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白糖并不難
- 明末袁督師之子,南洋圈地起家
- 暗月白
- 2123字
- 2023-10-12 16:12:00
在此時的中國,只有廣東和福建兩地有蔗糖生產,而在廣東,蔗糖的生產主要集中在雷廉二州。
雷州離海南島近的很,過了瓊州海峽,對面便是雷州府。
袁文弼確實已經安排了人,去雷州府購買赤砂糖了,只是現在還沒有到貨而已。
對于他這番說辭,李華梅還沒說什么,洪懷璋則已經在那里質疑道:“我聽說,制作白糖之法,耗時費力,并非短時間可以得到大量白砂糖的。”
他這句話,無疑是在給李華梅潑了一盆冷水,暗示對方這生意并沒有什么賺頭。即使這白糖的生意利潤很高,但量不大,也賺不了多少的。
袁文弼哂然一笑道:“洪先生說的原本不錯,不過我的作坊制作白糖并不難,只要原料充足,人手足夠,便可大量生產,每天出貨幾十上百石,也是輕而易舉之事。”
他說的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并不太離譜,制作白糖并沒有多少技術難度。
李華梅聽得半信半疑,還是以懷疑居多,而洪懷璋則只剩下白眼了,認定對方就是在信口開河,胡吹大氣。
李華梅則又問起對方,制作白糖所需原料什么時候到,袁文弼則說若是順利,這幾天便會有第一批赤砂糖運到,到時便可以開工。
他這次購買赤砂糖,同樣是托了他生意上的老客戶,那位瓊山縣的本地豪商裴正茂幫忙,從雷州府進貨。
雖然又要被分出一層利潤,但這也是一個省事的辦法。
雷州府的蔗糖生產由來已久,已經很成熟了,整個產業基本已經控制在當地的糖業公會手中。
糖業公會通過放貸的方式,提前跟蔗農簽訂購銷合同,蔗農種了蔗田,榨出蔗糖,只能銷售給糖業公會。
蔗農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用擔心蔗糖的銷路,壞處則是失去了定價權,價格被糖業公會控制的死死的。
到最后蔗農只能賺個辛苦錢,而賺了大錢的,還是糖業公會的那些大大小小糖商。
量小無所謂,量大的話,若是沒有門路,在當地根本收不到蔗糖。
而裴正茂是本地豪商,是有門路的人,所以袁文弼才會委托對方代為收購,被對方賺點中間差價也認了。
李華梅姑且信了他的話,反正她的船要修理,還得在這里待上些時日。
這時,洪懷璋突然走過來,在她耳邊輕聲耳語了幾句。
李華梅回過頭,朝袁文弼說道:“袁弟,我船上正有幾包從爪哇島上帶來的黑糖,不知可否用來制作白糖?”
袁文弼很肯定的道:“當然可以。”
李華梅莞爾一笑,當即便叫過堂下一位土人勇士,讓他去船上把這幾包黑糖取來。
袁文弼則也叫人跟著對方去船上取糖。
李華梅又去問袁文弼:“袁弟,等下這些黑糖拿來之后,你的工坊多久能制作出白糖來?”
袁文弼道:“明天,明天就可以了。”
其實他是保守了,怕說今天晚些時候就可以,把對方給嚇著了。
李華梅已然嚇著了,明天就可以出白糖了,這什么速度?
“那明天我就拭目以待,等著袁弟的白糖出爐了!”
李華梅半信半疑,而她旁邊的洪懷璋則是冷笑,但也沒有戳破某人的牛皮。
過了一會兒,派去的人已經手扛肩挑,帶回了幾大包的黑糖,數量不算多,總共也有三四百斤。
李華梅隨即告辭帶人離去,袁文弼則安排人手,前去大船那邊卸貨,同時又命人送了一批新鮮的蔬菜瓜果去船上。
他們所在的這個村子,原來只是個小漁村,名叫鹿回頭村。
十多年前,一行流放發配之人來到這里的時候,村子剛剛受到一伙海賊的劫掠,房屋被毀,村民十不存一。
眾人在這里定居下來,在一片廢墟上,重建了這鹿回頭村。
三年前,袁文弼穿越過來時,整個村子只不過四十來戶人家,二百多人丁,主要還是袁氏以及黃氏親屬家眷,以及隨行而來,在本地安家落戶的一眾督師親衛。
三年過去,袁文弼一直在招攬人口,現在村子里的人丁翻了一倍,男女老少,總共有四百多人口了。
堡墻也建造起來了,初具規模,這給了村民們極大的安全感,也會有更多的流民愿意過來,在附近定居生活。
袁文弼又從村民中挑選了三十名青壯,組成鹿回頭堡民團,不時操練。
這三十名民團莊丁,甲胄自然是沒有的,現在也只是分發了一些長槍勾刀之類的武器,做做樣子而已。
平時的訓練,也交給幾位督師親衛負責。
不過,袁文弼十分重視民團莊丁的隊列訓練,親自制作訓練大綱,示范教導,嚴格要求。
起先,崔安國,羅秋山他們這些人,對袁文弼“發明”的這種古怪的隊列訓練方法,并不以為然。
但是很快,隊列訓練就初見成效,幾天的隊列訓練之后,原本懶散無紀律,猶如一盤散沙的莊丁們,竟然有了一絲“強軍”的影子。
然后他們也不排斥這種隊列訓練方法了,反而自己也加入了這種訓練之中。
袁文弼常常遺憾,前世自己不是一名軍中精銳特種兵,否則非得加加料,把這些人操練得哭爹喊娘不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鹿回頭村的這個民團,是在崖州州衙報備,登記在冊的正規地方鄉兵組織。
在瓊州府這一片,因為沿海經常有海賊劫掠侵擾,甚至攻破所城,縣城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所以,下面多有村寨結寨自保,組織鄉兵自衛,官府甚至加以鼓勵。
現在,村子里的警戒暫時解除了,但是堡墻上,還是增加了莊丁守衛,時刻巡邏戒備。
而大船坐灘的海灘那邊,則開始熱鬧起來,一袋袋的占城大米,開始源源不絕的卸下船,被鹿回頭村的村民們推著獨輪車,大板車,興高采烈的送進了堡中。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是任何時候都顛簸不破的真理,何況是在這亂世中。
所以,不用袁文弼多招呼,村民們運糧的熱情很是高漲。
在幾位親衛領著莊丁們維持秩序的情況下,卸貨運糧的事情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一千石的占城大米,源源不斷的被送進堡中,在倉庫中堆放好。
而這時,袁文弼已經在開始考慮,要擴大工坊人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