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2024年8月12日
- 42歲留痕
- 夢唐齋主人
- 1426字
- 2024-08-12 15:32:58
2024年8月12日小金晴
以下紙質日記錄:
日子在重復的人與事中極速而去,想來很多人之生活和生命也是如此,在經年的重復中消磨完生命的每一個日出,浪費盡生命的每一場絢爛的晚霞。
重復對大部分人而言,是無聊和無趣的,然,于有志者,重復是多么可貴的機會,任何事情的非凡都是重復的思考之后的重復行動驗證再思考驗證的結果。
因此,愈是重復的事,愈是積累的好時刻。
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宇宙是怎樣運行的?目前我們所知的萬事萬物是強烈的合乎邏輯,而人類所知的邏輯,或許只是宇宙運行規律的小小小的一部分而已。
人們從自然規律中學習為人之道,學習天地的廣闊海納百川,學習自然的博大、堅韌,學習宇宙的虛空而有充滿能量。
這里講人的學習精神,凡事與物都值得去琢磨、學習。正如古人將格物致知,在事和物上格出自己的生命意義和邏輯。
而這所有的事和物,都是生命歷程的時間空間經歷,逃不掉、躲不過,如果從這些經歷中汲取生命的營養,那,人生就會博大而豐滿,即使不能圣賢而為,也能成為一個非凡的生命。
第二十七章
于個人而言,就是輕奢減欲。
欲望太多,就會有為實現欲望而產生的奔波,徒耗經歷
將精力放在喜歡的事情上,將目標放在喜歡的事情對社會和國家的至高意義上。
然后,為了這個目標,拋開一切花精力的享樂、其他與此目標無關的精神、力量、身體消耗。
這樣的一生,可能只做了一件事,但絕對是非凡的,是對國家、社會、自己有意義的。
第二十八章
沒有人是不能影響的,如果有,是自己能量不夠,沒有人是不能溫暖的,如果有,是自己能量不夠,沒有人是不可以改變的,如果有,是自己能量不夠。
每個人生命至今的情緒、教養、三觀,都是過去多年環境及自身而形成的,對于除自己以外的生命,要包容,思維有缺陷的人,其實是可憐之人。
為何?很簡單的道理,他居然不明白,而且可能一世也糾于自己的幼稚思維之中,這樣人的世界是不是很有缺憾?那這樣的一生過去是不是很可憐?
然,如果認為自己思維正確,那不是去責怪和抱怨別人,而是去影響別人,用自己的言行,讓人心悅誠服地改變自己,達到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應該做的。
相對而言,看別人問題很容易,看自己很難。對自己,多剖析,常反思,別人的不同意見第一反應不是反駁,而是反思,自己有沒有這樣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才是真正能夠長期進步的習慣
二十九章
天下萬物,相對而生,有對就有錯,有富就有窮,有好就有壞。
然而,人生不可守一端,堅持自己就是對的,這個思維本身就是不對的,對與不對是相對的,在不同情境之下是有不同結果的。
知道富與窮的相生,就能駕馭富與窮的境遇,正如財德不配位,必反其殃,駕馭不了的財富,不僅不能擁有,反而會失去,甚至失去的不僅僅是財富。
駕馭不了的地位,同樣會讓自己失去的不只地位,還會更多。
因此,對于外物,特別是財富、權力、名望幾者,不可追逐,也不可逗留,所擁有的這些是不長久,也是虛妄的。
財富的擁有,僅僅是自己對他人、社會、國家、人類帶來的價值的結果,它是不可能經營得來的,是付出產生價值而來的,所以,要得財富,先付出超越想要財富于社會價值實現。
權力的擁有也是如此,欲得之權力,先實現此權力下的人格,然后實現權力下于社會的價值,才能擁有權力,否則,即使獲得,也是短暫甚至危險的。
名望和權力、財富的邏輯一樣。
綜:利、權、名均不可追逐而來,需擁有足夠匹配的人格,創造足夠的價值,靜下心來,研究手中的事如何于社會、國家、人類有益,才算得是匹配,也才因財德配位而能為社會、國家在更高的層面實現更大的目標,自然達到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