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學會“佛系”地戰勝拖延癥

學心理學有什么具體的好處?舉個例子,我有一篇論文要提交,可是我拖著不想寫。以前我會一邊焦慮,一邊拖延,而現在我會心安理得地拖延。這是因為我太了解自己了,那些刻在人類基因里的本性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強大。

自20世紀70年代起,心理學家就開始關注拖延現象。研究顯示,80%~95%的大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Ellis&Knaus,1977)。世人皆如此,你我非特例。

與拖延和解很美妙

我很早就計劃做自媒體,然而拖了兩年都未開始,因為我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讀者喜歡看什么……于是就這么一直念叨著、拖延著……

終于有一天,這個想法再次冒出來的時候,我出于拖延打開了某問答App(應用程序),暗中觀察讀者感興趣的心理學問題或心理學話題……然后又心血來潮開專欄做了個試驗,嘗試用兩種完全不同的文風寫了兩篇內容完全相同的文章,然后比較閱讀量、點贊數和評論互動。

這個嘗試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門,成了我夜深人靜時減壓的秘密俱樂部。我認真看讀者的建議,聽求助者的疑問,也為寫專欄看了很多專業文獻,還向我的妻子學習傳播學知識。

就這樣斷斷續續地更新著文章,做了兩年之后,當我終于厘清了怎么做自媒體的時候,才赫然發現我竟然開了一個專欄,而且這個專欄還收獲了幾十萬的讀者。現在專欄開了,自媒體拖到最后也做了,還補充了許多新領域的知識。

不知讀者是否意識到,我在拖延做自媒體這件事時,完成了很多其他事情。

所以,與拖延癥和睦相處其實沒那么糟糕。與其負隅頑抗,不如輕松和解。這大概算是一種積極拖延法,我也稱之為“佛系戰拖法”。

根據Chu&Choi[1]的理論,拖延被分成了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我摸索出的這套“佛系戰拖法”應當屬于積極拖延,即不回避問題,不是直接而是迂回解決問題。

來自卡爾加里大學的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等人提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論框架——TMT(Temporal Motivational Theory,時間動機理論模型),來解釋拖延。該理論框架中的一個重要公式認為,任務效用受到了個體對期望、自身價值、何時能夠實現以及個體對延遲的敏感性這幾類因素的影響。期望越高,自身價值越大,越能立刻完成對延遲敏感性高的任務,主觀價值就越高,越不容易拖延。

個體對任務的主觀價值評判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終極大任務在截止日期面前顯得極度高壓,反而能將其他小任務映襯得輕巧可愛。

比如,不想審核的稿件,不想回的郵件,不想備的課,不想改的論文,不想洗的碗,不想烤的肋排,不想交的水電費,不想跑的步……這些本來不想做的任務,在接近交稿期的論文面前,都成了一個個減壓放松的小游戲。

于是我在拖延,不想寫論文的時間內,完成了審稿、回郵件、備課、洗碗、交水電費,還做了一桌大餐,甚至更新了自媒體文章!

可能你想問,那我拖延著的論文怎么辦呢?我的回答是,該咋辦咋辦,拖到不能再拖的時候,終究還是會寫完。

這就是與拖延和解的妙處:一方面,人生變得更加充實和高效,利用拖延A的時間反而完成了原本被拖延著的B(乃至C、D、E、F、G);另一方面,被A拖延到極限的你最終會在截止日期的壓力下變得思如泉涌,A也能如期完成。

下次你心中的拖延小人兒和勤奮小人兒再打架,你就讓拖延小人兒轉告勤奮小人兒:我不是在拖延,而是在曲線完成任務。

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拖延A的時間來完成拖延的其他任務,千萬不要把拖延的時間用來看劇、發呆、打游戲,因為你根本玩不踏實,反而會變成“焦慮得無所事事”,即“消極拖延”,所以把盡情玩樂的犒勞留到完成大任務之后吧!

偷來的時光最高效

其實我算是比較自律的人,對抗拖延也有一些常規做法:先設立比較容易完成的小目標,遠離舒適圈誘惑,將任務分階段化整為零完成,等等。不過這些做法對付有截止日期的任務有效,對付沒有截止日期的任務就不太有效了。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了應對每年海量的申請書,就實施了一個巧妙的制度:取消了原先接收標書的截止日期,變成全年無限制,任何時間都可以提交,結果每年他們收到的申請減少了50%以上。

沒有截止日期的任務會被拖延,其原因主要是動機不足,以及回報(或危害)延遲。

有一則故事很好地體現了這個道理。清朝有個年輕人叫黃允修,有一天他向袁枚借書,袁枚忍不住告訴了他一些經驗:那些收藏夾里標記了無數遍的“必看好文”,有幾篇你會去認真讀?只有對那些須臾要被刪掉的文章,你才會如饑似渴地閱讀。

此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

其實,“借書讀”就是通過提高前文所說的“個體對延遲的敏感性”來對抗拖延癥。自己買的書,今天不讀明天讀,反正明日何其多!而借的書就不同了,在有限的借書日期內總得讀完。這就是一種自我限定的截止日期,人為地提高了延遲敏感性。

不僅讀書如此,設定時間也是如此。沒有設定截止日期,或是截止日期不在眼前,目標就會被擱置。

當你終于意識到時間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老板、女友、孩子、客戶的時候,你會發現片刻空閑都是借來的,不,是偷來的。熊孩子終于睡午覺了,趕緊利用這偷得的浮生半日閑做點正經事:看書、寫論文、做報告、練英語……時間緊迫,不容分心,因為截止時間(孩子醒來)可能就在兩小時后。

所以還是要讓自己忙起來,忙到忘我的狀態,就會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標和動機也會變得更加清晰。

狡猾的“積極籌劃”陷阱

與拖延癥和諧共處的時候,有一點要警惕:在拖延癥患者的世界里,有一個特別美麗的陷阱,叫作“積極籌劃中”,看似在為完成任務做準備,其實只是“打雞血”后接著躺平。

想減肥?先買幾張維密超模的海報貼在床頭。

想練馬甲線?先下載幾個健身App設置打卡日歷。

想學鋼琴?先打開手機搜索一堆大師的演奏視頻欣賞。

……

為什么只是想一想就覺得任務似乎已經完成,便可以放任自己去休息了呢?紐約大學心理學家彼得·戈爾維策研究發現,目標只要說出來,就可能會降低成功的概率,因為別人對目標的了解和叫好更易使立目標者沉溺于被認可的假象。

美好的幻想和設立目標的感覺一樣,使人愉快、放松,仿佛已經達到了理想境界,從而導致行動力大幅降低,進而陷入更長時間的消沉和懈怠。

因此要戰勝拖延癥,就要跳出自己騙自己、“假裝很努力”的陷阱,真正行動起來。


[1] Chu&Choi:即朱辛川·安杰拉(Angela Hsin Chun Chu)和崔真男(Jin Nam Choi),兩人合著了文章“Rethinking Procrastination: Positive Effects of ‘Active’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on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青阳县| 永靖县| 高尔夫| 长宁县| 广南县| 东山县| 松阳县| 临漳县| 随州市| 甘德县| 桃源县| 大足县| 洛阳市| 松原市| 罗平县| 黄冈市| 民和| 怀远县| 香港 | 玛沁县| 隆安县| 连江县| 仁布县| 龙游县| 黔江区| 大足县| 浦县| 大邑县| 韶山市| 梓潼县| 静海县| 龙川县| 衡阳市| 桂林市| 黄冈市| 阿巴嘎旗| 右玉县| 敖汉旗| 林口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