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待在一起就喜歡講小話,男人不能聽的那種。
凌青霞和程玉蓮在邵維杰的辦公室看完警察故事的劇本之后,就開始講起了小話,因為邵維杰已經去了邵一夫的辦公室。
“喂,阿蓮,你跟阿杰已經合作過一部電影了,過程中他有沒有不老實?”
“沒有,董事長怕他是個GAY,所有讓我各種試探他,誰知道無論我怎么試探他都無動于衷,真的讓我對自己的長相產生了懷疑。”
“果然被我猜中了,原來連他老豆都認為他是GAY,不過這樣也好,以后跟他合作不用擔心被他占便宜。”凌青霞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道。
以她在社會上闖蕩十來年的經驗,哪一個男人碰到她不是上趕著撲上來各種獻殷勤。
只要這個邵維杰,年紀不小了,對男女之事竟然一點興趣都沒有,不是GAY才怪。
她絲毫沒有注意到程玉蓮表情中那一絲隱晦的陰謀得逞的笑容。
邵一夫的辦公室,剛剛午睡醒來的他正在一個短發美女的服務下洗臉準備上班,見到邵維杰進來,那個美女有些羞澀的端著臉盆去了洗手間。
看著她扭腰離去的背影,邵維杰打趣道,“老豆,原來你是個短發控啊!這應該是邵氏一個過氣的女演員吧!”
“短頭發的女孩子看上去更精神一些,對了,你和那位林小姐那么早就從院線離開,沒發生點什么嗎!”
“我們才剛認識,怎么可能發生什么,不過是邀請他出演警察故事的女主角而已。”
“不應該呀!林小姐從灣島過來已經好多天了,你也在那里住了有兩個多月了,怎么現在才認識。”
想起凌青霞那一頭短發,又想起方依華那一頭短發,邵維杰突然想到了什么,道,“老豆,我那套別墅該不會是你故意買在青霞姐旁邊的吧!”
“那不然呢?港島和灣島的女明星也就只有一個凌青霞能配的上我的乖仔了。”
“該死的短發控,邵老六,你可別把自己的擇偶觀強加到我身上。”
“短頭發挺好的呀,顯精神,還有英氣勃發之姿……”
“打住,你喜歡短發姑娘是你的事,我今天是來跟你聊生意上的正事的,不要再扯那些有的沒的,小心我跟大佬他們統一戰線,以后都不理你。”
邵維杰兩輩子加起來的年齡比邵一夫還大三十多歲,男女方面的事什么沒見過,他想趁身強力壯之時多做點事情,免得和上一世一樣到老了才徒傷悲。
“行行行,有什么事情你說,老豆都答應你。”邵維杰提到跟大哥和二哥統一戰線,邵一夫瞬間就聳了,小心翼翼的道。
“警察故事我拿給紅金寶拍了,咱們投資兩百萬,不管制作。他拍好之后會拿到咱們院線上映,如果票房大爆,周文懷這個老家伙應該會氣死。”
“你這一手安排的很巧妙,紅金寶本來就是我們邵氏培養出來的人才,就算自己要開電影公司,也應該是咱們邵氏的衛星公司,讓他看到電影在咱們邵氏院線聯盟上映的好處,就再也不會愿意回到嘉禾了。”邵一夫贊道。
邵氏之所以會出現今天這樣有才華的人都出走的情況,還不是因為他邵老六沒有順應趨勢改革,要是早一點允許公司的導演自己開電影公司,建立衛星公司群體,允許別家的電影在自家的院線上映,哪里會出現連連虧損的情況。
好在現在邵維杰入住邵氏影業之后撥亂反正還不算遲。
“咱們投資公司以外的人拍戲,公司內部的很多導演肯定會不服,我想趁此機會直接推動邵氏影業全面改革。”邵維杰想了一下之后道。
“怎么改法?衛星公司制度?”邵一夫戴上眼鏡,認真的問道。
“不是,衛星公司制度只是讓嘉禾節省了一點養班底人員的費用,他們對于衛星公司的投資依然不少。這條路隨著咱們邵氏院線聯盟和大電影時代的開啟,很快就會走不通。
甚至可以說,以后以量取勝的路子誰都將走不通。
因為觀眾們會習慣看大片,看內容不重復有新意的片子。
我們一年只需要十幾二十部精品電影,就能將院線全年的影廳排滿,根本不需要拍幾百部那么多粗制濫造的東西。
而那些小電影公司根本拍不出爆款的精品影片,嘉禾投資他們拍電影,投的越多會虧的越多,一年如果嘉禾自身不拍出幾部爆款電影撐著,能虧到他們倒閉。
我的意思是,直接讓市場幫咱們淘汰掉邵氏這一批已經不適應市場的導演,讓他們該轉拍電視劇的轉拍電視劇,該改行的改行。”
“所以,該怎么改?”邵一夫奏折眉頭道。
邵維杰剛才講的這些,他大致也能聽懂,只是對于未來的發展路線他還有些迷茫,畢竟,他不是穿越者,沒有那么多前瞻性思考。
“很簡單,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一律采取自己拉投資,自己拍攝,分廣告收益和票房分成的模式。
咱們邵氏只做藝人經紀,影城出租,服化道出租,電影電視劇投資業務。
不管是任何導演,或者是編劇,都可以拿著劇本來找咱們投資,咱們決定投的,就派出監制管控拍攝成本,核實成片質量,保證與劇本不偏差就成。
那些自己能夠拉到投資拍攝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導演,可以直接拿來院線上映,或者在電視臺播出,咱們跟他們分票房或者分廣告費,或者一筆過直接買斷。
這樣有項目的導演就有錢賺,拍出爆款他們就大賺,沒項目的導演餓死也是他們自己活該。咱們不負責虧錢給他們拍電影玩。”
“你這樣將虧錢的全拋棄,賺錢的全留下來,會不會讓別人說咱們忘恩負義?”邵一夫有些猶豫道。
“市場經濟就是這樣,市場的需求決定了他們的去留,有本事的人趁勢而起,沒本事的人淘汰離場,咱們邵氏雖然養活了上萬人的拍攝團隊,可仍然有很多人說我們壓榨員工,罵咱們是扒皮精,以后我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了。
賭神的慶功宴上,我準備拿三百萬現金當著媒體記者的面來給導演和演員,乃至劇組的所有人發紅包,讓所有人看到我們邵氏改革的決心,讓他們知道在邵氏掙不到錢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本事拍出爆款電影,有本事的人肯定能掙到大錢。”
“三百萬么?”倒也合適。邵一夫點了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