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伏羲與八卦、周文王與六十四卦

作為《周易》最基本的構(gòu)成——八卦,自古以來都認為是伏羲所作。伏羲是古籍記載的中國最古老的王。相傳他人首蛇身,是他母親踩了一個巨人的腳印,有所感應(yīng)之后,懷孕十二年所生。后來,洪水泛濫,吞沒了整個人類,當時只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媧活了下來。為了繁衍后代,伏羲和女媧結(jié)婚,由此成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祖先。當然這只是傳說,就像盤古開天辟地一樣。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世神話,就像西方上帝七天造人一樣,伏羲也只不過是后人虛構(gòu)出來,用以描述人類誕生、歷史發(fā)展、演變的一個象征符號。

伏羲天資聰明,智慧超常,對各種事情都很好奇,他根據(jù)觀察到的自然景象,用簡單的符號來揭示宇宙大自然永恒的哲理,這就是八卦的產(chǎn)生。《易傳·系辭下》對這件事情作了解釋: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

包犧氏,又作伏羲氏、宓羲氏、庖羲氏、包羲氏、伏戲氏等。仰則觀象于天,指抬頭觀天上的星象,就像西方的占星術(shù)一樣。俯則觀法于地,低頭觀察地形的走勢,后來的風(fēng)水學(xué)其實就是這樣起源的,也叫堪輿學(xué)。觀鳥獸之文,觀察飛鳥走獸的膚色花紋,也就是了解各種動物的情況。地之宜,宜,物宜,就是不同土壤所生長的不同植物、所養(yǎng)育的不同動物。比如《尚書·禹貢》就是講大禹通過考察地形,然后將天下分為九州,各州都有什么地形、物產(chǎn)、風(fēng)俗等等。這幾句話是說,伏羲氏作《易》八卦,大到天地之象,小到鳥獸花紋與生物的生長情況,都有所觀察。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是個互文的句子,意思是說,伏羲根據(jù)遠近的各種東西,比如近處的有自身的耳朵、眼睛(《周易》中有觀卦〔下坤上巽〕)、鼻子、嘴(《周易》有頤卦〔下震上艮〕,表示吃東西,我們常說大快朵頤),遠方的如山川、河流、雷電等,總而言之,他仔細觀察了整個宇宙大自然,然后用簡單的符號“八卦”來表示。

伏羲所畫的八卦,即乾、坤、坎、離、艮、巽、震、兌。這八卦有很強的象征性,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說卦》中看出來,《易傳·說卦》稱:“乾,西北之卦也……乾,健也……乾為馬……乾為首……乾,天也,故稱乎父……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從這可以看出,八卦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它們可以說是解釋宇宙萬事萬物的基本要素。

關(guān)于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的形成,后來《史記》《漢書》根據(jù)《系辭傳》都作了非常細致的描述,認為八卦產(chǎn)生之后,周文王被商紂王關(guān)在羑里(今河南湯陰一帶)的監(jiān)獄里時,將八卦兩兩相重,推演變成了六十四卦,并分為上下兩篇,其中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并為之撰寫了卦爻辭。一說,周公作卦爻辭,時間大體是在商周之際,就是《易傳·系辭下》中所說:“《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后來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直接指出,周文王演八卦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進一步肯定了周文王作卦爻辭。后來學(xué)者如揚雄《法言·問神》、王充《論衡·正說》等都肯定了這一說法。另外,還有學(xué)者如馬融、陸績、朱熹、胡一桂等都認可周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等說法。

近代以來,郭沫若、顧頡剛、李鏡池、馮友蘭、高亨等人提出了新的看法。如郭沫若在《周易之制作時代》中認為卦爻辭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楚國人臂子弓所作。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則認為《易經(jīng)》卦爻辭非周文王所作,而是周初的作品。李鏡池在《周易筮辭考》《易傳探源》中則認為卦爻辭作者非一人,乃是歷代無數(shù)卜筮之官集體創(chuàng)作而成。馮友蘭《易經(jīng)的哲學(xué)思想》中也認為,卦爻辭不是周文王、周公兩人所作,而是經(jīng)過長期積累而成,定型可能發(fā)生在殷末周初。另外,還有很多別的觀點。

實際上,卦爻辭并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時之作,而是由當時掌管占筮的官員經(jīng)過長期的采集、編輯、整理而成,既非出自一人之手,更非一時所能完成。不過,卦爻辭的定本當在戰(zhàn)國時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屯留县| 蓝田县| 耿马| 那坡县| 浦北县| 崇州市| 沙雅县| 达拉特旗| 阿克| 栾城县| 福清市| 固镇县| 揭东县| 措勤县| 卓尼县| 甘孜| 大港区| 虎林市| 清原| 怀来县| 塔城市| 浠水县| 神农架林区| 万全县| 成安县| 鹤岗市| 卫辉市| 辉县市| 乌拉特中旗| 临沭县| 乌海市| 广汉市| 石家庄市| 三门县| 武穴市| 武穴市| 通州市| 海淀区| 苏尼特右旗|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