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帆船的火力
- 明末袁督師之子,南洋圈地起家
- 暗月白
- 2199字
- 2023-10-14 07:39:00
李華梅沒再開玩笑,在她的引領下,袁文弼等幾人上上下下參觀了這艘克拉克大帆船,猶如劉姥姥走進了大觀園。
船上的甲板,經過長久歲月的洗禮,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深棕色,據李華梅介紹,整艘船都是橡木建造的,所以異常的牢固,用了這么多年。
船頭和船尾都建有艏樓和艉樓,船尾部是一個巨大的弧形,這也是克拉克大帆船的一個特征。
最令袁文弼,何喬等人眼花繚亂的,是從船頭到船尾那一系列高聳伸向天空的桅桿,已及上面通過許多繩纜索具搭載著的各種船帆,比如前首的斜帆,前部和中部的橫帆,以及后部的三角帆等等。
操控這些船帆需要繚手們的經驗,以及之間的默契協作。
何喬等人以前或許在船上待過,也有行船的些許經驗,但他們在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帆纜索具時,也有一籌莫展之感。
不像他們以前見過的大明帆船,用的都是硬帆,升上去降下來都很利索簡單,這些西洋帆船用的都是軟帆,有復雜的帆纜系統,操控起來很有一些難度。
何帆幾人嘗試著操控了一下船帆,一時都不得要領。
站在高聳如云的主桅桿下,幾人又見獵心喜,生起了要爬上去見識一下的念頭。
對于他們的要求,李華梅倒是答應了,并把在瞭望斗上的瞭望手給喊了下來。
一個黑瘦的土人水手靈活的如一只猴子,在帆索和桁架之間跳躍飛蕩,很快就從高高的瞭望斗上落到了甲板上。
別看他下來的很輕松,然而爬桅桿絕不是什么很好玩的活兒,站在那晃蕩的桅桿上,身子在海風下起伏晃動,耳邊聽著海浪的呼嘯,膽小的恐怕除了緊抱著桅桿,都一動不敢動了。
何喬幾個都抱著桅桿嘗試了一次,爬上的高度不一,有的爬到第一個桁架上就很有自知之明的下來了,有的爬的更高一些,下來的時候,幾個人臉色都蒼白的很。
很顯然,他們都是第一次爬這么高的桅桿,能咬牙堅持下來,全是面子問題,不能在這些南洋土人面前丟臉。
袁文弼也想爬一爬這桅桿,嘗試一下在高處御風的感覺,但被已經嘗到其中滋味和辛苦的何喬幾人堅決的阻止了。
他只得放棄了,其實他心里也怕,本就沒多少的決心,在何喬等人的阻止下很快便打消了。
令他更感興趣的,還是這大船上的火炮。
他注意到,在大船的船頭和船尾,都各安裝了一門可以調整角度的回轉大炮,那粗大黑洞洞的炮口,讓人望而生畏。
據李華梅介紹,這是兩門24磅的大炮。
雖然沒有見過這時代的紅夷大炮,但袁文弼估計,在這兩門24磅重炮面前,大明仿制的那些紅夷大炮也只能是小弟弟。
而他知道,真正海戰中實用的,還是位于船舷側的那些眾多舷炮。
李華梅領著他們,在艉樓上甲板的一處艙口進入了下一層的甲板。
走進去之后,下面的艙室光線一下變得昏暗起來,空氣中夾雜著海水的咸味和船木的獨特氣息。
最先進入的是船上大副,舵手等高級船員休息的艙房,再往下靠近船尾部則是船長室,也就是李華梅的住所。
李華梅顯然并沒有領他們參觀自己船長室的意思,只是命人打開了旁邊通往火炮甲板的艙門,這里平時是關閉著的。
進入火炮甲板之后,袁文弼他們見到了那整齊排列著一長排巨大的火炮,每門火炮都由鐵鏈和牢固的架子固定在甲板上,以保持穩定。
現在炮口所對的舷窗是關閉著的,若是戰時遇敵,便會把舷窗打開,炮口便會在炮架的移動下伸出去,瞄準敵船。
打完炮之后,炮口又可以退回來,讓炮手安全的在艙內清理炮膛,重新填裝炮彈。
在這甲板上散布著各種彈藥和輔助物資,巨大的木箱中堆放著火藥桶和石子彈,周圍還有許多工具和裝備,用于火炮的調整,維護和修理。
因為并不是處于戰備狀態,甲板上待命警戒的土人炮手并不多,見到李華梅進來,紛紛行禮,同時對于袁文弼他們這幾位陌生面孔,隱隱露出戒備之色。
袁文弼倒也罷了,何喬他們看到這一長排的黑黝黝粗大火炮,紛紛露出驚駭之色。
他們仔細數了數,總共這一排,就有十二門火炮!
若不出意外的話,在另一邊,應該同樣有這一排同等數量的火炮,這一層火炮甲板,加起來總共便有二十四門火炮!
相比起來,他們見過的白沙水寨中,那些裝了幾門佛朗機炮,虎蹲炮充樣的大明水師戰船,簡直弱爆了。
現在中國海上的戰船,不管官軍還是海盜,主要還是以最后跳幫白刃戰來結束戰斗,火炮只是一個輔助罷了。
不僅是何喬他們,就是袁文弼,表面上不動聲色,心里也在后怕。
還好李華梅他們只是純粹的海商,并不是那些窮兇極惡的海賊,否則他們的堡寨在對方的火炮攻擊下,根本守不住。
雖然堡寨離海邊還有足夠的距離,船上的火炮打不了這么遠,但他們卻可以把火炮從船上卸下,運到堡寨前密集轟炸,有炮車幫助,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
當然,現在的鹿回頭堡的誘惑力顯然不夠,李華梅他們吃飽了撐的,才會作出這樣比較瘋狂的舉動。
即使不算火炮的威力,單純這艘大船上武裝土人士兵的實力,也足以令人生畏。
袁文弼注意到,船上的土人士兵基本都有火槍,人數雖然還得不到一個準確的數值,但他估摸著,四五十人起碼是有的,這還不算上,可能拿起火繩槍,就可以化身火槍兵的眾多水手。
在他們上船之后,這些土人士兵一直戒備很嚴,也許其中也有李華梅故意示威的緣故,免得他們有什么不切實際的想法。
參觀一遍之后,李華梅禮送他們下了船。
臨下船時,袁文弼邀請對方明天早上去堡寨喝早茶,李華梅愉快的接受了邀請。
在回去的路上,一行人都沒怎么說話,直到快要進堡之時,何喬才忍不住喃喃道:“少公子,要是我們有那樣的火炮大船就好了,到時這中國洋面,哪里不能去……”
穆良在旁笑著道:“你做夢呢,那樣的西洋大船,咱們這邊可造不出來,再說,官府也不會允許的……”
“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丟下這句讓幾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袁文弼走進了堡寨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