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王,這是想結交自己?
邊令誠聯想之前種種,心中當即有了判斷。
人是好人,只是可惜,一直不受寵,未來成就有限。
“小郎,此次迎回貴妃娘娘固然有功。”
“但福禍相依,朝中不想見你平步青云者可不會少。”
“我聽郭將軍說,你們在路上遇到了襲殺。”
“雖未得手,但以那些人的骯臟手段,絕不會輕易罷手。”
“截殺雖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卻非最危險的手段。”
“很多時候,讓一個人死的無聲無息,才是最可怕,最歹毒的手段。”
“小郎日后,定要小心衣食住行,對身邊親近之人,也要警惕萬分,切不可大意。”
邊令誠思量片刻,便苦口婆心的叮囑道。
涼王既然有意結交自己,那何不順水推舟,釋放善意呢?
自己又沒什么損失,萬一他真能借此一飛驚天呢?
“多謝三兄賜教,我定當銘記。”
李璿點了點頭,心中也深以為然。
在這個殘酷時代的斗爭,本就是你死我活,沒有半點親情仁慈可言。
任何卑劣手段,只要能夠讓敵人消失,都是好手段。
這也是為何古時候大戶人家,都會隨身帶著貼身侍婢的原因。
嘗膳食防毒,隨行擋暗箭,簡直就是居家旅行必備。
看來,自己也要考慮這方面的事了。
邊令誠見李璿非常痛快的接受了自己的諫言,心中也十分高興。
“此次回宮之后,我也會適當為小郎美言。”
“但愚兄位卑言輕,圣人能否聽進去,愚兄也不敢有何保證。”
既然決心與涼王結交,邊令誠也十分爽快的釋放了自己的善意。
李璿笑了笑,這邊令城是個聰明人,也很上道。
有的時候,真小人,遠比偽君子更好對付。
如果邊令誠是一個十足的小人,貪財好利。
那李甫國就是一個陰狠毒辣的惡犬,隨時都會反噬主人。
當然,自己也肯定被那李甫國給記恨上了。
不過自己并不后悔,因為那李甫國本就是東宮之人。
而自己需要一個面圣的機會,他又是王宅使,不揍他一頓,自己的良心過意不去,更無法實施計劃。
現在看來,自己的計劃十分的成功。
唯一的插曲,就是半路差點被襲殺,暗中有了一個看不見的大敵,時刻想除自己而后快。
“三兄有心了,成與不成,自有天定。”
“此番心意,愚弟當永記于心。”
李璿哈哈一笑,開懷大笑道。
“只要小郎得勢以后,不忘患難之情,愚兄便余愿足矣。”
邊令誠并沒太放在心上,得勢何其難也。
且不說東宮太子已經穩坐十余年,壽王也有右相李林甫等一大批朝中重臣支持。
兩人暢所欲言,說南道北,聊的熱火朝天。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李璿也開始旁敲側擊,從邊令誠口中,套出了各種信息。
無論是李隆基,還是楊玉環的喜好,都有了大致了解。
對于朝局也了解的更深了一些,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等一眾能夠左右朝局的文臣武將,也在心中有了大致輪廓。
至于東宮太子李亨,在邊令誠的話里話外,無非就透露著濃濃的不屑。
顯然太子羸弱的形象,已經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之中。
不過李璿對此倒是不以為然,因為他很清楚,李亨也是個狼人。
哪怕朝野上下都瞧不起這位太子,哪怕李隆基也對于這個沒出息的兒子嗤之以鼻,自己也不會有半點輕視之心。
自己這個三皇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趁著馬嵬坡兵變,直接上位奪權。
非但鏟除了楊家在朝中的勢力,更是徹底杜絕了源頭,將楊玉環也一塊弄死了。
對自己的老父親,也是實行表面恭孝,實則軟禁的策略。
先是奪了李隆基的至尊位,順帶又滅了他的一生所愛,然后又流放了忠心耿耿的高力士。
最終晚年凄涼的李隆基,活活餓死在了太極宮,一代雄主,最終落個無比悲慘的下場,讓后人無盡唏噓。
自己絕食?
反正李璿不相信,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等到邊令誠被幾名內侍駕走之后,李璿幾乎得到了所有想知道的信息,就差沒把邊令城,祖宗十八代都刨出來問候一遍。
喝了一碗醒酒湯,李璿躺在臥榻之上,思緒萬千。
回長安之后,只有緊緊抱住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大腿,自己才有機會改寫大唐的命運。
當然,這只是開始,還遠遠不夠。
自己不是圣人,拯救不了蒼生。
畢竟,這人嘛,只要能吃苦,那就會有吃不完的苦。
所以吃苦干活這事,還是留給別人吧!
反正自己已經吃了一輩子苦了,這輩子絕對不要再吃苦。
什么宏圖偉愿,都是扯犢子,說給別人聽的而已。
自己早就看淡了,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如何進步,享福的永遠只有那一小撮人。
制度真能改變普通人的命運嗎?
可能吧!
李璿只相信一句至理名言,婊子,哪怕穿上再華麗的新衣,那也還是婊子……
自己以后,也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讓夷狄番族去吃完苦頭,盡力讓大唐的百姓少吃苦,僅此而已。
再多,自己沒那個本事,也沒有能力去做。
撇開心頭亂七八糟的雜念,李璿呼出一口濁氣。
是時候好好考慮一下,要如何繼續向上爬了。
只有踏足真正的權力巔峰,自己才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運,進而影響全天下人的命運,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
以李隆基的尿性,自己根本不可能掌握兵權。
其實,最好的選擇,就是靜待安史之亂以后,等李亨馬嵬坡兵變之時。
自己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可是,不到萬不得已,自己實在不愿選擇這條路。
安史之亂對大唐而言,乃是不可承受之重創,甚至是間接導致大唐滅亡的根源。
下一步,最佳的時機,便是阻止安祿山兼領河東節度使。
只有這樣,才能粉碎安祿山日益增長的野心。
那就讓自己,在大唐權力的至高殿堂,與滿朝妖魔鬼怪,斗一斗法吧!
安史不能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