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父與子
- 我在大清當攝政王
- 凊火
- 2082字
- 2023-10-30 17:26:56
“兒臣看著不行。”
“哦?”
多爾袞樂了,“那女子我見過,容貌出眾,氣質上佳,你覺得是哪里不行,配不上你?”
石林一臉義憤填膺,“阿瑪,恕兒臣直言。”
“李瑗不過一個附庸之國的公主,而您是大清的攝政王!
朝鮮王朝明知如此,卻還故意送個公主想要進入您的后宮,這簡直是對您的侮辱,更是對咱大清的貶低!
兒臣請愿,親率正藍旗出征討伐朝鮮!”
多爾袞不為所動,“先說說…你覺得她哪里不行吧。”
石林喟然暗嘆……
果然。
安排兒孫婚事,真是每一個長輩,在年齡達到時候,都會自動覺醒的執念——就連多爾袞,亦不能免俗。
李瑗那個“公義公主”,是哪里不行的問題嗎?是哪里都不行!
石林仍記得熱臉貼的冷屁股,以及那自詡公義的清高臉。
“阿瑪,容兒臣先問您……您覺得李瑗長相如何?”
“容貌出眾,氣質上佳,這是我第二遍告訴你。”多爾袞說道。
臉色一紅,
石林承認方才只顧著怨懟去了,
“咳!阿瑪,李瑗這個女人,長得很漂亮。”
“就如同一支美麗的花兒,可是您知道的……越好看的花,越容易被采折。”
“就論她的姿色,加上她的年紀,說她在閨房中孤芳自賞,立在枝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至今名花無主,沒被采過……您信么?”
多爾袞英眉一皺,“你這言論,倒是角度清奇。”
石林低頭不語。
“你那個羅剎國的女人呢,叫琳……”
“琳娜。”石林回道。
“這位琳娜,你就確定她名花無主?”
“回阿瑪,琳娜只是兒臣的朋友。”
“你把這李瑗,也當做你的朋友。”
“阿瑪,這?”
“做不了?”
“兒臣保證完成任務。”
……
車輪滾滾,行駛在盛京城里最寬厚的青磚大道上,發出“咯咯~咯咯~”的聲響。
一路車馬不停,直奔城內最恢弘的建筑群——盛京皇宮。
順著車輪聲響,
多爾袞、石林這對血脈上是叔侄,名義上是父子的兩人,又隨意的聊了很多話題。
基本上都是多爾袞在問,石林在答。
兩人聊的越多,石林越是心驚……
錢三兒的出現;
盛京衙門里的一舉一動;
甚至篡清計劃、洪承疇以及燧發槍的事情,多爾袞盡然知曉。
雖不知道對方具體了解多少,但石林心中…亦對其于盛京城的強大掌控力,有了一絲絲窺探。
……
“火銃這種東西,終是奇淫技巧,自身強大,方是真正的強大。我雖向來不反對、不排斥,但是…你身為我的兒子,要清楚何為本末。”
“兒臣明白。”
“篡清計劃里面的人,早都被磨平了斗志,偶有幾個…也掀不起什么風浪。我一直沒動他們,因為這些不過是拙劣的小謀,難成大事。你想收為己用,需注意分寸…陽光大道,才是王者之道。”
“兒臣謹遵阿瑪教誨。”
“洪承疇是明朝降將,非吾族類其心必異,這人還算有些才智吧……可惜,半百殘軀,已不能雕琢。可用,但不可重用。”
“兒臣謹記受教于心。”
“你既是我的兒子,便要將眼光看看南邊,那里才有我們無盡的可能。建州這片兒地界,還是太冷,冷的人都生不出來孩子……如夏成德這種人,南邊有很多,以后見到盡可利用,你沒有殺掉夏成德,這件事還算及格。”
“阿瑪夸獎,兒臣惶恐。”
“此前你渾渾噩噩度日,雖說不堪大用,但也能混個富貴安生命,我并不會覺得這樣不好。現在你既想走到人前,那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勒克德渾,過兩日,我安排他出獄恢復爵位,你去接手吧。”
“兒臣叩首,謝阿瑪圣恩。”
……
公元1644年,
大明崇禎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
正月。
李自成更名西安為西京,定都,建國大順,年號永昌。
改五軍都督府為五軍部,改內閣、設大學士;添設尚書、侍郎,增置省級機構,設立節度使……
定軍制、封功臣、開科取士。
同時,
聚攏大軍,東征明朝京師。
……
……
大明皇宮。
“混賬!”
“該死,該死!”
“那李賊,不過一農夫小兒,竟敢妄自稱帝!”
“他怎么敢?”
“他怎么敢!”
“嘭!”
隨之巨響傳來,
一陣雜亂嘈嘈的響動落了滿地,其后緊跟著的,是宛如鳳鳴的瓷器碎裂聲……
“哎呦!萬歲爺,您小心,別傷到了龍體!”
猛地,
朱由檢好像一個溺水之人,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忽然將跑來的公公撲倒!
“大伴,大伴!”
“你說…你說,他李自成憑什么,憑什么!啊?”
“爺,您別嚇奴婢,您已經兩天兩夜沒睡了,奴婢服侍您回駕乾清宮休息吧?”說著公公的嗓音帶上了哭腔。
“休息?怎么休息!”
朱由檢一把將公公推倒,猝然起身,曲臂抻直…因為過于激動,整個手臂顫顫巍巍地指著宮門之外,
“如何休息?那些大臣們能休息,朕能嗎?”
“朕不能!”
“是他們…是他們要做亡國之臣,朕不愿做亡國之君!”
半響,
整個諾大的養心殿內寂靜無聲,針落可聞,
有的只是朱由檢一起一伏的沉重呼吸聲,以及癱在地上的那名公公,輕微的啜泣聲…
終于,
朱由檢滿心悲愴漸漸平復下來,
“伴伴,幫朕傳召李名睿覲見。”
……
盛京皇宮。
一輛馬車自中路,緩緩駛向大清門。
巨大的大清門,面闊五間,宛若山垛,琉璃瓦片鋪滿屋頂,帽檐邊角飾以綠邊。一幅幅海水云龍,及象征著各種吉祥的動物,如龍、鳳、麒麟、龜鹿、喜鵲等等,紋于其上,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本就簡樸的木架馬車,至于其間,更顯簡陋。寬厚的布簾輕啟,一個面如冠玉的年輕男子,縱步跳下。
“會上等我。”
“兒臣恭命。”
年輕男子回身對著馬車,頷首躬腰一禮,便朝遠處的大政殿而去。
不等男子走遠,另有一個全身白色鱗甲的旗兵,于宮門外的反方向快步走來,尚未臨近,遠遠的單膝跪地,沉聲道:
“爺,李自成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