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總序

2013年秋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簡稱“一帶一路”倡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帶一路”倡議的主旨是:世界各參與國,通過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攜手打造政治互信、經濟互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這一由中國發起的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經過近十年的努力,至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建設項目也從無到有,由小而大,取得令世人羨慕的成績。“一帶一路”倡議始于中國,但惠及世界,必將有力促進人類文明事業的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開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把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連接起來,將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連接起來。世界不同的文明經過絲綢之路交流互鑒、緊密相連。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漆、瓷器、鐵器以及它們的制作技術被傳到西方,西方的苜蓿、胡椒和葡萄等也傳到了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拜占廷的金幣、波斯的器皿及阿拉伯的醫學等傳入中國,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等重大發明也由此傳向世界并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1]通過絲綢之路,源自印度的佛教、大秦的景教等傳入中國。源自中國的儒家文化,也被推介到西方,受到德國萊布尼茨和法國伏爾泰等思想

家的贊賞。他們推崇儒家的道德與倫理并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思想學說。

當今中國首創的“一帶一路”,既承繼歷史傳統,又立足世界未來,應時代之需,順全球發展之勢,賦絲路以全新之內涵,為人類進步提供極具價值的中國智慧。

當然,要通過“一帶一路”與世界建立“互聯互通”,我們還需加強對世界上主要古文明進行的更為深入的研究。因為產生這些文明的幾大古國大多分布于“一帶一路”沿線,其文化對后世的影響既廣泛又深遠。從源頭上厘清各文明的發展特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平發展”“開放包容”和“文明互鑒”的重要意義,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價值。為此,從2013 年年末開始,我們專門組織專家學者編纂了一套《“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六卷七冊),試圖回答下述系列問題:(1)世界古代的文明成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2)多源產生的文明有何特點?(3)各文明區所創造的成果對后世有何影響?(4)各文明古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如何構建?政治治理如何運行?(5)國家的經濟保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居民的等級特點與國家政權之間的關系如何?(6)在古代埃及、兩河流域有沒有像公元前8—前3世紀的中國、印度和希臘那樣出現過精神覺醒的時代?(7)各文明古國所實行的文化政策有何特點?其對居民有何影響?(8)古代文明興起的具體原因以及個別文明消亡的關鍵因素是什么?(9)中華文明連續不中斷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等等。[2]《“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得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已由2018年11月出版。出版后,社會反響良好,至今已連續重印兩三次。

與此同時,我們又組織相關學者集中精力,協同攻關,對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區留下的文獻資料進行精選、翻譯。經過近八年的努力,我們又完成了《“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的姊妹篇——《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七卷十冊)的編譯工作。

《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以“一帶一路”沿途所經且在歷

史上有重要影響的古文明文獻為萃編、譯注對象,以中國人特有的視角選擇文獻資料,展示人類文明的內涵與特色。讓文獻說話,讓文獻在當代發揮作用,是我們這套叢書的顯著特色。《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共七卷十冊,分別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文獻萃編》《古代埃及文明文獻萃編(上、下冊)》《古代印度波斯文明文獻萃編》《古代希臘文明文獻萃編》《古代羅馬文明文獻萃編(上、下冊)》《古代中國文明文獻萃編(上、下冊)》和《古代絲綢之路文明文獻萃編》。范圍涉及北非、西亞、南亞、東亞和南歐五大區。我們衷心希望《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能為學界提供一種新的、認識古代世界的視角,為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微薄的力量。

楊共樂

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2022年2月15日


[1].參閱楊共樂:“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2021年12月31日。

[2].參見楊共樂總主編:《“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總序,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鲁山县| 临洮县| 萨嘎县| 涡阳县| 江永县| 阳信县| 蓝田县| 成安县| 襄汾县| 密山市| 怀远县| 周宁县| 五华县| 舟曲县| 叶城县| 改则县| 文登市| 郸城县| 扎兰屯市| 迁西县| 确山县| 乐平市| 西藏| 万山特区| 甘孜县| 十堰市| 张家港市| 宣化县| 南木林县| 新宁县| 肥西县| 伽师县| 井冈山市| 巩留县| 衡东县| 德阳市| 姜堰市| 易门县| 嘉善县|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