策劃好的,目的是吸引國王,讓他愛上羅伊娜,借助這樣的機會讓撒克遜人在國王心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無論如何,他們最終成了夫妻。在之后的日子里,羅伊娜完美地發揮了她的作用,無論是國王不滿撒克遜人還是質疑他們想擴大疆土,她都會用她那白嫩的手臂輕輕地抱住國王的脖子,細聲細語地說:“我愛的國王啊,你既然愛著我這樣的撒克遜女孩,就對他們好一點吧,他們是我的親人呢。大家都曾經用金色酒杯在酒宴上對你表達過敬意呢!”我無法想象對著這樣的美人美景,國王怎么能維持怒火。

歲月匆匆,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宿命。沃蒂根也不能幸免。據推測他可能死于被迫退位并被送入監獄后。接下來,羅伊娜也死了。日月如梭,他們的后代經過了無數代的傳承,但是他們的故事卻一直流傳。一些上了年紀的行吟詩人不斷在各種各樣的聚會上歌頌先輩們的豐功偉績,其中亞瑟王英勇仁義的故事是行吟詩人傳唱的故事中最富傳奇色彩的。聽說亞瑟王是古代不列顛的一位國王,但是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傳唱中的故事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還是融合了多人的經歷加工而成,已經無法考證了。或許亞瑟王根本就是杜撰出來的。

我現在講的是真實發生在撒克遜人治理英格蘭期間的精彩紛呈的事情,其精彩程度就像行吟詩人描繪的那樣。

撒克遜七王國的故事就發生在沃蒂根時代。單純的布立吞人把撒克遜人當成朋友,并把他們請到家里做客,卻沒想到引狼入室,養虎為患。撒克遜人部落頭領帶著自己的人蜂擁而至,他們用戰爭趕走了布立吞人,霸占了他們的家園——有些人在東部住了下來,建立了埃塞克斯,有些人住在西部,建立了韋塞克斯,諾福克人住在北方,薩福克人住在南方,……漸漸地,英格蘭原有的土地上形成了七個王國。而原來的主人卻被迫躲到環境惡劣的西南部的德文郡、康沃爾郡、威爾士及其附近。但撒克遜人很長時間都沒能占領這些領地。直到現在,康爾沃的海岸附近仍然是懸崖峭壁,凹凸不平,四周潮濕陰暗。在冬天,能見度低的時候,海岸附近常常有船出事,沒有人能逃出生天。古代亞瑟王城堡的廢墟遺址就坐落于此,堅固的大巖石被怒吼的海風夾雜著海浪猛烈地撞擊,分割成拱形的山門和山洞。

在撒克遜的七個王國里,肯特王國最出名。從羅馬過來的傳教士奧古斯丁來到肯特,堅持向撒克遜人傳播基督教。當時肯特的撒克遜人正橫行霸道,并不聽他對宗教教義和信仰的闡述。埃塞爾伯特國王接受并誠心歸向基督教,同時他的十萬臣民也相繼成為基督教徒。奧古斯丁在王宮旁邊修建了教堂,就是現在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前身。威斯敏斯特教堂坐落在倫敦附近,當時,那里遍布泥坑和沼澤,光明神阿波羅的廟宇就建在那里,基督教徒賽貝爾把它改成了為圣彼得而建的教堂,即威斯敏斯特教堂。同時,他還在倫敦市區供奉月亮女神黛安娜的寺廟的地基上建了新的教堂,即現在的圣保羅教堂。從那時起,這座壯觀的教堂就一直聳立在那里。

埃塞爾伯特死后,諾森布里亞的君主埃德溫成為另一位英明的國王。傳說他統治期間,女人和小孩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拿著大袋的金子而不害怕被搶。他為他的兒子舉行了受洗儀式,為他和他的子民應不應該全都信奉基督教專門召開了一次莊嚴盛大的會議。最后他們全部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夸菲作為舊宗教的代表人物在大會上發表了關鍵的演說,他對人們說,他被之前信仰的神明騙了:“我無比肯定,我用了幾乎一生的時間來服侍我曾信仰的神,他們卻從不曾為我做過任何事,如果他們真的有神通,我為他們做了那么多事,讓我有錢有勢是最簡單的一件事,他們卻不曾這樣做,因此我相信他們真的是說謊的小人。”接著,這個特立獨行的圣職人員騎上戰馬,手里拿著長矛和寶劍,在大家的注視下向神殿狂奔而去,為了表達自己對它的侮辱而將手中的長矛拋向神殿。從此,撒克遜人開始信奉基督教。

過了一百五十年,還是王子的埃格伯特對外宣稱自己更適合做韋塞克斯的國王。但是,在位的貝奧特里國王卻有非常強大的勢力支持。埃德貝加是貝奧特里的妻子,她的父親奧法是撒克遜七國的一位國王。埃德貝加本就是一個機智敏銳的殺手,無論誰得罪了她,結局都只有死亡。有一天,她調配了一杯毒藥,本意是毒害某個隸屬朝廷的權貴,沒想到她的丈夫誤打誤撞喝了,死掉了。國民們義憤填膺,紛紛聚集在王宮門口,高聲喊道:“歹毒的王后滾下臺,她毒死了人!”人們取消了她的王后封號,把她趕出韋塞克斯。若干年后,有些去意大利游玩的人說曾在帕維亞鎮見到她,她曾經的高貴典雅早已不復存在,不僅面黃肌瘦、老態龍鐘,而且衣不蔽體,可憐巴巴地沿街乞討。后來她死在了街邊,裸露的尸體毫無遮掩。

因為說過想做韋塞克斯的國王,埃格伯特感覺再留在英格蘭會很危險,于是去了法蘭克,請求得到查理曼大帝的保護。可憐的貝奧特里剛死不久,埃格伯特就回到不列顛,成為韋塞克斯的國王。不只如此,他還戰勝并兼并了其他六國,第一次將統一的不列顛命名為英格蘭。

與此同時,斯堪的納維亞人來了。作為新的敵人,他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給英格蘭制造了不少麻煩。斯堪的納維亞人是英格蘭人取的名字,他們從丹麥和挪威過來,對海上的一切了如指掌,天生驍勇善戰,殘酷無情,肆意妄為,而且沒有宗教信仰。他們乘船漂洋過海而來,在經過的地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和埃格伯特的戰斗互有勝負,而勝負對雙方來說似乎并不重要。當埃塞伍爾夫和他的三個兒子——埃塞爾博德、埃塞爾伯特、埃塞雷德——在位期間,斯堪的納維亞人來了無數次,殺燒搶掠,將英格蘭搞得烏煙瘴氣。埃塞雷德做國王的時候,英格蘭東部的治理者埃德蒙被斯堪的納維亞人抓住了,他們把他綁在樹上,要他放棄一直誠心信奉的基督教,但忠誠的埃德蒙卻毫不動搖。于是他們毆打他、侮辱他,甚至在他根本無法反抗的時候對著他射箭,最終砍了他的頭。在和斯堪的納維亞人的戰斗中,國王埃塞雷德也受了傷并因此死去。好在他的繼承人是英格蘭歷史上最出色最智慧的國王,才避免了更多的人死在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黔东| 句容市| 玉山县| 马公市| 铜鼓县| 个旧市| 绵竹市| 麟游县| 南和县| 通州区| 罗甸县| 通海县| 胶州市| 辽阳县| 鸡泽县| 通道| 柳州市| 开化县| 抚顺市| 平谷区| 康乐县| 武穴市| 孟连| 泰和县| 巴彦淖尔市| 阜新市| 高淳县| 南漳县| 商洛市| 富锦市| 清涧县| 陈巴尔虎旗| 屏边| 鸡泽县| 临邑县| 天门市| 章丘市| 洪雅县| 诸暨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