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去查

金陵城。

武英殿。

朱棣身穿一身黑色常服,坐在椅子上,雙眼微闔,桌上放著成堆的奏折,此時夜已深。

過了許久,朱棣睜開眼。

“進來吧。”

語聲落下,按照禮節,戶部尚書夏原吉和刑部尚書劉觀走入宮殿。

“臣夏原吉拜見陛下。”

“臣劉觀拜見陛下。”

兩人行禮,同時看向朱棣,卻見朱棣背后的屏風上畫著北方的堪輿圖,地圖上用紅色的朱砂畫出一條蜿蜒的線,自雙城衛一直到金帳汗國西邊的國家。

夏原吉只看了兩眼,便收回視線。

朱棣眼色陰沉,深吸一口氣,望向夏原吉,問道:“維喆,這些日子朕聽說你時常以筆名在期刊上發表經濟一途的想法。”

“臣偶有和其他學士交流。”

夏原吉用眼角余光看了眼劉觀,見對方沒有反應,才稍微松了口氣。

大明期刊是朝廷發行的正經學術期刊,雖然朱棣強硬加上了農業、醫學、雜學的內容,可以說得上是包羅萬象,但朝中的文臣還是以“儒學”為主。

若是刊載經濟、農桑、藥理上學問,夏原吉這樣的儒生便會給自己取個筆名。

這事說出去,面上有些不好看。

而且劉觀這人……夏原吉不太好說。

朱棣樂呵呵地說道:“這么說來,朕那個不孝孫子留下的《經濟》一書,你是研究透了?”

“經濟一途實在深奧,臣不敢自夸透徹。”

夏原吉十分謙虛。

劉觀稍微松了口氣……看陛下的神情,應該不是什么大事。

朱棣續道:“朕最近從那個不孝孫子那里聽到了兩個詞,一個是‘進口’,一個是‘出口’,維喆你可以向朕說明這兩次的意思嗎?”

夏原吉立時說道:“進口,出口兩詞,乃是描述國與國之間的貿易。”

“海外諸國,北方胡人的藩貨、馬匹、獸皮進入我大明,向我國百姓販賣就是‘進口’;而我大明的茶葉、瓷器、絲綢賣給他們就是出口。”

“以國家的角度看,花費價值進口的商品只要小于出口商品的價值,那就是順差,意味著大明賺了。”

聽到這里,劉觀忍不住皺眉。

“夏尚書,你這話我不明白,進口的藩貨在大明的價格如此高昂,怎么能算我大明賺了?”

夏原吉也不惱,笑道:“陳尚書,這你就不懂了,這些藩貨無論在我大明價格怎樣,我們買過來花的不過是一點瓷器、絲綢。”

“而這些部落、藩國買大明的瓷器、絲綢可都是真金白銀。”

“這可不是賺了。”

聽到這話,劉觀先是一愣,在他的認知中,皇帝壟斷藩貨,將其高價出售給百姓,是與民爭利。

現在聽到夏原吉的話。

劉觀忽然意識到,正是因為皇帝壟斷了藩貨,導致外國想要和大明貿易,就只能付出真金白銀。

“這也不對啊!”

劉觀依然不解:“這些國家確實朝貢了藩貨,但是大明的回禮價值更高。”

夏原吉聞言,搖頭道:“這是經濟上的學問,大明其實產能嚴重過剩,瓷器、絲綢、茶葉每年的產出對于大明來說是過剩的。”

“百姓又不需要精美的瓷器,也不需要那么多茶葉。”

“食不過三餐,睡不過三尺。”

“大明的這些貨物對于百姓來說,不是必須的,有的話很好,沒有的話也無所謂。”

“反而是將其回禮給外國,可以消化不少過剩的產能。”

劉觀稍作思考,而后點頭:“夏尚書所言確實。”

朱棣聞言,依然笑著,語氣卻有些冰冷。

“如夏尚書所言,那豈不是說,只要大明與外國進行貿易,金銀就會不可避免的流入大明。”

夏原吉:“是這樣沒錯,不過陛下不必擔心,海外小國,沒有那么多金銀。”

這篤定的語氣,讓朱棣氣笑了。

他猛地起身,一只手放在腰帶上,氣勢驚人。

“沒有那么多金銀?!朕問你,咱們大明為何缺金少銀?”朱棣又擺了擺手:“不,朕應該問,大明真的缺少金銀嗎?”

聽到這話,夏原吉先是一愣,思索片刻,旋即說道:“回稟陛下,相對而言,我大明缺金銀。”

“若是和周邊國家對比,大明不缺金銀。”

“但是和大明自身作對比,很缺金銀,即使每年可以挖出八百萬兩銀子……還是缺。”

劉觀整個人都麻木了。

這都算什么啊?

每年挖出八百萬兩銀子,大明還缺銀?

他就是貪污受賄一輩子,也湊不出八百萬兩白銀啊!

夏原吉續道:“相比起大明每年制造出的瓷器,織造出的布匹絲綢,還有種出的茶葉,現在還要加上最近制出的白糖……相比這些商品的總價值,大明確實缺少金銀。”

朱棣舉手,語聲鏗鏘有力。

“你說的話,朕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地下可以挖出的金銀,在同樣面積的土地差不了太多”

“我大明缺金少銀,是因為自秦漢以來,創造的財富過多,導致用來作為貨幣的金銀不夠?”

聞言,夏原吉頷首:“陛下這樣想沒錯。”

朱棣緩緩走近,宛如一座山壓下,口中問道:“朕問你,這些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小國,他們不需要這么多金銀進行交易,這些金銀都在哪里?”

轟隆!

夏原吉直覺這話宛如一道驚雷,自天靈感灌入,沿著脊椎貫穿尾椎骨,全身的汗毛全數立起,雞皮疙瘩布滿全身。

噗通一聲,夏原吉跪下。

“臣請奏!”

“說!”

“大明需要立刻禁止海上走私,無論是民間的走私,還是假借朝貢之名的走私!”夏原吉的額頭滲出冷汗,身軀微微顫抖:“我大明只占天下百分之六的土地,卻可以產出天下一半的財富。”

“若是任由走私發展下去,長此以往,恐怕萬國金銀都將流入大明。”

“到時整個大明的財政都要崩潰!”

“而且這些金銀的流入因為海禁,完全不受朝廷控制,億億兩白銀流入大明,不入朝廷的國庫,不進百姓的手里,全部進了走私商的地窖。”

“長此以往,大明經濟必然崩潰。”

說完這些話,夏原吉的衣服后已經全部浸濕,他猛地抬起頭,看向前方的皇帝。

他好像可以看到,在威嚴的天子腳下,有一頭剛剛破殼的惡龍盤踞,又像是一個躍躍欲試的寄生蟲,意圖吸食大明的民脂民膏,以此養肥自己。

朱棣一只手按在案上,眉毛如利劍,帶著萬古嚴寒。

“夏尚書的意思是從今日起,對所有出海的船只嚴查,任何走私大明貨物的船只,全數扣留,甚至擊沉……你是想這樣說吧?”

“就是這樣!”夏原吉猛地點頭,語氣變得急促:“還請陛下給我時間,我一定會想出處理此事的辦法,這段時間,還請陛下暫停朝貢貿易!”

朱棣宛如北方刺骨寒風的語聲響起。

“已經有人這么做了。”

夏原吉:“……誰?”

“我那個不孝孫子。”

聞言,夏原吉頓時松了口氣,但是下一彈指,他的雙目瞪圓,瞳孔不受控制的收縮。

砰————!

案牘上的奏本被全數掀飛上天,武英殿發出恐怖的響動。

周圍的太監宮女全部驚恐的跪地。

朱棣的怒吼隨后而來。

“這就是他們給朕的回報!朕的孫子剛要停下走私,他們就敢勾結倭寇攻陷海寧衛!他們是覺得朕老了,拔不動刀了嗎?!”

“去查!”

朱棣猛地向前一指,嚇得劉觀直接跪下。

“去查何人通倭!”

夏原吉抬起頭,問道:“查到之后該如何,還請圣上示下。”

“通倭者抄沒家財,田地就地分給當地農民,親族全數流放海參崴!”朱棣當即回道。

夏原吉聞言一愣,小心翼翼地問道:“海參崴在哪里?”

朱棣指了指身后堪輿圖的右側,朝鮮東邊,雙城衛之下的海岸,卻沒有回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长宁区| 海阳市| 勃利县| 连州市| 鞍山市| 江口县| 安泽县| 大兴区| 灯塔市| 东辽县| 嵊泗县| 新密市| 宣武区| 黄大仙区| 枣阳市| 常德市| 葵青区| 赤峰市| 集安市| 靖远县| 天等县| 吉林省| 临潭县| 平江县| 白银市| 安义县| 盈江县| 桦南县| 福清市| 且末县| 进贤县| 四会市| 新绛县| 格尔木市| 会同县| 贡觉县| 肥城市| 镇康县| 三门县| 汶上县|