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的死,經(jīng)過警方勘驗調查,被認為是意外事件。畢竟那個顏料桶模型經(jīng)過勘驗并沒有發(fā)現(xiàn)人為動過的痕跡,目前被認為是老化問題。
李雷的人際交往非常簡單,根本就沒有什么仇人。案發(fā)時有十幾個人在附近,有五個人親眼看到了李雷被砸死,當時都沒有發(fā)現(xiàn)顏料桶模型那里有人。
經(jīng)過后續(xù)詳細勘察,有監(jiān)控錄像能覆蓋這個模型區(qū)域,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或者可疑機械。
當天,這個區(qū)域的大型無人機、載人飛行器都沒有靠近這個區(qū)域,不存在制造“強大氣流”的可能。
燃料桶模型的主要材料是聚羥基脂肪酸酯,這是一種非常環(huán)保的生物塑料,優(yōu)點很多,埋在地下可以被降解,現(xiàn)在成本也很低。唯一的問題是,東隅縣降雨太多,雕塑的陰暗潮濕區(qū)域的自身材質就容易被“降解”,再加上這里風大、雨大,時間久了出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
經(jīng)過物化勘驗,斷裂點附近的聚羥基脂肪酸酯已經(jīng)達到了材料疲勞極限,斷裂屬于自然風化、降解造成的。
李雷死亡案之后,網(wǎng)絡上又出現(xiàn)了針對聚羥基脂肪酸酯的討論,很多人認為東隅縣這種地方,不應該為了環(huán)保和成本而過多的使用這種材料。
但很可惜,“環(huán)保”這個概念實在是太大。今天的機甲和載具回收二氧化碳,不僅僅是成本問題,關鍵還是要進一步控制碳排放。
甚至都沒人討論李雷為什么沒戴頭盔。
...
田川看完了案子的所有材料,看了一眼榮隊:“案件背景,比這個人的履歷要厚得多。”
“這個人...確實沒什么可說道的。”
“嗯,所以說,我們目前有懷疑對象是嗎?這個太典型了。”
“沒有懷疑對象,如你所說,太典型了,所以找你。”榮隊攤了攤手。
“意外死亡、沒有可疑人員、死者人際關系簡單且由AI照顧、網(wǎng)絡上有一點名氣。”田川重復了一下,“但,總的來說,如果是人造意外,還是要有一個推倒顏料桶模型的外力的。聚羥基脂肪酸酯的老化速率可以做智能預估,但是自然界的風力、氣候等...這個可以算嗎?”
“能算,無非是算力問題。”榮隊解釋道。
“那可以試試再算一下這個區(qū)域的無人機。理論上說,任何一臺無人機都能改變區(qū)域風向和風力,旋翼的那點風力不怕,要是改裝的渦噴無人機,可能制造出比較大的風力。如果是專門做的小型渦噴,可以安裝向上、向下兩個方向的渦噴,同時開啟且保持向下的風力略大一點,可以在懸停的同時產(chǎn)生很大的區(qū)域風力。”
這個時代,組裝一臺無人機,比以前的孩子組裝一輛四驅車都要簡單,就連控制軟件,都可以讓大模型給自己專門搓一個定制的。
“算人為因素嗎?”榮隊看了一眼田川。目前大家對這個案子都是存疑的態(tài)度,但是看田川的樣子,似乎已經(jīng)確定這個案子是謀殺。
“嗯,這個思考方向應該是對的。”田川想了想,“只是,您也知道,即便查到了問題機,依然難以溯源,這里面恐怕是單向指令。”
“那至少能夠證明這個案子有問題。”榮隊還是很愿意接受田川的建議的。畢竟田川被安排在東隅縣,本身就是處理此類問題的。
確切地說,田川真實的身份,是一名特殊案件顧問。因為特殊,必須身份保密。
“這需要多少算力?”田川還是詢問了一下。
“我也不清楚,但總歸不會是一個小數(shù)字。我們需要查看當時整個空域所有飛行器的飛行軌跡、輸出功率等一切信息。”榮隊想了想,“但是這個不需要你擔心,你有其他的偵查方向嗎?”
“我得看到當初照顧李雷的AI模型的情況。”
“你要人工審核大模型?”榮隊有些震驚。
“試試吧。我和它聊聊。”
“行,我會發(fā)給你。這樣,你先回去休息吧。”
“我今晚就可以看看,對了,我需要2030年的版本和2040年的版本。”
田川放下手中的材料,從盒子里把自己的手機拿出來,接著轉身離開了這里。
走廊里所有的燈都是關閉的,雖然玻璃全是有屏蔽功能的單向可視玻璃,但是晚上走廊關燈是一種習慣--曾經(jīng)鮮血換來的教訓。
田川在機器人的攙扶下回了屋子,王亮這個時候還在推本子,看樣子應該已經(jīng)推到了郭圖,也不知道是不是開掛了,進度特別快。
田川剛剛洗漱完躺下,王風就下線了,嘴里還罵罵咧咧:“這狗郭圖,是真的狗,居然算計我們!這下進度又要延遲了!”
“被boss攻略了?”田川笑道。
“算了不提了。川哥,你還沒睡啊?”王風確實不是很在乎游戲的輸贏。
“你這嗷嗷的,我怎么睡?”
“你開個睡眠輔助啊。”
“我沒事開那個干嘛...”田川對這個還是有些排斥。睡眠輔助也是眼罩的功能之一,這個東西既然能在你假眠的時候把你引導入游戲,自然也就能引導你真的休息。
“我的我的,太晚了...”王風有些不好意思,“平時都是直接進游戲,也不會張口說話,這VR模式確實吵...”
“快睡吧,明天你還得考核呢。”
“對了,耿秋和王元他倆過了嗎?”
“我沒看,應該過了吧?總之,明天再說。”
“行,我睡了,明天再說。”
王風睡了,田川卻沒有睡。王風明天要參加潘隊那邊的考核,田川不想打擾他休息,他戴上眼罩,一個人進入了盤古云,順便喊出了京京。
榮隊已經(jīng)把相關材料傳給了田川。
李雷出生于2027年,是第一代民用大模型井噴的年代。那個時候國內的教育大模型已經(jīng)迭代了四五次,雖然還沒有眼罩這類設備,但是已經(jīng)有了足夠給學生提供學習輔導的能力。
2020年前后就已經(jīng)有了各種學習機,但這些從邏輯上看并不能替代老師,主要是交流起來比較困難。2024年5月,GPT4o之后,人工智能對于語言、圖像的交互能力就有了不錯的突破,到3年后就直接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了幾乎每個人離不開的助手。
GPT的母公司OA是個比較激進的公司,GPT4o之后,他們甚至解散了現(xiàn)有的安全團隊。
2027年前后,那是大模型的黃金年代,所有的軟件,好像不寫“大模型”三個字就賣不動。菊廠系的公司,一般會用“云模型”這個名字,但換湯不換藥。
陪伴李雷的教育大模型,是新西方公司和貓廠合作的大模型--聽悟。
聽悟的成長,伴隨著李雷的成長。李雷家有一個廉價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有兩個電動機械臂,它并沒有自我意識,但是它的傳感器比較多,可以接受諸多外界信息。它可以聽人的安排,也可以聽AI的。
簡單地說,李雷如果餓了,機器人就會問AI應該怎么做,AI會給它方案,它就會去做。由于它的機械結構并不是很復雜,有些動作它做不了,AI就會告訴它如何利用現(xiàn)有機械結構完成可替代性的動作。
機器人會收集大量的信息,然后全部去問AI,從早忙到晚,一點不停息。
因此,李雷從生下來,就是這兩根機械臂和“聽悟”老師把他養(yǎng)大的,父母給予的陪伴和愛很少。
此時此刻,擺在田川面前的,就是20年前的聽悟數(shù)據(j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