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此事?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全力支持了,正好借此千載良機進一步擴大夏家的實力。
懷著如此想法的夏道,也不含糊,斬釘截鐵的回道:“自然是抓住機會,擴大我家勢力與影響!”
“不錯,機會難得不容錯過!”對夏道的話,眾人很有默契,異口同聲道。
見眾人態度一致,夏元略顯高興,看著眾人火熱興奮的眼睛,夏元微微一笑,志氣昂然道:
“既然諸位皆無異議,那大家就暢所欲言,群策群力,為我夏家的將來耀明前路!”
在夏元確定后,坐在夏道旁邊的夏通此刻開口:“敢問家主欲要擴兵幾何?”
聞此言,夏元思索了一會,開口道:“嗯……我欲擴軍千人如何?”
千人左右的軍隊,是夏元考慮夏家內外情況后估算出當下最合適的人數。
軍力太多,夏家負擔不起,且會成為眾矢之至,于夏家不利。
軍少,于大變不利,且會降低夏家在遼東的話語權,一千人不多不少正好合適。
夏元話音落下,陪坐在諸人身后的夏元同輩兄弟夏晃就急不可耐道:“那不知經制如何?”
這一次回答的不是夏元,而是老大夏烏搶先答道:“我等是燕人,自然是依燕制了。”
對軍事制度,夏元并沒有多大的想法。
不說當下眾人已經習慣了燕國制度,貿然改變導致眾人不熟悉,軍隊戰力只會不升反降于事無補外。
就說山東六國與秦國的軍制也是差不多的,除了些許細節與軍法、名稱或有差別外,在基層編制上,六國與秦國一樣都是什伍制。
秦軍以五人為伍,十人為什,五什為屯,二屯為百,五百為五百主,二五百為二五百主。
燕軍同樣以五人為伍,十人為什,五什為隊,二隊為軍主,五軍為五百將,二五百將為司馬。
秦燕兩軍除了些許官職稱謂不同外,在人數編制上基本都是相同的。
其實不止秦燕兩國,就是韓、趙、魏、齊、楚五國的軍制與秦燕兩國也沒多大差別。
戰國時期社會風氣都很看重實利,對虛名面子看的不是太重。
如此就導致各國,哪怕是敵對國,他們間的任何東西都是可以互相學習借鑒的。
從七國依次學習對方變法,到郡縣集權制度,到軍隊編制,再到軍功爵賞賜,七國該有的都有。
無非就是你學習我,我學習你,學習來學習去,搞到最后七國的制度都差不多。
至于為何七國制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秦國卻比其他六國強,那只能說明秦國改革的深度,是六國所不能及的。
且秦國的內核也是與六國不同的。
六國只是徒有其表,看似表面制度與秦國差不多,但內里的政策卻與秦國大不相同,導致山東六國徒有虛名,而無實利。
正是因為夏元明白燕國的軍制與其他六國沒有什么不同,所以夏元在軍事制度上并沒有什么意見。
在得到夏元無異議的回答后,軍事制度就這么被確定下來。
說完軍事制度,眾人又探討起武器裝備一事,一支數百人部隊中,配備多少弓弩劍盾戟矛戈合適,各自的比例又是多少,種種不一而足。
同時,與夏烏進行辯論夏晃口沫橫飛,一個勁的與眾人闡述自己重弓弩而輕長器的理念。
只見老二夏雅插話道:“我不贊同四弟夏晃之言,若一支什伍按夏晃所說,裝備六成弓弩,四成的盾兵長兵。
如此一來雖攻堅犀利,但防守卻過于薄弱,一旦遭遇近身豬突,恐為敵所趁。”
聽聞夏雅所言,早就準備就緒的老六夏乞插話道:“二兄荒謬!
須知若有六成弓弩,敵軍打斗定然不如我,怎會讓其近身豬突?”
“不!在我看來,四兄所言不對,仲兄所言也不對,至于六弟所言更是荒謬不經!
軍陣之事,哪有絕對之事,過分依仗弓弩乃取死之道,但過分依仗長兵而輕弓弩亦取禍之道。
兩者中和方為萬全之道。”這次說話的是夏道之子夏汗。
聽聞夏汗的想法,一旁的夏尹考慮許久道:“我亦贊成汗之言。
《六韜》所言六成弓弩乃以往師旅小爭所運,當下乃大爭之戰,以往小爭之戰早已不適。
遍觀秦、趙、魏、齊、楚五國哪家弓弩有過六成之說?
各國除射兵營之外,尋常什伍弓弩手皆在二成或三成左右,各國的衛軍的弓弩手倒是多些,但也不過四五成罷了。”
“我贊同夏尹所言。”
“我亦如此。”
夏尹話罷,立刻博的眾人一致認同。
對弓弩手的比例問題,除老四夏晃與老六夏乞以外,其他人皆不認可春秋時期的六成比例,而是更傾向于當下主流的三成比例。
跪坐在上首的夏元將眾人的說詞爭論一一見聞于心。
其實夏元內心想法與其他人一樣,同樣不贊成夏晃和夏乞二人的六成弓弩手之論。
夏晃畢竟年紀小,沒有過多經歷,不管是對人對事都看的不夠深徹,對兵書也只看了個靜態皮毛,不會結合當下實際動態情況。
至于夏乞則是個標準的儒家君子,愛儒家典籍文章更甚百家之說,《六韜》這種春秋軍禮對他影響深刻,潛意識中更傾向于春秋時期的事物。
故而夏元在夏尹說后不久,瞅著空隙一錘定音道:“弓弩一事就依夏烏、夏汗所言以三成為定論即可。”
夏元說罷,老六夏乞還好,對于自己建議不被采納并無多少情緒。
唯老四夏晃年輕氣盛好面子,見自己所言被其他幾人駁的一無是處,頓時惱怒難當,氣得手臉通紅,冷哼一聲,當即耍起脾性,不再言語。
對夏晃生悶氣擺情緒的動作眾人都當做沒看見,并不與他一般見教,少年人嘛,誰還沒點氣性呢。
夏元也只是瞪了擺爛的夏晃一眼,并未小題大做去追究夏晃的無禮舉動。
畢竟都是一家人,難道還能因為這種小事去上綱上線懲治夏晃不成。
宗族宗族,只有相互幫助團結宗族才能強大,才能一直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綿延下去。
那種內里齷齪不斷,嫡母欺庶,庶母欺嫡,兄弟不和的宗族,能叫宗族嗎?
那種毫無家風家德的宗族不過是一朝突起的暴發戶而已,傳承不了一兩代就會分崩離析,家破人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