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88年12月《武當》雜志特輯《武當修真密笈》卷首語

(代 序)

朱道瓊

春秋時期,是我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期,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神的崇拜、天命觀的演變,導致了對宇宙內在本質規律的探索和無神論思想的出現。公元前645年,宋國人發現從天上掉下隕石,過去被認為是神異現象,標志上帝要對人類發號施令了,與人世間的兇吉有關。可當時周內史叔興卻認為,這純粹是自然現象,“是陰陽之事,非吉兇所生也,吉兇由人”。魯閔子馬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而后便出現了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學派。

記得上學時老師曾講過,道家思想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道”,二是“無為”。 “道”之本意是道路,有四通八達的含義,引申下來,就成為一種“方法”和“途徑”,這就帶有一種“規律性”的意義了。老子就在這個基礎上,把“道”更加提高一步,成為“世界萬物自身的規律”。老子怎樣解釋這個“道”呢?他感覺到,有那么一種東西混沌不清楚,渺渺漠漠、恍恍惚惚,比天地還要久。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他不受任何力量的支配而獨立存在,他就是天下萬物的根源。不知怎樣稱呼他好,如果硬要取個名字,那么就叫作“道”吧。而“無為”是從“道”里產生、派生出來的。怎么解釋呢?天下萬物的根源是“道”,而“道”具有兩重性質:一個是“有”,一個是“無”,反向而推之,即無→有→萬物,即無為而無不為。那時,我曾提出過一個十分幼稚的問題:“那么,道家和道教有何聯系和區別呢?”教授笑而答曰:“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吧,比如毛澤東思想是對的,“文革”中將其宗教化了,你說對嗎?”至今對以上見解似懂非懂,百思不得其解。

古人云:法天法地法自然。以自身這個完整而高級的試驗臺,將觸角延伸到廣漠無垠的宇宙,去感知、體驗、探索那至高無上的“道”,找到了大自然的本質規律。在神奇而奧秘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謎”,對潛心修道頗有造詣者來說,早已是了如指掌的平常事了。于是乎,人世間便冒出些稀奇古怪、光怪陸離之事。有超出現代科學方法同宇宙間進行信息交流者;有用簡單易行辦法治愈疑難雜癥者;有的人體出現各種各樣的超常能力;有的耄耋之年仍鶴發童顏;有的能超越時空界限,千萬年之距、千萬里之遙也可近在咫尺、歷歷在目……是虛幻,是事實,是迷信,是科學,是邪說,還是真理?!沒有切身體驗者是不會相信的。這里尚很難說誰是廣博,誰是愚昧,誰是真理,誰是謬誤。

筆者有幸從事武術、氣功的挖掘整理工作。越來越多地接觸此類事情,初步領略其奧妙無窮、精深博大之處,愈感到應該為繼承我們民族這一瑰寶而不遺余力地奮斗。在國家體委《體育文史》編輯部楊亞山老師和古柏同志的精心指導和通力協作下,挖掘整理出武當太乙神劍門第十七代掌門人關亨九前輩的完整功理功法面世。關老已步入期頤之年,將平生所學奉獻給祖國。原名為“武當拳宗摘要”,我們考慮到,此著屬其祖傳、口傳、秘傳之作,既將武當太乙神劍門的真諦公諸于世,又披露了道家經典的玄機,故定名為《武當修真密笈》。在編輯過程中,我感到該文頗有見地,有脫塵棄俗之勢,對宇宙自然規律的揭示很有新意,耐人尋味。比如對《易》之六十四卦的理解與眾不同,正如漢東方朔談“易”時曾說:“正其本,萬事理,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或用其無為而體察內在規律,或用于對外在事物的有為占卜追求,二者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完全對立的應用。讀此文要細細揣摩領會,自有“此處無聲勝有聲”之妙,自會大受教益。雖幾有不解之處,但保持作者原著,如實提交給讀者,以供研究。愿此一家之言能引起廣泛關注,能招來更多屬于知音的隱逸之士、高人,共同探討、研究、推而廣之,為提高民族素質、開發人體潛能,體以至用,振興中華而努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镇原县| 临西县| 泗洪县| 会泽县| 南木林县| 花莲县| 织金县| 长沙市| 香格里拉县| 白沙| 洮南市| 巴东县| 米脂县| 吴堡县| 龙陵县| 邹城市| 石嘴山市| 龙里县| 唐山市| 乐平市| 剑阁县| 越西县| 许昌市| 太谷县| 新巴尔虎右旗| 固原市| 黑河市| 崇仁县| 武定县| 高碑店市| 九台市| 宜兰县| 福贡县| 定远县| 庆元县| 温泉县| 繁昌县| 湘西| 许昌市|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