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和冉奶奶夫妻聊天,陳曉曉這才知道冉奶奶姓譚,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雅琳。可是這個名字,除了她冉爺爺,很少有人叫過。
“現在大家都叫她冉奶奶,年輕的時候,都叫她冉家的,冉嬸嬸,冉嬢嬢……”陳曉曉有些惋惜。
“冉爺爺,您怎么稱呼冉奶奶?”陳曉曉問。
“小琳。只是我們倆的時候,孩子們在的時候,就是孩子他媽……”冉爺爺眼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絲絲溫柔。
“曉曉,奶奶爺爺請你吃飯,中午去爺爺奶奶家,必須去,不許推辭……”冉爺爺和冉奶奶在臨下樓時說道。
陳曉曉覺得只不過是舉手之勞,沒必要這么興師動眾,自己已經收下“謝禮”,吃飯還是免了的好。無奈冉爺爺和冉奶奶態度非常堅決,根本不允許陳曉曉拒絕。
想想冰箱里有自己鹵制的牛肉,再拿一瓶紅酒,中午吃飯時帶著赴宴,正可作為自己的上門禮,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陳曉曉自是恭敬不如從命,答應下了。在冉奶奶家的餐桌上,陳曉曉見識到了什么叫做精致小宴。
冉爺爺雖然年近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鑠,親自下廚烹飪了幾個拿手菜。而冉奶奶則在一旁幫忙,兩人配合默契,舉手投足間流露出深深的情感。
陳曉曉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已經過世多年,但她依然清晰記得他們對自己的愛和關懷。看到冉爺爺和冉奶奶,她感到一種久違的溫暖和親切。
在餐桌上,陳曉曉品嘗到了冉爺爺的手藝,每一道菜都讓她回味無窮。飯桌上,冉爺爺和冉奶奶不斷地給陳曉曉夾菜,還詢問陳曉曉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關心之情溢于言表。陳曉曉也感到非常親切和溫暖,仿佛又回到了爺爺奶奶身邊。
冉奶奶冉爺爺對陳曉曉做的鹵牛肉贊不絕口,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少也會做飯的,你鹵的牛肉,一看就是下了心思和工夫,年輕人很少有人能沉下心來……”
冉爺爺燒的南方“小菜”非常地道和精致,
冉爺爺給陳曉曉出了道題:“曉曉,爺爺考考你,看這盤子,你知道是什么菜嗎?”
陳曉曉仔細看去,盤子里只有幾種配料:雕刻成花的胡蘿卜,成片的魷魚,還有粉紅的醬汁,些許蒜末……看得出是炒魷魚,冉爺爺特意問!應該不是簡簡單單的炒魷魚,陳曉曉搖搖頭。
冉爺爺微微一笑,說:“這是南方的特色菜,南乳花枝片。南乳將豆腐乳加入鹽、酒、糖、香料等調味料,經過發酵而成。南乳的制作過程更為復雜,需要經過多次發酵、晾曬、熏制等步驟。南乳的味道更加醇厚、香濃,有著獨特的口感和風味。花枝就是烏賊、墨魚的別稱,將墨魚焯水后和配料加南乳汁和南乳一起,味道特別香。”
陳曉曉感到佩服,冉爺爺不僅做得好吃,還能將其中原委一一道來,真是難得。
冉奶奶則給陳曉曉介紹各種配料:“南方有很多特色的醬料,除了南乳,還有蝦醬、魚露、豉油、蒜蓉辣醬等,都是做菜的好食材。有些在北方沒有,但你如果在南方生活時間長了,就會知道這些配料的重要性。”
陳曉曉覺得冉奶奶說得對,南方和北方不僅氣候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很大差別,南方人很講究食材和配料的運用,有些在北方簡單的菜,到了南方就會加上一些獨特的配料,使味道變得豐富和復雜,卻又不失本地的特色。陳曉曉覺得自己以后要多學習,多探索,開發自己的廚藝。
陳曉曉在冉奶奶家還看到了一本菜譜,書名叫做《南國佳肴100例》打開手抄的菜譜,陳曉曉看到的是一筆一劃,娟秀工整,冉爺爺說這是冉奶奶的手跡。陳曉曉繼續翻看,冉奶奶還在上面做了許多標記和備注,還有一些自己添加的菜式。
還有做菜選則食材的一些心得體會,陳曉曉覺得這真是一本珍貴的菜譜,是冉奶奶智慧的結晶和傳承。陳曉曉準備將菜譜還給冉奶奶,冉奶奶卻是搖搖頭,說道:“我知道你一直自己炒菜做飯,一個人獨自在外,也要好好吃飯。你做的很好。這本菜譜送給你了……”
“冉奶奶,這菜譜太珍貴了,我不能收的,我……”“曉曉,寶劍贈英雄,紅粉贈佳人。”
“冉奶奶,這菜譜太珍貴了,我不能收的,我……”陳曉曉有些手足無措。
“曉曉,寶劍贈英雄,紅粉贈佳人。”冉奶奶打斷了陳曉曉的話,堅持地將菜譜塞給了她,“你收下奶奶的一片心意,以后多做做菜,好好吃飯。”
陳曉曉不再推辭,接過菜譜,心中滿是感激。她知道這本菜譜對于冉奶奶來說意義非凡,是她的心血和智慧的結晶。陳曉曉決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本菜譜,不斷學習和探索,做出更多美味的佳肴。
在餐桌上,陳曉曉和冉爺爺、冉奶奶聊起了很多關于做菜的話題。冉爺爺分享了自己年輕時在南方學藝的經歷,講述了各種食材的挑選和烹飪技巧。冉奶奶則講述了她在菜譜上做筆記的原因和心得體會。陳曉曉聽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淺。
在聊天中,陳曉曉得知冉爺爺和冉奶奶曾經在南方生活了很多年,對南方的飲食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的女兒曾經在南方工作和生活,所以他們也經常去南方探望女兒,品嘗南方的美食。陳曉曉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冉爺爺和冉奶奶的菜肴如此精致和美味,原來他們是在南方飲食文化的影響下,不斷學習和探索的結果。
陳曉曉決定以后要多向冉爺爺和冉奶奶請教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廚藝水平。她覺得自己能夠認識冉爺爺和冉奶奶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他們不僅教會了她很多做菜的技巧和知識,還讓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