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唯美人與美酒不可負
- 大唐九萬里
- 歐陽壞壞
- 2110字
- 2023-10-24 00:01:00
“殿下,此言何解?”
公孫嫣捕捉到了李璿驚駭的神色,當即好奇道。
是李泌學究天人,從古籍上所見?
還是他,真乃陸地神仙?
否則傳達這句話,給自己又有何用意?
罷了,既然想不透,以后見到他,親自問一問便是。
“本王亦不解。”
李璿定了定心神,端起酒杯道:“來,唯美人與美酒不可負。”
騙子!
公孫嫣心中嘀咕了一句,然后便與李璿對飲。
兩人相談甚歡,從五音六律,到詩詞歌賦。
從家國大事,到民間雜談。
公孫嫣也不愧是李泌之高徒,與其暢談一番,李璿也是大開眼界。
更讓李璿大開眼界的是,這個女人不但精通音律,詩詞造詣也是非常之高。
足以稱之絕代才女,尤其是家國大事,她雖是女流之輩,可卻對時政有著獨到的見解。
而李璿也非常健談,原身身體流淌著李唐血脈,對音律也是十分精通。
再加上李璿博學廣記,腦海之中的便宜老師實在太多了。
不經意間一兩句傳世佳句,便能讓公孫嫣美眸流轉,深深被李璿的驚才絕艷所折服。
偶爾談及一兩個趣味笑話,更是逗的公孫嫣笑意漣漣。
不知不覺間,兩人早已喝的醉意朦朧。
自古酒最亂人心,尤其是喝迷糊了,還勾肩搭背的孤男寡女。
四目相對,女子醉意嬌羞,好似受驚的小白兔,想要急流勇退。
男子,劍眉星目,器宇軒昂,直接伸出了大手,抓住了那雙白皙的玉手。
相視無聲,猶如干柴遇烈火!
李璿早已被酒色奪了心智,充滿原始野望的眼神,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佳人,攬入懷中。
公孫嫣欲拒還迎,欲語還休!
終究難抵眼前這個小郎君的無窮魅力,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此處省略十萬字!〕
一直到次日,第一縷陽光照耀進來。
李璿搖了搖沉重的腦袋,該死,以后不能再喝這么多酒了。
看著窗外朦朧的天空,活動了一下筋骨,便翻身而起。
可很快,李璿就感覺哪里不對。
嗯?
小李璿怎么沒有像往日一般,昂首挺胸呢?
真是奇怪,難道是喝酒太傷身了?
這該死的酒啊!
昨天喝斷片了,好像什么都記不起來了。
“咦?”
“什么素質,真是什么人都有。”
“看來回長安以后,要好好計劃一下,培養自己人了。”
“這些下人,實在太不像話了。”
“不知道是哪個禽獸,連本王的床單都偷。”
李璿實在有點無語了。
不過這是高檔蠶絲制成,應該挺值錢。
算了,別讓本王抓到你。
李璿一如既往的提著自己的重劍,繼續刻苦練功去了。
只不過今日,只練了半個時辰,李璿就有點氣喘吁吁。
看來這喝酒,的確太傷身。
罵罵咧咧的洗漱一番,李璿吃完早飯,便準備去向李隆基與楊玉環問安。
畢竟,這孝心要持之以恒才行,萬不可懈怠才是。
來到寢宮,見高力士站在門外,李璿當即上去打招呼道:“阿翁。”
“殿下。”
高力士也是對著李璿和煦一笑,沒有半點架子。
“我來給圣人與娘娘問安,不知……”
李璿欲言又止,看向高力士道。
¨圣人正在給娘娘描眉,殿下可能要等一會。”
高力士并不意外,看著李璿道。
“原來如此,圣人與母妃之愛情,真是讓人好生羨慕。”
“咦,阿翁,這么早就有奏章叨擾圣人嗎?”
李璿突然看到了高力士手中有一本奏章,頓時覺得這是一個表現的機會。
“也不是什么大事,安西來的急奏。”
高力士欣賞的看著李璿,不緊不慢道。
安西?
李璿不由心中一動,試探性道:“阿翁,既然是八百里急奏,怎么會是小事呢?”
“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上奏,石國……”
高力士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大殿之中響起李隆基的聲音:“進來吧!”
李璿與高力士便推門,走了進來。
“兒拜見圣人,母妃。”
李璿進去之后,恭恭敬敬的問安道。
“璿兒真是孝敬,這么早就來給我們問安,快起來吧!”
楊玉環看著李璿,連連稱贊道。
“嗯,免禮吧!”
李隆基自然不會薄了愛妃的面子,當即附和道。
“謝圣人,母妃。”
李璿說完,便站了起來。
“力士啊!”
“有事嗎?”
李隆基這才把目光投向了高力士,詢問道。
“圣人,安西八百里急奏。”
高力士走上前,將手中的奏章遞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接過奏章,直接翻開觀閱起來,只是很快他就神色陰冷,十分霸氣道:“撮爾小國,也敢不敬我大唐。傳詔高仙芝,遣王師,滅其國。”
來了!
李璿心中一動,石國被滅之后,便是怛羅斯之戰了。
大唐由盛轉衰的端倪,就是由此開啟。
隨之兩征南詔失敗,進而讓安祿山野心逐漸增長。
李璿知道自己開口,適得其反。
只能求助的眼神,看向了楊玉環。
“圣人,兵者兇也。”
“齊王生性聰慧,圣人可教驗之。”
楊玉環當即心領神會,雖然不知道李璿要做什么,但還是選擇了幫一下。
“嗯,聽愛妃的。”
“齊王對此有何見解?”
李隆基摟著楊玉環,甚是寵溺,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李璿道。
有個好母妃,勝過百萬師啊!
“兒聽聞,昭武九國之外,還有黑衣大食,其國甚廣,其卒甚勇,不可小覷之。”
“西域諸邦,撮爾小國,自不是大唐王師之對手。”
“兵鋒所向,翻掌滅之。”
“只是兒有些許疑慮,昭武九國向來畏懼大唐國威,怎敢以小犯強,以弱恃強?”
“兵不過萬,地不過百里,何以不敬盛唐?”
“再者,昭武九國與大唐關系密切,向來交好大唐,怎會突生變節。”
“兒以為,其中必有蹊蹺,圣人不可不察。”
“恃強凌弱易,以德服人難。”
“若處置不當,引起西域諸邦惶恐,轉投黑衣大食,于大唐是禍非福也。”
“圣人明斷天啟,自有韜略。”
李璿整理了一下思路,便開口道。
“圣人,殿下所言極是。”
“臣早年便有耳聞,邊關悍將,殺良冒功者有,逼反藩國,謀財邀功者甚眾。”
高力士也是神色凝重,向李隆基勸諫道。
這高力士,的確是個賢宦,簡直就是大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