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引水入家
- 穿成農家女,嬌養了大反派權臣
- 樂子樹舍
- 2169字
- 2023-10-23 14:30:30
王書顏揚笑摸摸他的小腦袋,鄭重畫餅,許下承諾:“等阿姊掙到錢了,咱再把茅草屋給拆了改成更大的讓你和三郞一人一間,到時候會更氣派。”
這也是她要擴張外圍的原因之一,土地夠大,才能讓一家四口日后能擁有獨立空間。
二郞一臉期待和向往,對阿姊的話深信不疑。
張氏只是笑笑不說話,她住過高樓別院,并不向往氣派的門面,只要日子安穩就行。
王書顏扛起鋤頭把土再埋實些,打算明天找些石頭填上壓實,免得起大風時不牢固。
做完這些,太陽即將落西,趁著還能看見,原本打算明天才弄引水的計劃直接提前安排。
王書顏拿起鐮刀下坡走向溪道。
水聲汨汨入耳,滿目翠綠,日頭西斜,王書顏看著眼前的美景無比享受,深吸一口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甚覺愜意。
隨著溪流,她朝左一直走,約五百米左右才找到了溪水的源頭。
挑了一個水流急略高處的泉眼,砍竹埋水道改水位,把一根根竹子擺弄得像條竹龍一路蜿蜒到王家正院。
王書顏觀察著家里的地形,這會后院寬敞,以后肯定要種些藥材或者蔬菜水果什么的,水源自然也要分開才能更方便。
如此一想,她便一分為二,分成兩道水位,一道是飲用水,專供廚房用,一道是外用水,可以用來洗澡、撒掃或澆地之類的,一舉兩得。
規則好水位線,開始大開大合的一通挖挖敲敲,把每一根竹子都耐心的削蓋破節,確保引水時暢通無阻。
十幾根竹子看著不多,但放在引水的工作上卻是個細巧活,王書顏逼自己想象著成功引水后的便捷日子,努力沉住氣認命繼續搗鼓。
在末世,她拿的都是手術刀,和敵人廝殺時都是槍刀棍棒,要做什么工具也有電鉆,這鐮刀對她來說,還真有點不太習慣,但條件有限,她得接受這操蛋的變數。
竹管做完,王書顏用大小錯開的擺列方式,讓竹管之間都能夠順利銜接,再把削下來的蓋子一個個用藤繩系緊合上,如果忽略藤繩,簡直完好無損。
做完這些,就是安插‘水龍頭’了,用炭筆取一截竹子照底部畫一個圈,繼續操起鐮刀開孔,她并沒有只開畫出來的尺寸,而是開大一圈,然后把那節竹子安裝,卡住正好,再找個略小許多的竹子,當出水的嘴兒,再找個略大的當開關塞上,要用的時候打開,不用的時候還可以塞上,一舉兩得。
兩個‘水龍頭’做完,天色就剩下一點薄光,而村民也陸續收活歸家。
幾個路過的村民見張氏和二郞在外頭給煥然一新的竹墻繞繩,都一臉吃驚,大受震撼。
幾個婦女私下議論,是不是王負在外面發財后終于洗心革面回來,此時正在修整門面呢。
張氏一看天色晚了,趕緊叫二郞進屋去,實則是怕村民上來問她,她不知道怎么回答,索性臉皮薄躲起來了,一進屋就發現王書顏在搗鼓著她看不懂的玩意。
張氏問:“這什么呀?”
王書顏:“水龍頭。”
二郞一臉好奇:“什么是水龍頭?”
王書顏故作神秘:“你信不信它會自個冒水?”
張氏一聽,算了,她還是做飯吧。
二郞笑出兩個小虎牙,朝阿姊點頭:“我信,阿姊說啥我都信。”
屋里的三郞在聽到‘水龍頭’時就睡不下去了,跑出來湊到跟前問:“阿姊,它什么時候冒水?”
王書顏睨他一眼:“不是要睡十天嗎?”這小子都偷懶一下午了。
三郞抱著阿姊的脖子嘿嘿一笑:“我今晚繼續努力,阿姊快告訴我,它什么時候冒水?”
二郞伸手把三郞的扯下,皺眉道:“別壓著阿姊。”
王書顏弄完最后一個水龍頭,打開竹塞,讓他們站在這里盯著,然后走出門。
二郞三郞聽話照做,蹲在水龍頭面前全神貫注,一眼不錯的盯著,蚊子來叮咬,也絕不離開。
咚咚!
在王書顏快到家門口時,她聽到了里頭傳來了汨汨的水聲和二郞三郞興奮的脆聲:“娘,阿姊的水龍頭真冒水了。”
接著,兩人跑出來朝正好上坡的王書顏揮頭興奮道:“阿姊,真冒水了,你快來看啊。”
王書顏露出深藏功與名的微笑,點頭回應:“來了。”
張氏看著女兒用竹子搗鼓出來的‘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注,已經不知如何形容自己今天跌宕起伏的心情了。
王書顏一進屋,三人皆用崇拜的目光看著她。
王書顏一臉坦然對他們講解‘水龍頭’的使用方法:“用的時候就把竹塞打開,不用的時候直接塞住就行,也不浪費。”
三人連連點頭,三郞一臉神奇問她:“阿姊,這個也是山神爺爺教你的嗎?”
王書顏一怔,然后重重點頭:“對。”
三郞大受鼓舞,轉身又朝床躺下。
二郞:……
張氏只當三郞欠罵,惱道:“睡什么睡,都快吃飯了。”
……
第二天,王書顏早早就起來了,但是被屎尿憋醒的,她捂著狂攪的下焦直沖茅房,解決了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泡人生大事。
出來的時候,面如鍋炭,不開大不知道,一開大嚇一跳。
靠,這年代,居然用的是廁籌,還是全家公用的那種。
頓時,她整個人都炸毛了,直接手撕身上的麻布當廁紙,昨天的好心情直轉跌底,差評。
站在水龍頭洗手的時候她暗暗發誓,生活基本要素第一條,廁紙要搞到。
做了野菜面糊湯隨便吃完,王書顏背起兩背簍往山上走。
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灑在地面上,讓幽靜的山里變得生機勃勃,也照在滿目琳瑯的野菌上。
眼前的野菌品種繁多,有雞油菌、鉚釘菇、青頭菌、松茸、雞樅、干巴菌、羊肚菌,個頭不小,有白有紅,有青有黃,形態各異。
村民日常勞作,一來不懂,二來不敢隨便采摘,這會兒倒是便宜她了。
王書顏卸下竹簍,墊上野草,把長得肥圓的野菌摘下,一會兒兩個竹簍就滿了。
好不容易上來,還沒挖到藥材,她可不愿意就這樣回去,便用竹葉加上竹子做成一個大竹巢,專門用來放蘑菇,也不怕壓著。
這片區域莧菜和野茼蒿、藿香、柴蘇、薄荷最多,王書顏就地取材,拿起鐮刀就挖。
稍遠一些,還有一處果子林,王書顏正要上前,便聽到后方傳來一聲‘啊,有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