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樂哲比較儒學哲學關鍵詞
- 溫海明 路則權主編
- 1319字
- 2024-01-04 10:49:40
編寫說明
安樂哲先生是當代中西比較哲學大家,長期致力于推進中西哲學對話,翻譯過《論語》《中庸》《孝經》《孫子兵法》等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經典,并有一系列相關著作對中國哲學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他強調,要用一套有特色的英文詞匯來分析和理解中國哲學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哲學。近年來,他特別提倡“儒家角色倫理學”,致力于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國哲學、思想和文化,并作出了重要貢獻,獲聘山東省“儒學大家”,并獲得“孔子文化獎”、國家“友誼獎”等重要榮譽稱號。
安先生對中國哲學的重要概念都有他獨特的理解和翻譯,所以他的關鍵術語詞匯表相比之前的譯文可以說非常有特色。作為一本儒學比較哲學關鍵術語詞典,本書選取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安先生十本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中的關鍵詞匯,將英文原著與中譯本中對應內容一并摘錄。本書的編輯初衷是幫助學習儒學和中國哲學與文化的學生和研究者們,來系統了解安樂哲先生的初衷和策略,并期待能夠為有意了解安樂哲先生哲學研究工作的讀者提供索引,同時亦為對中西哲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提供方便。
本書的編輯工作始于2019年春夏之交,在安樂哲先生親自指導下,由“泰山學者”、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溫海明教授和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員、“尼山學者”、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學研究與傳播中心副主任路則權召集,安樂哲“儒學大家”團隊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會議室籌備了第一次會議,基本敲定了本書的編輯體例、摘錄詞條范圍。隨后由孔子研究院路則權、張海濤、黃星、劉文劍,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碩士生關欣、尹海洋、陳迪芳等共同參與完成了初步的詞條摘錄和初稿編輯工作。2020年夏,疫情初緩之際,溫海明教授帶領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學生關欣、尹海洋、秦凱麗、趙晨、黃天夷、李占科、韓盟、鄭鶴楊、錢玉璽、寇哲明(Benjamin Coles)、任寒山(Carson Ramsdell)以及孔子研究院黃星等人在曲阜慎修書院集中完成對初稿的編輯和校對工作。在此過程中,溫海明教授對詞典編定工作做了總體安排,關欣負責整體的修訂工作。
本書從籌備到出版,前后歷時兩年之久,關欣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碩士生,成為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博士生。師生們在編輯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安樂哲先生對個別關鍵詞(比如“仁”)的翻譯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有些中譯本和對應英文原著內容有所不同,原文腳注保留與否等。總體上,師生們秉持著不增減原文內容的基本原則,在摘錄時盡量保證摘錄內容的連貫性;另考慮到詞典編輯的整體性,在編校時對少部分摘錄內容的格式、語法等做了細微調整;同時,考慮到閱讀時中英文對照的排版要求,隱去了原文腳注,對此讀者如有需要可根據標注的原書頁碼自行查閱,亦不失便利。
從關鍵詞選取、確定體例到文本校對,安樂哲先生對本書的編輯工作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因為有安先生的支持,本書的編輯和出版才得以展開。雖然所選內容可能存在部分未盡善之處,但是我們由衷地希望本書能夠不負期許,為有心的讀者指出一條了解安樂哲先生比較哲學思想、深入學習中西比較哲學,以及從事思想和文化比較研究的入門路徑。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本書關注到儒學在當今時代所具有的世界性的重要意義,關注到新時代中國哲學在與西方哲學對話過程中的創新和發展。
編者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