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說史記三千年·西漢名臣
- 王嗣敏
- 1675字
- 2024-01-04 10:31:45
第二章 離楚營封金掛印 投漢王當日重用
陳勝起義后,有一個叫周 巿(fú)的人平定了魏地,立魏咎(jiù)為魏王,與秦軍在魏地激戰。陳平是陽武戶牖鄉人,比較早地接受了革命的洗禮。他辭別了他的哥哥,和一群青年去保魏咎。魏王讓他做太仆,大概是交通部部長一類的,為君王掌管車馬。陳平多次向魏咎獻計,可都沒被采納。這時有人讒害他,他只好逃走了。陳平這一次的政治生涯不成功。
過了一段時間,項羽帶兵到了黃河一帶拓展勢力范圍,陳平就投靠了他,一起入關攻秦。在“鴻門宴”上劉邦逃席,項羽就是派陳平去找的劉邦。后來論功行賞,陳平被授予“爵卿”。這是個什么官呢?是個虛職,尊為卿,而實際上并不受重用。項羽東歸彭城做了西楚霸王,這時漢王劉邦率軍平定了三秦的關中之地,又向東進軍攻下了司馬卬(ánɡ)的殷地。這司馬卬是什么人呢?他是趙王歇手下的大將,素有戰功,項羽分封諸侯時封他為殷王,都城在朝歌(今河南淇縣一帶)。司馬卬投降了劉邦,項羽就派陳平帶領魏咎的老部下前往鎮壓。陳平降伏司馬卬回來后,被封為都尉,也得到其他的賞賜。誰知沒過多久,劉邦又把殷地攻了下來。項羽大怒,就想殺掉自己封賞過的平叛有功的將領。其實項羽根本沒必要這么做,那時人們朝秦暮楚實屬尋常。再說冤有頭債有主,殷地又投降劉邦也不是陳平他們的錯,項羽應該對司馬卬興師問罪。然而項羽頭腦簡單,意氣用事,認為陳平他們沒有盡心盡力,他要殺了這些人。陳平怕被誅殺,就“封金掛印”,把項羽的賞賜原封不動地歸還了,只身帶劍從小道逃亡。他要渡過黃河去投靠劉邦。在船上時,船夫看他是個魁偉的美男子,單身獨行,認為他是一員臨陣脫逃的將領,身上必有珠玉寶器,就動了邪念。他用眼角盯著陳平,想要殺了他。陳平急中生智,脫掉外衣赤身露體地幫船夫劃船。為了救命他也不怕走光了。船夫這才知他一無所有,就打消了邪念,陳平就這樣躲過一劫。在顛沛流離、生死存亡的關頭,陳平表現出超強的智慧。

陳平到了漢營,通過魏無知求見劉邦。那時掌管迎來送往、清潔灑掃的近侍人員叫石奮(他年僅十五歲就跟隨劉邦,因謹慎得到劉邦的喜愛,其姐是劉邦的美妾。他后來被稱為“萬石君”,因為他和四個兒子都是兩千石的俸祿,合起來就是“萬石”。這一家人以超級變態式謹小慎微而聞名。石奮在漢景帝時代退休,定期參加朝會,每次經過皇宮門樓,一定會下車快走,恭敬異常。他的子孫做個小官,回來拜見他時,他總是穿著制服接見,而且稱呼他們官職,不直接叫名字。當子孫有錯誤時,他也不責備,只是吃飯時不坐主位,而且絕食,弄得子孫們互相責備,然后光著膀子來謝罪,保證痛改前非,這才作罷。皇帝賞賜的食物,他總是要叩拜匍匐著吃,好像皇帝就在身邊一樣。他的大兒子石建擔任“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時已經頭發花白,但石奮的身體還很健康,石建休大禮拜時,總是瞞著父親為其洗內褲,清洗便器。石建當面不說背后亂說,私下里說話滔滔不絕,可是見到皇帝就好像不會說話了。石奮的小兒子石慶擔任漢武帝的太仆,為皇帝駕車。有一次行進途中,武帝問有幾匹馬,這本來不用看就知道,可是石慶卻要用鞭子“仔細地”數一遍,然后說:“六匹。”他是石奮的兒子中最隨便的,尚且謹慎如此。以上見《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當時他的官職是“中涓(juān)”。他接過陳平的名片之后,就向劉邦傳話。劉邦接見了陳平等七人,也沒談什么正經事,只是大吃了一頓,吃完飯,劉邦就讓這些人去好好休息,陳平卻說:“我來是有要緊事的,不是來蹭飯的,今天必須把事情說明白。”劉邦就喜歡這樣的人,他知道陳平不是扯皮閑談的人,而是辦事果決、講究實效的實干派,于是就把陳平留下來,讓他暢所欲言。陳平的遠見卓識讓劉邦心花怒放、喜不自禁,他知道自己又得到了一個賢才,就問:“你在項羽那里官居何職?”陳平說:“都尉。”劉邦當天就任命陳平為都尉,掌管軍中監察工作,并讓他和自己同坐專車,以示尊崇。命令一下,全軍嘩然,眾將說:“大王得到的只是項羽的一個逃兵,不知本領高低,當天就讓他監督軍中老將,同坐專車,恩寵過度,我們認為這事不十分合適。”劉邦聽到這些議論后,反而更加寵信陳平,讓他和自己一道東擊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