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多么熟悉的名字,多么讓人肅然起敬的名字……
梨園弟子遍天下,門楣石匾高掛懸。
華清宮,梨園,便是后世無數戲曲人的祖源之地。
這里有來自大唐各地的奇人異士,這里便是大唐最高藝術殿堂,對后世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無論是眾多詩人的詩中,都可見開元氣吞萬里,到處盛世之光。
“璿兒,你可知這梨園弟子多少人?”
李隆基看著有些發呆的李璿,笑著道。
“兒不知。”
李璿收回心緒,畢恭畢敬道。
“內外教坊,宮廷梨園,女樂一萬三千余眾,男樂三千七百余眾。”
“這些人,都是朕親自調教,個個皆是人間妙人兒。”
李隆基心情非常不錯,說到此,臉上也盡是洋洋自得。
如果你不是皇帝,那絕對是天下絕巔藝術大宗師。
可是作為一個皇帝,不問朝政,醉心此道,非民之福啊!
李璿嘆了一口氣,但在李隆基面前,也只能在心中吐槽幾句,表面卻諂媚道:“圣人德才兼備,乃萬古唯一的音律大家。”
“哈哈哈!”
“說得好,如果有喜歡的樂師,告訴朕,朕賞賜于你。”
李隆基十分豪爽,對于這個兒子,越看越喜歡。
“兒可不會客氣,只要圣人別不舍得就是。”
李璿隨著與李隆基的關系逐漸加深,膽子也大了不少。
“好小子,走,朕帶你長長見識。”
李隆基拉著楊玉環率先走了進去。
李璿見狀,隨即跟上。
鶯鶯燕燕,萬紫千紅,好一個人間仙境,亦不過如此吧!
不得不說,做昏君,還是非常有情可原的事。
畢竟,這陣勢,誰受得了?
一路走來,個個少女猶如出水芙蓉,千嬌百態。
有胡姬,有戎女,有彩衣飄飄的九天仙子,也有充滿異域風情的各族番邦美女。
“來璿兒,朕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李龜年,李鶴年,李彭年。”
“他們兄弟三人都是朕這梨園之中的佼佼者,能歌善舞,諸般樂器,也是樣樣精通。”
李隆基突然喊道,指著面前三名中年男子道。
“久仰大名。”
李璿頓時心中一驚,此言乃出自真心,而非客套。
李龜年,號稱大唐樂圣。
古代,但凡能夠稱圣之人,皆是牛人。
“齊王殿下的大名,我們三兄弟也同樣如雷貫耳。”
李龜年哈哈一笑,十分熱情道。
“龜年,你帶著齊王四處轉轉。”
李隆基微微一笑,說完便拉著楊玉環離開了。
“殿下這一次來,可是有福了。”
李龜年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后邊走邊談道。
“福從何來?”
李璿頓感莫名其妙,不解道。
“公孫小娘子來梨園了,圣人親臨,公孫家的獨門絕技,公孫劍舞定當重現人世了。”
李龜年捋了捋胡須,滿臉期待道。
公孫劍舞?
是大詩人杜甫劍器行之中,那個公孫家嗎?
“是公孫大娘子嗎?”
李璿也是心情澎湃,這又是一位大牛人啊!
能夠讓大詩人杜甫念念不忘的驚世絕技,真不知是何等神乎其技之舞?
“公孫大娘子?”
“公孫大娘子早已年邁,退隱多年。”
“這位公孫小娘子是她的孫女,公孫嫣。”
“因為排行十二,所以也常被稱為十二娘子。”
“公孫劍舞,結合了劍器與渾脫之美,冠絕當世,乃公孫家獨門絕技。”
“殿下說,這是不是福?”
李龜年先是愣了愣,然后隨之反應過來,大笑起來,解釋道。
十二娘子?
公孫嫣?
“本王十分期待。”
李璿記下了這個名字,笑了笑道。
在李龜年三兄弟的引領下,李璿真是大開眼界。
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樂器,足有數百種,許多在后世早已失傳。
總體上大致分為三種,擊奏,吹奏,彈奏!
而梨園子弟可不僅僅只是這些,有歌唱家,有舞蹈家,還有各種表演家,雜耍家,幾乎囊盡了天下英才。
凡是這世間有的藝術,幾乎都能在此尋到。
這世間沒有的藝術,梨園之中如果也沒有,那便是真沒有了。
“聽聞殿下也是此道高人,不知是否有幸一睹為快。”
李龜年陪著李璿逛了半晌,最終忍不住道。
齊王才華絕世之名,已經從長安傳自四方。
相信用不了多久,齊王之名也會名動天下。
“關公面前,豈敢耍大刀。”
“樂營將乃當世音律大家,本王不過是一時雅興罷了。”
李璿謙虛道,婉轉的拒絕了。
〔梨園,皇帝李隆基親自擔當崖公,相當于當代校長,其下又設有編輯,樂營將,其后則是各部梨園子弟。〕
又逛了一會,李隆基派人傳召,宴會要開始了。
李龜年幾人只好與李璿前往梨園后方的大殿,那里是專門為圣人預留,用來設宴與休息的宮殿。
“拜見崖公。”
梨園之中一眾受邀的各行大家,紛紛對著上方的李隆基道。
“無需多禮。”
“梨園之中只有崖公,沒有皇帝。”
“大伙兒只管盡情高歌,盡情飲酒。”
李隆基早已換了一身便服,此刻儼然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而非那個鐵血無情的帝王。
就連楊玉環也是一系素衣,沒有平日里那般衣裝華貴,更無半點胭脂水粉點綴。
即便如此,她依舊是那般奪目耀眼,美的不可方物。
隨著美妙的音律響起,一群翩翩舞者入場,為宴會拉開了帷幕。
有人談笑風生,有人吟詩唱曲,也有人醉意朦朧,縱情高歌。
隨著宴會逐漸進入了高潮,一名身著戎裝的女子,英姿颯爽的走了進來。
她手提熒光劍,身披勁旅甲,瞬間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沒有任何樂聲,也沒有任何開場白。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這一刻,她成為了全場唯一的主角。
隨著她那靈動的身姿游動,手中的熒光劍好似活了過來一般。
聲聲劍鳴,猶如萬鳥朝鳳,發出一聲聲悅耳的風聲。
漫步大殿舞臺之上,身后好似一片殘影,讓人目不暇接。
一舞天下傾,再舞傾人國……
隨著劍落,她對著上方的李隆基拜道:“公孫嫣,拜見崖公,拜見崖母。”
啪啪啪啪!
大殿之中,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開始鼓掌喝彩。
李璿被宛如雷霆般的掌聲驚醒過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劍舞嗎?
李隆基的眼神,也是一刻也沒離開過公孫嫣的身上。
好一個俊俏的小娘子,與玉奴的美不一樣,各有千秋啊!
“此劍舞可震萬古。”
“齊王文采斐然,何不賦詩一首助興?”
楊玉環自然清楚身邊人的德行,當即開口道。
“對,絕世之舞,當配絕世之詩。”
李隆基感覺身旁有一道冷冷的寒光射來,連忙收回目光,哈哈一笑道。
“……”李璿。
再這樣下去,不如這唐詩三萬篇自己來寫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