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寶根認真的看著陳帆筆記本上所列舉的課題,不管他剛才的想法是什么,既然陳帆都這么說了,那幫陳帆確定整個大學的未來計劃,確定選題便成為了當務之急。
雖說沈寶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功能材料的磁性和磁熱效應,以及稀土永磁材料的結構和磁性,但這不妨礙他幫陳帆確定選題。
畢竟,以他目前的知識積累,還是足以應付陳帆在筆記本上列出的這些課題的。
這是沈寶根看完牛頓力學與分析力學方向上,陳帆所列的研究課題時的想法。
而且,他還順手拿起筆,在每個課題后面標注了一些想法,以方便等會和陳帆進行溝通。
牛頓力學與分析力學方向過后,便是電磁學與電動力學這一方向。
隨后是熱力學與統計力學……
隨著沈寶根一個個的看下去,他翻動筆記本紙張的速度,卻是越來越慢了下來。
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所列的課題,居然隨著物理學分類的專業方向不同,變得越來越深入了起來。
當把筆記本上的內容看完,并做完標注后,沈寶根的面色有些古怪,只覺得腦子里的問題有點多,也有點亂。
他很想問陳帆,你小子是真的打算在2到3年內完成這些研究嗎?
完成這些課題的研究,真的只是為了完成博士畢業?
難道量子力學與量子場論這一方向上所列的課題,不是為了留校當教授?
靜靜坐著的陳帆,一直也在觀察沈寶根的動作和表情,見對方看完后露出這樣一幅表情后,陳帆倒也沒有太過驚訝。
因為單就量子力學與量子場論這個方向的研究課題,他列的就有量子糾纏的研究、量子信息的研究、量子場論的研究、量子相干性的研究等課題。
基本上都算是當前量子物理領域的前沿重要課題。
非要說的話,大概量子場論的研究里,通過研究量子場論的基本原理和數學結構,以及其在高能物理、核物理、固體物理等領域的應用,算是當前量子物理領域的基礎性課題。
當然,陳帆不可能把量子力學與量子場論方向的研究課題全部羅列出來,如果是那樣的話,大概羅列個360條課題都列不完。
畢竟,這一方向算是當前物理學的主流方向,本身的研究課題非常廣泛和深入。
想了想,陳帆主動開口問道:“老師,您對我的這些課題,有什么建議嗎?”
沈寶根很想說一句,沒什么建議,都是很好的課題,你要是全完成了,老師我推薦你增補科學院的院士。
沒錯,他感覺剛才還是想的少了,如果陳帆真把他筆記本上的這些課題全部完成了,那毫不夸張的說,下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大佬,就是陳帆。
他完全不介意推薦,甚至很榮幸能夠推薦自己的這位學生評選院士。
可是,這怎么可能呢?
更何況,這還只是2到3年的時間,就想完成這么多的課題?
驀地,沈寶根像是忽然意識到了什么,他看著陳帆,很是認真的問道:“你老是告訴我,你整理這些課題的目的,真的只是為了挑選一些,在2到3年內完成?”
陳帆迎上沈寶根的目光,忽然笑了起來:“老師,你發現了?”
見此,沈寶根知道,他猜對了,每個物理學分類的專業方向上,或者說不同方向上,陳帆所整理的課題,其實存在著一定的遞進關系。
就像量子規范場論里的楊-米爾斯場、標準模型,還有量子引力理論里相關廣義相對論的量子化、黑洞熱力學等等,都存在物理學不同分類專業方向的糾纏。
而且可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不是短時間,至少不是2到3年能夠完成的。
也就是說,陳帆整理的這些課題,實際上是他以后愿意進行研究的方向。
真正屬于他為本碩博連讀階段準備的課題,其實沒有那么多,頂多占了一半。
果然,陳帆主動開口解釋道:“其實我準備的這些課題,并不全是為了這兩年的研究,而是包括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我想要老師幫我明確一下更遠的方向!”
沈寶根看向陳帆,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他的這個學生,除了學習和能力上給了他很大的驚喜外,現在也要在研究上給他更大的驚喜了嗎?
“你有想法是好事,我肯定全力支持?!?
沈寶根首先給了陳帆一個明確的態度,隨后才又說道:“我剛開始還有些擔心你會心急冒進,像有些博士生一樣,眼高手低的想著選題越宏大越好,結果認不清現實,反被搞得很狼狽。
但現在看到你準備的漸進式的課題,我也算是放心了,至少說明你心中是有數的,既然這樣,那我就順著你的這些課題,幫你梳理一下你的研究方向。
但是你更遠的方向,只在你自己,我不能幫你明確,你明白嗎?”
陳帆很認真的聽著這一番話,思索了一會后,重重的點了點頭:“老師,我明白,那我們開始吧!”
“好!”
沈寶根應了一聲,隨即開始翻動陳帆的筆記本,從列出的牛頓力學與分析力學方向的課題開始,為陳帆逐個梳理了起來。
在沈寶根分析完一個課題看向陳帆時,陳帆也立馬開始講述起自己的想法。
這種與院士之間產生思維碰撞,并不斷冒出新思考的機會,讓陳帆受益良多。
和先前陳帆請教問題時的感受也不同,這會的算是對知識的運用,思維活躍性更高,思考的也更深入。
“這么說吧,量子力學與量子場論這個方向,你可以作為一個未來的主方向,因為對微觀尺度下物質的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的研究,永遠不會過時。
除非再出現一個牛頓,把微觀的東西也給研究透,可就算如此,這個方向的課題深度和廣度,也不會減弱,相反還會與宏觀問題緊密聯系起來。”
沈寶根端起杯子喝了口茶,一下午的時間,可算是把陳帆的課題討論完了。
不對,是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時間,現在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拋掉去食堂吃飯的那點時間,花了近7個小時!
沈寶根只覺得這比他以前帶博士生還累,也不對,陳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也是個博士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