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地會
- 我在大清當攝政王
- 凊火
- 2407字
- 2023-10-26 23:30:00
洪承疇,
與大多數投降清廷的名將一樣,表面上被恩禮有加,實際上處處被防范……一直閑事在家,近乎軟禁。
自皇太極尚在大位之時,洪承疇便磕頭投降了。
然而……直到皇太極身死,他洪承疇也沒有進入清廷,哪怕做一個小小縣令。
時年,
洪承疇是何等聲名顯赫!
大明崇禎皇帝欽點,尚方寶劍一朝在手!
掛帥督師,親率密云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大同總兵王樸、寧遠總兵吳三桂……所謂八路總兵,
統領精兵良將無數,馬匹戰甲不計……大軍麾下集結,會戰太宗皇太極!
可惜,在崇禎皇帝的英明指揮下,八大總兵被皇太極逐個擊破、一一戰敗,逃的逃,散的散,俘的俘…
在洪承疇被俘虜至盛京城后,
吳三桂還給崇禎上過書信…信中言及洪承疇,贊譽之詞毫不吝嗇,
言其:
砍頭之時,罵賊不屈,遙身西向叩首,稱頌天王圣明!但求速死,從來就義之正!
崇禎帝接到吳三桂的書信,
感動涕零,壯懷激烈!
當即下令禮部侍郎錢謙益擬旨,稱贊洪承疇——節烈彌篤!
于朝天宮設立祭壇,親自祭奠!賜祭一十六壇,肅立祠堂,議定謚號…
誰知這祭奠正如火如荼的舉行著,錢謙益還正蹲在崇禎面前,給其商議謚號呢,
忽然遼東寧遠又來急書——洪承疇,降清了!
崇禎一番震悼痛哭,直接滯愣當場!怒砸祭壇,改奉觀世音。
之前有多么大的贊名,塌房后,就有多么大的罵名!
這一下,洪承疇直接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當然悠悠眾口,遠在建州盛京城內的洪承疇,自是聽不到的。但聰慧如他,又豈能不知…自己名聲在大明境內,將會低至何等不堪!
多少個日夜,
確如他對石林說的那樣……他輾轉反側的睡不著,他在想。
誠然,當初自己究竟有沒有殉國念頭的這個想法,他不敢提及。
他是在想,
自己還活著,
大明里的罵名已定,身后的罵名或許也已定……
那他究竟為何還活著?
鏡中兩鬢見白頭,以至皇太極猝死,他更加急躁!
是啊,
他現在還活著,可將來終有一天會死的……那時的墓碑上會怎樣鐫寫呢!
猛然這天,他聽說石林抓走了范文程的老婆!
幾乎是下一瞬間,
他代入了石林,找到了目標!
成王敗寇,歷史的筆墨向來存在于勝利者手中!
是的,他洪承疇現在是被罵了,千夫所指,
又能何如?
那石林…擄走范文程的妻子,惡人告狀,不被罵嗎?
可是石林怕嗎?石林一點也不怕,甚至借此等陰謀小計,自污其名!
為何?
石林有兩個爹啊,兩個爹一個比一個的位高權重!
他洪承疇又是為何擔心被罵?
不過現今閑事在家,無官無職,只能看著那些罵他的人,任由唾面自干,而無能為力!
……
“此生愿為貝勒爺馬前卒!”洪承疇依舊保持著躬身姿勢,語氣鄭重道。
“我不過一個紈绔子弟,先說說你的想法。”石林淡淡道。
洪承疇抬起身子,雙眼直視石林,一字一頓道:
“恕享九直言,貝勒爺錯了。”
“哪里錯。”
“一開始,就錯了。”洪承疇直言不諱道:“自污之謀,享九承認…此計神妙,貝勒爺能有此計,聰慧之名勿需過多闡述。”
“然而,錯就錯在這。”
“享九打聽過貝勒爺的名聲,說實話…不甚入耳。”
“貝勒爺,做正確的事情是很難的,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
說著洪承疇抬起眉頭瞥了眼石林,繼續說道:
“智慧上面,貝勒爺天生睿心,遠超常人,然勇氣方面卻是不足。
正如方才,享九初見貝勒爺的時候,您躊躇猶豫,不敢上前一樣……”
“很多時候,人們不敢去做正確的事情,就是害怕。
害怕付出,害怕沒有能力與智慧去擔當…所以選擇逃避,選擇退縮。
轉而用另一種手段來安慰自己,以顯示自己并沒有無所事事,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等到頭來,縱使失敗了,也可以聊以自慰的告訴自己……自己努力過,自己嘗試過。
可是,
貝勒爺,
您真的嘗試過嗎?
您始終還是那個站在盛京街道上的貝勒爺……您終究還是沒有走出自己熟悉的位置啊!
貝勒爺,您并沒有走上前的。”
夜風從墻垛上陣陣呼嘯而過,青磚縫中,發出嗚嗚的聲鳴……隨之奏響的還有洪承疇語不連斷的話語聲。
石林立在墻垛之下,靜靜地聽著。
“貝勒爺,此為陰謀小計,終難登大雅,您乃王侯,當行陽謀!方是王道!”
“您,何須自污?”
洪承疇最后一言落地,隨后屏聲息氣,躬身不言。
石林極為復雜地看著后者,
不得不承認,
洪承疇說出了他的內心!
穿越而來,一沒系統,二沒金手指…唯一有的,還是他自己寫就的《論反清》。
勇氣?
什么勇氣,哪來的勇氣?
來自前世那個僅僅考了個本科的高考成績嗎?
他承認,確實沒有勇氣。
在那個夜晚,他思來想去,不過想了個…他認為最好的辦法。
那就是保持住他本身攜帶的紈绔體質,并通過這種體質,去變相地爭取權利。
如果成功,當然再好不過;
倘若失敗,他也不是沒有努力過……
洪承疇竟然在他僅僅剛做了一點的時候,抽絲剝繭……這已經不是偷摸看過他的《論反清》了,這是看過他的內心!
沒有被人看光內心的羞恥感,也沒有被人當面揭穿的羞惱感…石林有的只是震驚、欽佩、以及絲絲的恐懼。
悠悠歷史長河,如大江奔騰,人們置身其中,不過一顆細小砂礫。
能在史書上留名的,哪一個會是簡單易于之輩!
想來方才,
于多爾袞的書房之時,前者在看到他的時候,也已經把他看透了吧!
……
是的,
何須自污!
他是多爾袞的嗣子,是多鐸的第五子,是兩白旗人!
在清廷內,是堂堂正正的八旗子弟,是努爾哈赤的親孫子!
他要權利,不應該嗎?
他何須別的…坐桌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人,來對他指手畫腳!
何妨夢摘星,
敢挽桑弓射玉衡!
忽有一陣疾風倒灌掠來,瞬間卷起墻垛下面積攢的沙塵廢屑,
騰空而去!
“好。”石林說道:“你以后入我天地會。”
……
……
啊!
磕磕絆絆,總算順利的寫到了這一章。筆力有限,或許我并沒有表達清楚。但在我看來,這一章很重要。這是重要的學習與轉變。
石林身為一個現代人,他和你、和我、和所有人一樣,有著缺點。
不論是書本所學,耳濡墨染,還是社會大學摸爬滾打,所教育的…仿佛都在教授我們如何順從,如何安穩。好似安穩,才是成熟。
從來沒有教育過我們如何勇敢。正如石林一樣…躲在暗處因為自己的一點小計謀得逞,暗自竊喜,偷偷鄙視所有人沙比。真正站在光里,立在人前時,躊躇猶豫,宛若一個懦夫瞻前顧后。
這不是一個合格的王者。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心態。
唯愿——
你我何妨夢摘星,
敢挽桑弓射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