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有的家族覺得可以坐視朝廷覆滅,然后希望自己家族能夠幸運的度過亂世,在新朝繼續(xù)享受特權,我只能說,簡直就是做夢。”
徐心然的語氣中透著不屑和嘲諷,仿佛看穿了那些家族的幻想,將其一一揭露。
“不管是起義軍還是關外建奴眼中,這士紳豪族,藩王權貴不就是肥豬,百姓有幾個錢糧,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翻開歷史看看,看看每個朝代之后權貴有多少能安穩(wěn)落地呢。”
徐心然的話語不只是讓士子心驚肉跳,旁邊的官員,以及僅剩的士紳也是如此,想了想自己腦子有限的歷史,還真的是這一回事。
話音落下徐心然把讓官員安排這一些士子的崗位,PUA真好用。
不過也必須如此,好讓他們在之后工作中不至于天天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且也會有一些想的開的士子加入太平軍。
回到宿舍的路上,星星點點在深邃的天空中閃爍。閔少凡走到蘇學陽身前,兩人面對著彼此的眼神,透露出無盡的無奈和擔憂。
“兄臺,不知我等接下來如何?”閔少凡低聲詢問,他的聲音充滿了無助和焦慮。
蘇學陽搖搖頭,輕聲回答:“如今還能怎么辦,跑不掉的,我等肯定有被監(jiān)視,而且這一路幾千里啊,別說四川如今都是他的地盤了!一旦被抓回來,那可就有苦頭吃了!”
閔少凡苦澀地點點頭,附和道:“確是如此,還是老老實實為他們工作吧。剛才交代之后每兩天還讓我們接著學習?培訓為官之道,這或許也是好事吧!”
蘇學陽嘆了口氣,眉頭緊鎖:“這兩天我也想了想,或許真如那徐元帥所說的一般,如今大明真的氣數(shù)已盡,更別說天災不斷。這或許是一種預兆吧!”
“是啊!北方的建奴肆虐京畿,如今還延伸至山東河北各地。張獻忠也已復叛,在河南聲勢滔天。”
閔少凡也是一臉憂愁,對大明著實擔心不已,二人都默默行走,跟在官員后面。腳步沉重,心頭難以平靜。夜風拂過,帶著些許寒意,如同他們心頭的不安。
二月十四,天氣依舊陰冷,寒風刺骨。雖然天上沒有雪花飄落,卻下起了細細的小雨,淅淅瀝瀝地打在人的臉上,讓人感到格外清冷。寒意透徹了每一個角落,被藍灰色的天空所襯托。
徐心然在府衙大堂安排中樞機構管理,一如行省部門一般,清晰明確,充滿了權衡與規(guī)劃。
政務司的改革讓其演變成為政務總樞,成為未來內閣的前身。
其中管理管轄部門便是老六部、新四部與五司。
新四部便是財政部、商業(yè)部、教育部、交通部。
五司便是稅務司、鈔司、警務司、水利司,宣傳司。
在政務總樞的架構中,十五個部門相互并列,無上下級關系,統(tǒng)屬于政務總樞之下。
但實際上,權力的運作往往伴隨著復雜的鄙視鏈。吏部第一把交椅的權威,自然毫無懸念地占據(jù)高層次。
鈔司,即銀行部門,盡管目前仍是一紙空殼,但其建立的初衷卻是為了未來的鋪墊,因此如今并不著急,而是著重于儲備人才,以待發(fā)展時之需。
安保局與農會局則是獨立存在的,直接受徐心然的直接管轄,顯示出其對于安全和百姓事務的特殊關注。稅務司也可以直接與徐心然對接,來保障稅收的完整。
此外,財務部、審計司和稅務司的主官之中,必須有一位擔任政務總樞的二把手,相當于次輔的職位。
這一任命決策是為了確保財政事務得到高度的重視和專業(yè)化的管理。也就是說次輔這個位置必須是他們其中選出。
本來徐心然想把稅務司獨立出來,想了想還是算了,放在政務總樞也就夠了。
宣傳部,現(xiàn)在沒有報社之內來執(zhí)牛耳,權利只是宣傳太平軍形象以及抵報。
等著之后報社出來,輿論權利提升,那時才是權利膨脹的時候,不過也還好,跟之前的教育權利比還是有所不如。
后世四大部中就有教育部,在其中就可以看出來,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還有就是督察院,顧名思義,跟督察巡按使司是上下級管轄。不過審計司是歸于他旗下,負責財政監(jiān)管,是都察院的二把手。
大法院,也是如此,大法院與提刑按察使司形成類似的上下級關系,維護司法體系的獨立性。
如此一來,行政,司法,督察,三權分離。
軍隊方面也是如此進行整改,現(xiàn)在作戰(zhàn)已經(jīng)結束,各團漸漸向重慶歸來,差不多再有三天就回到重慶。
那時便會升團為軍,成立軍機總樞。
也就是統(tǒng)兵權,管理所屬軍隊日常訓練,屯田,戰(zhàn)時奉命出征,其下有督軍司負責軍官風紀,乃是軍機總樞二把手。
至于調兵權歸于參謀院,其主要職責包括向徐心然提出軍事建議、制定軍事計劃、提出戰(zhàn)略目標并發(fā)布軍令。
在各地軍隊設置分支機構,協(xié)助主將管理和指揮軍隊。其下也有宣傳部負責引導思想,確保軍隊內外的理念一致,增強團結力量。
學院也有,便是軍官學院,培養(yǎng)軍官所在。
也是三權分立,培養(yǎng)、統(tǒng)兵權、調兵權。
后勤方面則由兵部負責,包括軍餉和糧草的交割,以及其他軍需供給。來鉗子軍隊,不過也允許軍轉政。
之后也不會擔心被文官把持,畢竟軍官也是需要學習的,彎彎道道肯定也會,而且逼急了都軍轉政搶你的飯碗。
徐心然也擔心之后都進行軍轉政,那么一個國家都成了軍國主義,也設置不少限制,可不是誰都可以轉的,例如,設定名額限制,以及徹底脫離軍隊的程序。
沒有十足的體系,只有合適的體系,這目前可以一直用上百年,甚至縫縫補補多一些也是不可能,至于之后,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現(xiàn)在政務總樞啥的都是空的,沒人選,說白了都不配,二把手等也是如此,徐心然一人撐著,等著其他人崛起。
都察院和大法院也是如此,先設立其他次官屬官,主官徐心然掌控著。
軍隊更是這樣,都是其他次官屬官,主官空著,不然為何徐心然天天勞心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