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至澍一臉驚愕,仿佛聽到什么笑話一般,連忙去挖挖自己的耳屎。
“你說什么,讓孤犒賞軍民?”朱至澍反復(fù)確認(rèn),仿佛生怕剛才是自己聽錯了。
劉之勃點頭道:“正是如此,大王。國家危急,現(xiàn)在大王身為皇家宗室...”
“開始什么玩笑!”
不等劉之勃說完,朱至澍一臉憤怒的說道:“孤乃是蜀王,祖上乃是太祖欽定的蜀王,且能拿出錢財去犒賞那丘八?”
隨后朱至澍又說道:“而且蜀王府也是拮據(jù),錢財連家中仆人都無力養(yǎng)活。”
劉之勃聽著朱至澍的話一臉無語,我們這是為了你們老朱家的江山啊,你們朱家子弟都不怕江山有失嗎?
劉之勃不解的說道:“大王,成都城破,蜀王府也無妨免災(zāi)啊!”
朱至澍雙手放在胸前,淡淡說道:“所以才需要爾等為國效力,你們官員上下一心孤相信守城不成問題的,錢財之事不必再說。”
劉之勃剛想說什么,朱至澍連忙說道:“來人,給孤送客!”
劉之勃看見有二人想架著他,氣得袖子一甩,扭頭就走。
蜀藩宗室御史朱奉尹,知曉事情后連忙來找朱至澍,連忙說道:
“大王,府衙錢糧所剩無幾,咱蜀王府再不進行資助,如何穩(wěn)定軍心啊!而且城破之時蜀王如何相處啊!”
朱至澍不耐的說道:“今天給一點,明天給一點何處是頭?”
“而且,不能慣著他們,他們沒有錢糧,孤就有了?”
“可是流寇來襲,我等沒有一個可以避免啊!大王,請三思啊!”
朱奉尹連忙跪倒在地,抱著朱至澍大腿說道。
朱至澍厲聲道:“你身為蜀藩宗室御史,不為本王考慮,還到處為那官員考慮?”
朱至澍轉(zhuǎn)身而走,走二步,停了下來對著朱奉尹說道:“不知你今天如此,不知是收賄了多少?來坑騙本王錢財,之后你等再平分?”
朱奉尹嚇的渾身直哆嗦,連忙解釋:“我絕沒有此意,我只是為了王府,為了社稷著想啊!”
朱奉尹頓時感覺一陣冤屈,哽咽道:“那賊寇,如今都離重慶不遠啊!我等再無法抵擋,屆時都是那刀下冤魂!”
朱至澍冷漠道:“這也不是你該考慮的事情,有那劉御史等人在,現(xiàn)在還輪不到你操心!”
朱奉尹心中的委屈越來越甚,終于忍不住哭了起來,自己的一番苦心相勸都沒有用,真是把錢看的比命都重要啊。
綿州城下。
沉浸在夜的幽暗之中,彌漫著寒意。徐心然靜立城下,凝望著炮彈如同隕星般閃爍的光芒,在夜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最終砸落在綿州城墻之上,激起一片煙塵。
綿州城的戰(zhàn)火,如同對比鮮明的黑夜里的烈焰,燃燒著太平軍或者說是百姓的怒火。
徐心然心中卻是毫無波瀾,如今已經(jīng)是崇禎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了,離開重慶已經(jīng)十七天了啊,天氣是越來越寒冷了。
明年又是災(zāi)年,如今氣溫差不多都零下十幾度了,卻一直沒有下雪,俗話說瑞雪兆豐年,那么不下雪來年必有災(zāi)情。
號角聲已響起。
太平軍的總攻到了,密密麻麻的俘虜軍沖上城區(qū),這一路而來抵抗都是如此,火炮轟上七八輪,然后再攀附城墻,如此沒有多長時間便攻破了,就是如此效率,整個四川都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軍隊,守城軍隊,都是這二個月匆匆忙忙拉出來的鄉(xiāng)勇。
平時又是少錢少糧,甚至不少連基本維持都難。
而且俘虜軍的士卒都有厚衣服穿,平時吃食也不會苛刻,甚至不少人覺得在太平軍做俘虜都比在明軍當(dāng)兵的好不少。
每一次戰(zhàn)斗都有不少獲得百姓身份,讓其他俘虜軍同袍甚是眼熱,為此,每次戰(zhàn)斗,都是拿出十分的勇氣,死了都有撫恤,雖然不及太平軍士卒,但這也是把俘虜當(dāng)人看。
這才是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半個時辰的激戰(zhàn)過后,綿州城的廝殺終于宣告結(jié)束。徐心然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著沉穩(wěn)而堅定的步伐邁入綿州城的城門。
照著這個速度,半個月差不多可以進入成都府內(nèi)。
速度主要耽擱在城破后的士紳身上,這時候曉得拼命了,特別是那一些劣紳,都知道太平軍的作風(fēng),城破不是想著逃跑就是頑抗。
一路行來,他注意到今年的流民明顯增多。苛捐雜稅的沉重負(fù)擔(dān)逼迫了許多家庭破產(chǎn),迫使無數(shù)人踏上流離失所的道路。
小地主們難以承受災(zāi)情的影響,本已產(chǎn)量不高的農(nóng)田又要面對繁重的稅務(wù)。而真正得利的卻是那些大地主和大士紳們,盡管土地收獲減產(chǎn),但高漲的糧價為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還有破產(chǎn)百姓的土地被無情地收走,而大災(zāi)大旱卻讓這些大士紳收獲更為豐盛。
這也是徐心然很快掌控城池的原因,有那一些小地主,窮秀才和百姓作為內(nèi)應(yīng),反正只要他們稍微消息靈通一些,也了解太平軍的制度,他們也不會受到什么損失,等著分田就好,再一分家說不定獲得地產(chǎn)比現(xiàn)在還高一些。
加上對大地主不滿久已,每次公審嗷嗷叫的也有他們,有這一些帶路黨在,太平軍倒是少省了不少事情,畢竟太平軍可不是建奴,沒有文化抵觸,沒有蠻夷統(tǒng)治的羞辱,又沒有濫殺無辜的案例,反而帶動了治下百姓富裕。
這就是好的軍紀(jì)帶來的影響,都知道太平軍秋毫無犯,只誅殺惡霸劣勢,而且太平軍傳入的工藝品,讓他們也明白太平軍治下的發(fā)展,唯一不滿的就是太平軍太看重工匠與百姓了。
把他們檔次拉低了,不過他們可不敢吭聲,太平軍的做派可是人盡皆知。
甚至還有流傳太平軍是工農(nóng)治天下,士紳都是要被淘汰的舊時代的糟粕。
太平軍在綿州休整二日再出發(fā),這一路一直奔波,士卒也是疲憊不堪,而且之后便沒有船只依靠,而且這一路二百里才能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