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座談研討會
- 駱駝祥子:我就喜歡虎妞怎么了!
- 行遠行易
- 2157字
- 2023-11-01 23:54:16
研討會前夜,二程在旅館守著,等著地質學的學者和作家們,準備安排他們的住宿。李樣也在這兒,他已經很迫不及待的見到這些學者了。
陸陸續續有人前來,多是北平本地的一些不知名作家、教師,還有部分地質學方面的學者和研究員。
對這些人中的大部分而言。
既然有人包吃包喝,何不樂呵的玩上幾天?說不定還能認識認識新朋友。
少數抱著交流知識的目的。
李樣和這些人寒暄、客套,寒暄內容大多是下面這一套:
“您好您好!”李樣打招呼。
“久聞其名,久聞其名啊!您現在是作家界的新秀,我很喜歡您最近寫的那幾篇文章,關心民生,視角新穎,有著自己對社會的思考和觀察。”對方吹捧、用著客氣的說辭。
李樣聽到贊美,再平靜的回答道:“您過譽了,我只是寫下了我的見聞而已,民生是最好的素材,他們也很需要關注。”
接著,如果對方是文學家,就繼續聊各自的書,交流一下民生和見聞,拓寬彼此視野,也多是罷工、糧價、兵災等等,李樣自是底層,很了解這些,談論引得一些漫不經心的作家也認真了起來。
如果是學者,則聊地質學最新研究成果,這里李樣插不上話,只能聽聽他們對這次研討會主題的一些精略看法。有些人很認真,還提著盒子或是什么東西,裝著自個收藏的地質礦石,李樣很是感激。
就這么經過幾十次換湯不換藥的客套、寒暄后,李樣有點兒疲憊。不過,好消息是,這次研討會的確有勘測學的學者過來,總體人數比李樣預估的更多,差不多住滿了這些套房。
因著第一天就有這么多人,二程又臨時定了十二間套房。
留著二程在這兒招待,李樣叫了輛黃包車回去,他很不喜歡這種場合,即便他是被吹捧的東道主。
第二天。
研討會開始,會場里的四個侍者全是車夫兄弟會的成員。
一位負責在中央看守,照看放在長桌上賓客們自帶的礦石標本和書籍。其余三位提供酒水和幫助。
場景開始熱絡了起來,有著文學沙龍經歷的作家和學者們早已放松的四散開來,有的穿著長衫馬甲,有的一身西服綢緞,他們各自找好自個熟悉的人群,或閑聊,或吃喝。
會場相當暖和,用低壓蒸汽鍋爐實現了集中供暖。
李樣作為辦會者,自是眾星捧月,被一些作家、學者圍著。他暗中記著每一個地質學、勘探學的學者。和他們閑聊,了解他們的境況。
大多參會的學者都有著政府的職位,只是或高或低的區別。
李樣認為光是財帛應當很難說動他們,而且他也很難判斷這些人的地質水平。他一遍遍打發著周圍的人,見到了同樣在會場的二程,附耳吩咐了什么下去。
二程點了點頭,把兩個一大一小的盒子放到了會場那擺著眾多礦物的長桌上。
李樣計算著時間,待到時辰差不多了,周圍的作家學者或談性大起,或酒酣耳熱。他拍了拍手,引起會場里所有賓客的注意。
“各位,作為這次礦石與自然研討會的舉辦方,我準備了一個關于地質和礦石的小游戲,不知道大家可有興趣參加?”
大家自是紛紛響應,很給李樣這個東道主面子。
“好,大家且和我來。”所有人隨著李樣緩步移到會場的中央,繞著長桌,熙熙攘攘。
李樣拍了拍手,二程打開那個大盒子,里面赫然是各類地質礦石和土壤,里面不乏名貴總類。每樣前都用繁體數字寫著編號,一共是二十幾樣。
“游戲的規則很簡單,半個時辰內判斷礦石種類和土壤的方位,不能觸摸,在紙上寫下編號判斷和尊位的名諱,再交給侍者。”李樣微笑著說,他語氣停頓一會,又指著桌上一個緊閉著的小盒子接著說“當然,我們不強制參加,只是獲勝者可以獲得那盒中裝著的礦物獎品,我相信不會有人不喜歡它。”
場上的侍者開始派發紙筆。一些混場的作家對礦物既沒有研究,也沒有興趣,聽著獎品是礦物就失去了游戲興致,接過紙筆草草寫了幾個字就交了上去,他們接著找個角落閑聊、吃喝,剛才繞著李樣恭維的人也多是這些。
桌旁的人頓時少了大半,剩下的都是對礦物有著深刻研究和濃厚興趣的人,因著李樣在場的緣故,他們沒有討論,只是各個角度盯著盒中的樣本看,有人胸有成竹,不緊不慢的寫完接著喝酒,有人苦思良久,突恍然大悟的在紙上寫著什么。
時間就這么一點一滴的過去了,有些礦物只是基礎,但有些礦物想要辨認出來就要頗費苦心,缺乏熱愛的人紛紛放棄。
等時限到了,所有紙張已收集完畢。
李樣把這些紙張上的判斷對著標準答案看了一遍,篩選出了五六位真正淵博并且對礦物充滿著熱愛的學者。
李樣已有了成算。他拍了拍手,把大家再次聚到一起。“看來我們的獲勝者已經出來了。讓我們先看看獲勝者的獎品吧”李樣很是爽朗的笑著,揮手示意二程打開桌上的小盒子。
眾賓客也都被調動起了好奇心。
二程把那小盒子打開,里面赫然是拇指大小的狗頭金!
這么大的黃金至少能換上五百塊的大洋,更何況這是純天然的狗頭金!價格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參加研討會的賓客沒有哪位的周年薪水超過五百大洋,這塊狗頭金即使對于社會地位很高的他們來說也足夠珍貴、罕見。
現場的學者和作家們,有的后悔,有的失落,有的又顯得很無所謂。
無所謂的當然是那批學識不足心性有余的人,不管他們參不參加,以自個的知識水平也拿不到獎品,他們有這個自知之明,所以并無所謂,能混到這次的聚會已是不錯,日后也有談資。
后悔的是那些有著足夠學識,但對這游戲沒有興趣或沒堅持下去的學者,還有沒有學識、但對自己也沒有足夠認知的人。
此時的場面上只有著三五個人十分興奮,他們都是深耕于地質學礦物學的老學者,既有能力,也有興趣。
這幾個人緊緊盯著李樣手中的名單。
他們知道獲勝者必定就在他們當中!
李樣仍舊保持著微笑,因為他知曉目的已經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