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氣吞山河耀日月〔加更求追讀〕
- 大唐九萬里
- 歐陽壞壞
- 2111字
- 2023-10-24 11:58:06
李隆基臉色有些陰沉不定,顯然正在思考,過了片刻,方開口道:“璿兒,你覺得朕老了嗎?”
李璿心中大驚,表面卻不動聲色道:“圣人龍精虎猛,萬歲無疆?!?
“璿兒,大唐遠比你想的更偉大?!?
“自太宗傳至朕,百年大唐,遠邁秦漢?!?
“四蕃之國,稱臣納貢者,蓋三百有余?!?
“百年風雨飄搖,尚存之國不逾百矣,余者盡滅?!?
李隆基看著下方的小兒子,侃侃而談道。
這簡單的一句話,李璿卻好似看到了尸山血海,罪與惡,殺與伐。
無上榮耀,皆是建立在弱者的哀嚎之上。
“你久居王宅,所知所識皆從書中,亦或道聽途說。”
“從安遠門向西萬里,騾馬駱駝運載著數(shù)不清的絲綢茶葉,瓷器奇珍,十里人煙不絕,百里燈火不息?!?
“長江運河通南北,控洋入海龍盤行。
“千帆爭渡百重浪,萬里碧波萬家慶?!?
“庾嶺梅關(guān)開官道,春去廣州夏時歸?!?
“深耕嶺南削天塹,古人栽秧今人采?!?
“五谷豐登倉滿盈,士農(nóng)工商歲月興。”
“禮樂服章四海慕,文治武功八方傾。”
“氣吞山河耀日月,威震萬邦照古今?!?
“遣使游學十萬眾,俱來長安舞升平。”
李隆基站了起來,指著身后大唐萬里山河圖,氣沖霄漢道。
李璿沉默了,每一個字語中,都流露著李隆基的自得。
運河是楊廣所修,但真正將其勾連南北,直通大海的正是開元之治。
大唐之所以被后世所推崇,正是因為它包容萬象,自信開放。
這是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之中,任何一個朝代都所沒有的氣魄。
不管是邊關(guān)大將,還是朝中大臣,都有番人胡人,甚至來自遙遠西方世界的白人做官。
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異國番邦的王子,也有在大唐為官為將。
江南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可因為險山惡水,自秦以來,始終為中原嫌棄。
而至唐以來,著重于對南方的開墾,鑿山開路,引水聯(lián)渠,方才造就了開元盛世,以及唐以后中原王朝的人口大爆發(fā)。
肆虐千年,一直是中原王朝心腹大患的蠻族夷狄,也是在盛唐,變身成了能歌善舞的朝圣者。
諸國皆以盛唐為榮,每年都會派出大批遣唐使,學習盛唐政治文化以及各種先進技術(shù)與思想。
即便是經(jīng)過安史之亂,元氣大傷的大唐,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幾度中興。
如果拋棄天寶年間,只看開元,李隆基毫無疑問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圣君。
可惜的是,從他奪了自己兒媳,驕奢淫逸開始,就注定了盛唐之輝煌的落寞。
所以,他只管吹噓,雖然這些的確也是真的。
但李璿很清楚,如果他繼續(xù)如此這般貪圖安逸,醉生夢死溫柔鄉(xiāng)。
這些大唐的無上榮光,終究會成為鏡花水月,一場夢罷了。
當然,這些話李璿是絕對不敢說出來,否則三王之鑒尤在前,只能諂笑道:“圣人豐功偉績,古今往來再無人可項背?!?
“所以說,不敬大唐者,就當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
“國恒強則強,國恒弱則亡。”
“朕也無法違逆天意,這是上天的旨意?!?
李隆基神色平淡,殺伐果決道。
李璿定了定心神,瞬間明白了。
雖然此時的李隆基對朝政失去了興趣,但對于開疆擴土,仍舊十分熱衷。
畢竟這有關(guān)他在浩瀚青史之中的名聲,這也是自古以來所有帝王都逃不出的真香定律。
他李隆基,也無法跳脫。
所以滅石國,李隆基只是需要一個理由罷了,而不會真正在意事實的真相。
所以,這就是帝王之心嗎?
“圣人雄才大略,小小石國違背天心,當滅?!?
李璿可不是什么良人,滅就滅唄,跟自己有個毛關(guān)系。
眼下,順從李隆基,討得歡心,才最重要。
因為,只有強者才有資格憐憫弱者。
自己也是眾生之魚中的一員,沒有資格去憐憫誰。
“孺子可教也?!?
李隆基對于兒子恭順的態(tài)度十分滿意,笑哈哈道。
“圣人,石國可滅。”
“但兒憂之大食,石國是否會向大食求援,若大食傾國來犯?!?
“我大唐鐵血兒郎身經(jīng)百戰(zhàn),自不懼任何番夷。”
“只是安西只有二萬余軍,兒以為若大食敢冒犯天威,當以雷霆之勢剪滅之,以證盛唐國威?!?
“由此,圣人之天威,定當四海賓服,萬國共尊?!?
李璿說的很含蓄,然后又不忘一頓彩虹屁輸出。
果然,一生要強的李隆基,對于兒子的馬屁,十分受用,當即沉思片刻道:“那就從各鎮(zhèn)抽調(diào)二萬精銳鐵騎,駐守安西都護府。”
“圣人,隴右軍震懾吐蕃,劍南軍防備南詔,朔方軍拒止回紇,關(guān)內(nèi)軍戍衛(wèi)京畿,河東軍節(jié)制突厥,皆不宜妄動。”
“眼下諸道,唯有安大將軍威名赫赫,河北諸部懼唐承久。”
“兒聽聞,平盧軍馬使史思明英勇善戰(zhàn),其麾下步騎,令河北諸部戎狄聞風喪膽,可堪大任。”
李璿當即開口道,并非不想舉薦郭子儀,而是時機不合適。
自己與郭子儀才從蜀州歸來,就明目張膽推薦他領(lǐng)兵。
就算真沒有問題,也絕對會被李隆基猜忌。
所以推薦郭子儀的事,絕對不能自己來做。
至少目前,不能做。
李隆基有些意外的看著李璿,陷入了沉默,也不知在想什么。
“圣人,史思明坐鎮(zhèn)河北,協(xié)助安祿山撫討河北,不宜擅動。”
“左武衛(wèi)大將軍郭子儀,以八百之眾于子午道大敗二千余賊寇?!?
“不但護佑殿下安危,更證明郭子儀頗有大將之風,應(yīng)堪大任。”
高力士突然接過話,并舉薦了郭子儀。
李璿大感意外,這高力士也是好人啊!
“郭子儀武勇有余,可卻出自哥舒翰帳下,兒以為不妥。”
看見李隆基目光閃爍,似有遲疑,李璿決定賭一把,反其道而行。
看了一眼勸阻的李璿,李隆基笑了笑道:“既然曾是哥舒翰的部將,那必有所才能。傳詔,授郭子儀安西副大都督,安西節(jié)度副使,安西兵馬使,領(lǐng)精騎兩萬,駐防安西?!?
李璿臉上當即露出一絲失望之色,一閃而逝。
李隆基一直打量著自己的好兒子,見狀,不由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