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仲懷的幫助下,陳帆順利的請到了晚自習第一節課的假。
陳帆倒也沒有把請假的事,全部交給王仲懷。
他也找到徐筠松,說明了請假的原因。
徐筠松沒有二話,很是快速的就批了假條。
同時,他也告訴陳帆。
他和王仲懷會幫他跟其他科的老師說明情況,不需要陳帆自己再去找各科老師。
陳帆對此自然是萬分感激。
不過,他也好奇起來,徐筠松和王仲懷是什么關系。
從兩人的話語中,明顯就是十分熟悉的老朋友。
但陳帆也沒多問,打算以后再去了解。
下午一放學,陳帆就以最快速度沖回了家。
在黃雪淑連聲“吃慢點,別噎著”的關心中,快速解決了晚飯。
然后,再次以最快速度返回了學校。
陳帆本來是想著,不能讓王仲懷等著自己的。
卻沒想到,王仲懷已經在學校的實驗室等他了。
看見陳帆進來,王仲懷起身指了指實驗臺上的工具:“這些是我按競賽的《實驗指導》給你準備的,夠不夠?”
陳帆往實驗臺看了一眼,力學、電學、熱學、光學等等類型的實驗器材,一應俱全。
物理競賽的實驗,主要分為兩種,操作型實驗和設計型實驗。
操作型實驗的考核范圍,主要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寫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
王仲懷現在準備的實驗器材,基本上都是在這個范圍內的。
在這個《實驗指導》里面,一共有34個實驗。
總體來說,經常被考察的有20個左右。
像是光計、光具座、示波器、直流電實驗等,都是考試的常客。
這樣的實驗考核,其實是偏向于傳統的。
只要把書里面的實驗,全部吃透,拿下高分不成問題,甚至是滿分。
而設計型實驗的考核范圍,那就比較廣了。
遠比操作型實驗的靈活度要高,難度要高。
再單純的掌握書中的實驗,就遠遠不夠了。
必須要摸透實驗原理,摸熟實驗儀器才行。
在此基礎上,再研究多種實驗的組合,拓展實驗的眼界。
據陳帆所知,物理競賽的實驗考試,是真的考過大學科普物理書上的拓展實驗的。
像交流電的霍爾效應、測面鏡的焦距、放電法測電解電容等。
如果不是對實驗有著充分了解的學生,壓根不知道怎么下手。
陳帆覺得,現在的自己,大概處于摸透了實驗原理,但沒有摸熟實驗儀器,并需要進一步拓展實驗的眼界。
他可不會認為,對理論足夠熟知,就必然會做實驗。
因為任何時候,理論都是實驗的指導,但理論絕不等同于實驗。
也正是因為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知,再加上復賽階段的經歷。
他才會在先前放棄了物理競賽的決賽,轉而選擇更穩妥的數學競賽。
他不覺得自己還能憑借對理論知識的熟知,拿下物理競賽的全國決賽。
但這一次不同,他必須拿下,還要沖的更高。
這也是他找王仲懷幫忙,為實驗做準備的原因。
收回目光,陳帆看向王仲懷:“王老師,目前來說,這些差不多?!?
王仲懷聞言一怔,旋即笑著說道:“看來你這次的目標,不會局限在復賽了,這我就放心了?!?
說完,他當即保證道:“你放心,我既然答應了你,保證實驗器材給你準備的夠夠的。就算學校沒有,我也保證給你搞來!”
陳帆連忙說道:“謝謝老師。”
“不用客氣?!?
王仲懷擺擺手,摸了摸腦袋,順手理了理腦后的頭發。
兩人不再閑聊,陳帆走到實驗臺前,開始熟悉這些實驗器材,并著手開始進行最基礎的實驗。
王仲懷也不多話,就在一旁饒有興趣的看著。
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從初中的物理課和化學課開始,就接觸到了物理和化學實驗。
但是因為應試考試的原因,不管是初中的啟蒙階段,還是高中的提升階段,實驗課都很少。
更多的也是極為簡單的實驗,還大部分由老師示范完成。
學生只要觀察實驗,記住原理就行。
所以,王仲懷就想看看陳帆的動手能力,到底如何。
雖然知道陳帆參加過一次物理競賽,而且拿到了復賽階段實驗考試的滿分。
但他通過一些消息知道,陳帆的實驗考試,其實并不是那么順利,熟練度并不高。
只不過,完成度很高,最后才給了滿分。
陳帆所選的第一個實驗類型,是力學相關的實驗。
在選出所有的實驗器材后,他并沒有第一時間動手。
而是挨個拿起實驗器材,仔細的觀察了一遍。
在腦海中將整個實驗模擬了一遍后,他才開始動手進行操作。
他熟練的操作著各種實驗器材,按照實驗步驟一步步的完成著實驗,甚至沒有一絲的停頓。
用遠超預期的時間,和極高的完成度,陳帆完成了第一個力學實驗。
看到完成的實驗,以及準確的實驗結果,陳帆自己都有些愣住了。
他可是從上次物理競賽的復賽階段后,就沒有獨立做過物理實驗了。
往往物理課的實驗,也都是和李松這幫人,一塊完成的。
完全沒有機會單獨完成。
可剛剛這是怎么回事?
他壓根沒有一絲的生疏,很是流暢的就完成了實驗。
驀地,他想到了第一次模擬,想到了伽利略,想到了模擬獎勵——伽利略的核心研究感悟。
“難道說,是因為這個?”
這么想著的陳帆,旋即開始下一個力學實驗。
現在王仲懷在旁邊,他不能立馬打開系統查看,只能先繼續實驗,等結束后再看看。
但陳帆沒有注意到的是,本來還饒有興趣看著的王仲懷,此時也是一臉的錯愕。
不是說這小子對實驗的熟練度不高,很是生疏嗎?
不是說這小子做實驗磕磕碰碰的,得花很長時間嗎?
那剛才是他自己眼花了?
本來還想著等陳帆出錯,他就順勢開始指導的。
現在看來,怎么好像被他說中了,這小子好像還真不需要他???
“不對,也有可能是這小子從最熟悉的實驗開始做的,我再看看?!?
這樣想著的王仲懷,開始認真的觀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